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4)
2023(18846)
2022(15925)
2021(14838)
2020(12227)
2019(27638)
2018(27393)
2017(52150)
2016(27750)
2015(30832)
2014(30607)
2013(30154)
2012(27883)
2011(25290)
2010(25698)
2009(24060)
2008(22512)
2007(19977)
2006(17847)
2005(16100)
作者
(78683)
(65111)
(64831)
(61427)
(41485)
(31137)
(29425)
(25267)
(24801)
(23323)
(22127)
(22104)
(20739)
(20680)
(20176)
(19960)
(19279)
(18796)
(18707)
(18541)
(16409)
(15929)
(15634)
(15009)
(14818)
(14489)
(14483)
(14307)
(13178)
(12811)
学科
(124519)
经济(124400)
管理(82261)
(79523)
(66538)
企业(66538)
方法(45837)
数学(38772)
数学方法(38385)
中国(38245)
地方(31924)
(30792)
(28860)
金融(28858)
业经(28606)
(28200)
(27803)
银行(27763)
(26831)
(24516)
(23872)
技术(22608)
农业(21290)
(20181)
理论(20161)
贸易(20160)
(19450)
环境(18209)
(18047)
(17732)
机构
学院(389703)
大学(388530)
(163880)
经济(160353)
管理(152210)
研究(134801)
理学(130338)
理学院(128917)
管理学(126885)
管理学院(126186)
中国(105812)
(82838)
科学(79992)
(74768)
(67021)
中心(61736)
研究所(60524)
财经(58947)
(58478)
(58233)
业大(53607)
(53432)
北京(52954)
(52396)
师范(51932)
经济学(49881)
(48864)
(47907)
农业(45140)
经济学院(44582)
基金
项目(258245)
科学(203976)
研究(194100)
基金(185645)
(160109)
国家(158691)
科学基金(137021)
社会(123358)
社会科(116961)
社会科学(116934)
(102221)
基金项目(98054)
教育(88894)
自然(86201)
(84859)
自然科(84199)
自然科学(84184)
自然科学基金(82683)
编号(79687)
资助(75381)
成果(65039)
(58940)
重点(57822)
(56954)
(56376)
课题(55586)
创新(52544)
国家社会(50445)
项目编号(49333)
教育部(48996)
期刊
(190140)
经济(190140)
研究(122887)
中国(81695)
管理(59452)
(56158)
学报(55635)
(54074)
科学(53289)
教育(47792)
(47152)
金融(47152)
大学(42787)
学学(40054)
农业(37007)
技术(35470)
经济研究(30983)
业经(30890)
财经(29311)
(25273)
问题(23557)
技术经济(20496)
图书(20033)
科技(19361)
(19221)
理论(18920)
现代(18169)
商业(18165)
(17604)
(17028)
共检索到599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兵  
本文首先从循环经济的内涵、核心组成部分出发,藉此给出循环经济的思想,对比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分析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现状,指出在发展循环经济领域存在的金融支持方面的问题。从而引出本文的主要部分,即通过金融创新行为,如绿色风险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及政策性金融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效国  
技术的进步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壮大的首要前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战略新兴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动我国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建立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扶持机制;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适应战略新兴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效国  
技术的进步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壮大的首要前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战略新兴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动我国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建立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扶持机制;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适应战略新兴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效国  
技术的进步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壮大的首要前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战略新兴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动我国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建立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扶持机制;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适应战略新兴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超  马玉洁  史同飞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内需拉动力度不足、外需促进作用日渐疲软、利益追求下资本市场功能滞后、房地产泡沫化发展趋势明显等困境。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增长关键因素是推动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内生化的物质生产函数,揭示技术创新内生化条件下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机制,建立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MI-TVP-SV-VAR模型,并对我国新动能的作用效果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脉冲响应,且在短期内效果更为显著,实体经济发展对投资性金融资产变动较为敏感;金融业总量增长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脉冲响应呈现正负波动性,存在金融业发展挤占实体经济发展的现象;支付方式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冲击在前2-3期为负向,之后转为正向但较为平缓,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阶段性差异,2013年之前促进作用较为明显,2013年之后现有融资结构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以研发经费为代表的科技投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以专利授权为代表的科技产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则表现出滞后性,在3期之后专利转化能力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开始显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佳培  
商贸流通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业集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畅通循环,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和空间固定模型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仅对省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在邻接省域也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通过替换相关解释变量后,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回归系数和符号及相对大小基本保持不变。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镇化水平、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大产业融合力度、培育行业领军人才、提升商贸流通业组织创新等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磊  张恒  唐思思  
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各类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持续融合创新,形成了数字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本文旨在讨论数字金融创新如何发挥其普惠价值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演绎推理并运用固定效应和GMM模型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经济主体融资缺口,创新各类便利化服务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进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便利化程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本研究有助于从金融普惠视角理解数字金融创新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数字金融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爱萍  
经济转型背景下,科学选择金融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优化具有关键意义。结合时代背景提出经济转型与金融创新路径选择: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开展绿色金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消费金融,支持需求结构调整;开展分层金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发展县域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淑芬  李妍  王康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淑芬  李妍  王康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而85%农户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和亲友间无偿借款的融资方式,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涉及较少,导致农村融资渠道受限。[结论]深化企业和农户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融资渠道,能够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兴凯  
众多的决策者与学者相信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却表明,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并不明确,主要原因在于FDI效应受到东道国自身环境和条件(即吸收能力)的制约。近几年,金融发展成为东道国FDI吸收能力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文章对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晶晶  阎维洁  
创新是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制度创新通过产权机制、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影响经济发展。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现状,我国通过制度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结合的制度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梦媛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但也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分析数字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佳  赵慧娥  
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定义,紧接着在分析绿色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现状,最后,提出我们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机制、完善投融资渠道和加速金融创新等措施,积极促进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的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清河  
循环经济是适应新的资源供给形势和新经济增长观念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时代特色和前瞻性。目前,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经济与中外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模式和基础等条件差异,分析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