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5)
2023(16059)
2022(13798)
2021(12883)
2020(10830)
2019(25236)
2018(24906)
2017(48658)
2016(25803)
2015(28768)
2014(28513)
2013(28106)
2012(25557)
2011(22914)
2010(23402)
2009(21843)
2008(20256)
2007(17858)
2006(15578)
2005(13612)
作者
(72795)
(60398)
(59885)
(57129)
(38517)
(29016)
(27195)
(23489)
(23009)
(21709)
(20819)
(20247)
(19107)
(19028)
(18924)
(18463)
(18000)
(17534)
(17321)
(17289)
(14954)
(14810)
(14698)
(13722)
(13608)
(13392)
(13370)
(13238)
(12125)
(11818)
学科
(104156)
经济(104051)
管理(78715)
(77306)
(66640)
企业(66640)
方法(52318)
数学(46051)
数学方法(45349)
中国(31636)
(28412)
金融(28411)
(27757)
(26689)
银行(26648)
(25847)
(25601)
业经(23709)
地方(22141)
(21661)
技术(21132)
(21091)
理论(19276)
(18749)
财务(18667)
财务管理(18633)
(17838)
贸易(17821)
企业财务(17806)
农业(17650)
机构
大学(360766)
学院(360401)
管理(146922)
(144277)
经济(141174)
理学(128201)
理学院(126880)
管理学(124451)
管理学院(123810)
研究(113905)
中国(90977)
(75885)
科学(70174)
(66394)
(55449)
财经(54083)
中心(54034)
(53756)
业大(52838)
(51471)
研究所(50674)
(49198)
北京(47881)
(45413)
师范(44938)
经济学(44237)
(42633)
农业(42010)
(41738)
财经大学(40580)
基金
项目(250177)
科学(198134)
研究(182557)
基金(182391)
(158163)
国家(156861)
科学基金(136718)
社会(115198)
社会科(109475)
社会科学(109446)
(98691)
基金项目(96435)
自然(89845)
自然科(87871)
自然科学(87856)
自然科学基金(86299)
教育(85164)
(82422)
资助(76454)
编号(73669)
成果(58747)
重点(56022)
(55208)
(54928)
(52789)
课题(50994)
创新(50920)
科研(47744)
教育部(47728)
大学(47232)
期刊
(148902)
经济(148902)
研究(103945)
中国(67363)
管理(54844)
学报(54471)
科学(50444)
(49743)
(47178)
(42562)
金融(42562)
大学(41998)
教育(40671)
学学(39547)
技术(33720)
农业(32210)
财经(26377)
经济研究(24687)
业经(24473)
(22455)
问题(18829)
技术经济(18592)
科技(18290)
理论(17802)
统计(17795)
图书(17776)
(17098)
(17008)
实践(16258)
(16258)
共检索到51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原  陈炜  
基于金融创新系统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金融创新产生、金融创新扩散及金融创新环境子系统。现有的关于金融创新领域的模型和实证研究也是围绕各子系统间作用关系来进行讨论。针对金融创新的定量研究中外部环境对金融创新的作用、金融创新采纳和扩散以及金融创新对外部环境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并在对研究现状的不足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即如何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来综合考虑金融创新过程与创新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此外,加强金融创新的定量研究,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地丰富金融创新理论,并对我国深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庆东  
文章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乃至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创新的作用。产业创新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是在动态过程中演化的。明确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对于构建具有我国特设的产业创新系统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永波  
区域产业创新系统建设是一个重新配置创新资源的过程,合理地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必要构建由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产业创新资金筹集机制、产业创新人才机制、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构成的产业创新运行机制,并分析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江朋  邱添  张璞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东北和西北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董媛媛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企业原始创新系统中的20个要素进行分类,构建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模型,分析了其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并且论述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建立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框架。针对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合作机制给出了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恒进  胡树华  杨洁  
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地球空间信息(涵盖GIS、GPS和RS三大领域,亦简称3S)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在介绍武大科技园产出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创新系统运行(以下简称RISO)的"四三结构"模型,介绍了武汉地区在3S领域的创新内容、创新主体和创新投入现状,接着分析了武汉地区3S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提出武大科技园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朝峰  
本文借用经济学中领导者、追随者的概念,建立领导者-追随者混合结构模型来研究创新扩散的行为模式。领导者和追随者区别在于他们创新采纳行为的驱动力,而不是他们采纳时间的早晚。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扩散速度不是单调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最后收敛于领导者的采用速度;扩散过程中存在"高科技裂谷"现象;领导者在创新扩散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玉宁  胡观伟  
[目的/意义]从融合主题的视角提出一种更为全面地揭示和描述学科主题的科学知识结构模型,并验证模型系统内部的耦合性和协同性。[方法/过程]基于系统论、相关性原理和三螺旋理论提出一种科学知识结构融合主题表征方法,定义"主题指纹"概念并进行模型构建;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二级目录体系中"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三个类别分支为入口,选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作为实证案例,运用熵值方法量化科学知识结构模型系统内部的耦合度和协同度。[结果/结论]以上所构建的融合主题的科学知识结构模型形成了融合三元主题来揭示和描述知识结构的新思路,由文献主题指纹所映射的知识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耦合特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知识系统协同演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郗玉娟  谢静思  
[目的 /意义]以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解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库的知识如何转移到企业层面并被企业整合与利用。[方法 /过程]通过对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回顾,以区域知识库为起点,根据知识流动决策过程和组织学习过程,构建基于区域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过程。该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区域知识库为知识源,即实现知识资源的聚集。同时,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知识流动,实现知识从区域知识库层面到企业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昌盛  
该文提出一种产业创新系统(SIS)的功能动态模型,根据主体、网络和制度三种内部构成界定产业创新系统,梳理了SIS所具有的知识发展、资源流动、市场形成、影响搜寻方向、企业实验以及合法性等6种功能,在评估功能动态和设定过程目标的基础上总结推进和阻碍功能动态提升的机制,并提出关键政策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国旺  李柏洲  
文章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评价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价方法。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与C2R模型,可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进行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和金  李湛  李为冰  
本文利用核估计方法建立了非参数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利率模型的扩散函数和漂移函数都是非线性的,否定了参数模型事先对扩散函数和漂移函数的参数假设。同时建立了债券和利率衍生证券的PDE定价方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  李国平  
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城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由阿朗索、米尔斯和穆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该模型建立以来的实证研究进展的分析,可以认为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假设既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同时也从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发展,而且提出的相应建议措施也越来越符合实际。通过对该模型的修订和补充,该模型也已经在诸如最优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地价和房价等城市问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和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子康  王宁  杨衡  
本文在概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NS和SV模型所存在的不足,通过扩展指数多项式的方法,构建出NSM模型。为了更好地估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的参数,本研究针对目标函数优化求解,经分析比较多种优化算法后,确定选用GRG2非线性最优化算法。通过使用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1.4~2007.11.30的国债每日交易数据对NS、SV、NSM三个模型的实证分析比较,表明NSM模型不仅保留了NS模型的经济含义,克服了SV模型参数估计依赖初值的缺点,能够反映出利率曲线多峰的情况;而且其在拟合精度、价格误差等多项指标上均优于NS模型和SV模型,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健性,能够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静  范德成  
介绍了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要素,然后利用结构模型分析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建立可达矩阵并构建最终的结构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