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0)
2023(6478)
2022(5247)
2021(4850)
2020(4035)
2019(8665)
2018(8256)
2017(15617)
2016(7654)
2015(8262)
2014(7464)
2013(7133)
2012(6369)
2011(5653)
2010(6012)
2009(6065)
2008(4842)
2007(4523)
2006(3945)
2005(3506)
作者
(18880)
(15556)
(15219)
(14420)
(9794)
(7301)
(6827)
(5942)
(5740)
(5424)
(5226)
(5171)
(4926)
(4871)
(4846)
(4591)
(4505)
(4460)
(4392)
(4120)
(3790)
(3603)
(3555)
(3533)
(3513)
(3451)
(3444)
(3365)
(3130)
(3027)
学科
(31366)
(28815)
企业(28815)
管理(28027)
(25463)
经济(25443)
(24572)
金融(24572)
(21734)
银行(21725)
(21188)
中国(16312)
技术(14218)
技术管理(11436)
中国金融(10929)
(9881)
(9538)
业经(8767)
方法(8715)
地方(7963)
(7285)
财务(7272)
财务管理(7264)
数学(7103)
数学方法(7046)
企业财务(7024)
(6873)
理论(6243)
(5863)
产业(5719)
机构
学院(97010)
大学(94651)
(43457)
经济(42605)
管理(39900)
理学(34145)
理学院(33857)
管理学(33494)
管理学院(33300)
中国(30491)
研究(29247)
(21486)
(18273)
财经(16793)
中心(16458)
(15779)
(15566)
金融(15249)
(15240)
银行(15232)
(14882)
科学(14586)
(14255)
经济学(14141)
(12741)
经济学院(12741)
财经大学(12717)
(12632)
人民(12509)
商学(12296)
基金
项目(64562)
科学(52998)
研究(51191)
基金(46971)
(39287)
国家(38898)
科学基金(35436)
社会(34499)
社会科(32995)
社会科学(32989)
(27562)
基金项目(24941)
教育(23037)
(21503)
(21499)
自然(20780)
自然科(20425)
自然科学(20422)
自然科学基金(20116)
编号(19864)
创新(18904)
资助(17376)
成果(15847)
(14950)
国家社会(14503)
重点(14494)
课题(14321)
(14184)
(14026)
(13928)
期刊
(45927)
经济(45927)
研究(31787)
(27438)
金融(27438)
中国(23432)
管理(18100)
(16933)
教育(12198)
科学(10900)
(10374)
学报(9775)
技术(9334)
财经(8503)
大学(8411)
学学(7929)
经济研究(7833)
业经(7633)
科技(7390)
(7343)
农业(6018)
技术经济(5901)
(5187)
论坛(5187)
理论(5141)
中国金融(5057)
问题(4932)
(4819)
现代(4693)
商业(4635)
共检索到155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都江源  
一、金融创新的导因 总的来看,导致金融创新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当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构成其产生的基本背景;其次,席卷全球的新科技革命为其提供了物质技术;再次,世界范围的放松金融管制又为金融创新奠定了制度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引擎的重点打造、增长动力的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的战略实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在服务对象上,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双创"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良好态势发展。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傅咏梅  
兴起于70年代的国际金融创新活动中,各种新工具层出不穷,对金融体系形成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从对创新工具的定价这一小侧面,谈谈创新工具的影响。首先,我们先看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对金融资产定价的阐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凌  陈龙强  
消费金融具有额度小、办理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需要依靠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将授信流程标准化,这是满足用户体验的客观要求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内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商、厂商、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参与到消费金融领域。而基于商业信用和金融科技开展的消费金融创新,有助于推动内生于实体部门的消费金融模式创新发展和战略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铮   张文超   刘春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灿华  马琴芳  
金融创新不但有与金融全球化、全球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以及高科技创业投资发展的协同效应、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倒逼效应、金融深化效应、社会信用创造和扩大效应、货币政策效果削弱效应和风险积累和传染效应等宏观效应,还有风险转移、规避监管、效率提高、价格发现和资产管理等微观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杰群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与金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说人类的社会是金融社会。原因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人和组织可以在缺乏金融的支持下进行有效的生产活动。笔者在金融业已经耕耘了近二十年,其中既包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华尔街,也包括在中国的北京、上海。这么多年来,耳闻目睹国内外金融的发展,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黎江  
近年来,云计算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热词。特别是2011年以来,一股云计算的浪潮席卷包括金融业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云计算是指基于在线相关服务的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网络来提供动态、易扩展虚拟化的资源,这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坚  
我国的教育投资尽管已从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是教育投资不足。为此 ,可通过由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和完善而导致的新的教育投资宏观环境形成的教育投资金融化来解决。但由于教育投资和金融存在线性相关 ,其关系既有一致性 ,又有矛盾性。因此 ,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即找到适应教育投资特殊性要求的新的金融品种和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康霖  虞群娥  
把金融看成是与货币流通相关的经济活动有它的合理性;把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包含在金融定义之内,强调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把金融定义为“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是由融资活动的发展变化推进的;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有从横向考察金融和从纵向考察金融;新近出版的博迪、莫顿合著的《金融学》在什么是金融、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及怎样研究金融等方面都有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伯特·希勒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说金融资本主义的问题。尽管很多人认为,金融资本主义就是良好的社会,但目前来看,金融体系创造了很多的不平等,创造了财富集中的人群和阶层。但是,这并非金融社会不可避免的后果,我们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借助新的技术(包括金融的技术),通过金融创新,通过设计良好的金融体制,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现代金融社会,从而确保恰当的行为能够得到激励,避免不平等的增加,避免权力向少数人集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确保金融的民主化,要使金融更具包容性,更加普世,要消除排斥他人的障碍;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金融机制,使之能够良好地管理风险,能够为社会行动提供更好的激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业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其它金融活动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活动。金融创新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获取更大利润,除此之外,主要还有三个因素:(1)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加剧和利率的上升且多变;(2)金融管制;(3)电子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和全球性现代化通讯网络的建立。市场的剧烈变动削弱了金融业的赢利能力,而政府对金融业的严格管理又使得金融企业无法采取一些灵活措施以应付市场变化。于是,一些旨在躲避管制、增强获利能力的创新活动不断涌现。60年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麒   张向菁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营销有望成为金融业的新一轮“焦点”和“主题” 这首先是金融业市场化的需要。伴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金融体制也必然面临改革,银行的角色将从国家财政的会计和出纳向“金融百货公司”,甚至“金融超市”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这种角色的顺利转变需要金融创新与金融营销。 这是金融业在日趋市场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电子联行推广、利差不断缩小、客户投资多样化及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加剧,致使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日益变窄。所以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强化市场营销观念,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