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8)
2023(13906)
2022(11699)
2021(10835)
2020(8851)
2019(20036)
2018(19553)
2017(38112)
2016(20086)
2015(22628)
2014(22232)
2013(22041)
2012(21006)
2011(19114)
2010(20097)
2009(19151)
2008(18478)
2007(16927)
2006(15676)
2005(14649)
作者
(56398)
(46439)
(46224)
(43935)
(29929)
(21981)
(21159)
(17834)
(17810)
(16861)
(15759)
(15493)
(15060)
(14959)
(14443)
(14417)
(13702)
(13544)
(13469)
(13222)
(11941)
(11286)
(11233)
(10706)
(10691)
(10530)
(10501)
(10384)
(9250)
(9230)
学科
(86349)
经济(86263)
(65536)
管理(62480)
(53771)
企业(53771)
中国(34748)
(29232)
金融(29232)
(28447)
银行(28432)
方法(28295)
(27658)
(26047)
地方(24667)
数学(23652)
数学方法(23396)
(23269)
业经(22086)
(22016)
技术(20559)
(18489)
贸易(18466)
(17980)
农业(17513)
(16234)
理论(13983)
技术管理(13782)
(13720)
(13556)
机构
学院(288250)
大学(284686)
(128780)
经济(126017)
管理(111012)
研究(101064)
理学(92791)
理学院(91808)
管理学(90745)
管理学院(90147)
中国(85971)
(64210)
(60767)
科学(54123)
(49861)
财经(48618)
中心(47406)
(46048)
研究所(43977)
(43891)
(40027)
北京(39880)
经济学(39068)
(38066)
(37845)
师范(37785)
(36227)
财经大学(35780)
经济学院(35021)
业大(33989)
基金
项目(172456)
科学(137402)
研究(136177)
基金(122746)
(103438)
国家(102436)
科学基金(88711)
社会(87605)
社会科(83335)
社会科学(83318)
(68840)
基金项目(63423)
教育(62376)
(56773)
编号(56272)
自然(52156)
自然科(50969)
自然科学(50958)
资助(50202)
自然科学基金(50070)
成果(48121)
(42999)
(41243)
课题(40838)
重点(38694)
(38679)
创新(37606)
发展(36010)
国家社会(35573)
(35547)
期刊
(154791)
经济(154791)
研究(99934)
中国(66641)
(49224)
金融(49224)
(47331)
管理(46769)
(38492)
教育(37773)
科学(34169)
学报(32327)
大学(26399)
技术(26324)
业经(26285)
农业(25396)
经济研究(25012)
学学(24275)
财经(24219)
(20909)
问题(20172)
(18714)
国际(18531)
技术经济(15510)
理论(14959)
(14936)
论坛(14936)
商业(14745)
现代(14365)
世界(14350)
共检索到47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金融创新自二十世纪60年代发端以来,在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培训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创新也已全方位展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不全面,市场创新不平衡,技术创新不到位,目标市场不明确。为此,需要构建金融创新机制,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科学的发展策略,使我国的金融创新全面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晔  
一、发展碳金融策略1.加大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在发展我国碳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碳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碳经济的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监督作用,使金融机构支持碳经济的行为与社会形象挂钩,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碳金融原则,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氛围。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把碳金融创新作为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宾建成  陈柳钦  
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发展的源动力 1.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金融,几乎具备了金融压制型金融制度的所有特征。无论是在金融机构设置和信用形式结构上,还是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和金融调控方式上,金融压制都相当明显。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从金融压制逐步走向金融深化的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祁祥  贲奔  
金融创新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孙祁祥贲奔一、金融创新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需要,自70年代起,以英、美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金融创新的浪潮,它冲击着西方各国传统的金融体制、金融手段和金融理论,并推动了一场全球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玉宇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金融活动,碳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碳金融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利丰  
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的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来检验FDI对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具有明显的的资本积累效应,金融市场决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FDI的资本效应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但由金融市场决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还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FDI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程度的"双门槛效应"。截止2007年,仅北京、浙江、上海三个省份的金融发展程度跨越了更高的门槛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晓春  施卓宏  周燕  
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碳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丽  曾少军  
碳金融是支持低碳发展的各种金融活动的总称,市场结构、市场主体与产品种类构成碳金融体系。当前,我国碳金融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亟待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建立自己的碳金融体系,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占据与之相称的位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金融业发展浪潮持续高涨,新的金融理念、金融工具、金融商品、金融服务、监管手段等不断涌现,使金融业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将从加快我国金融业发展、跟上知识经济发展步伐的角度出发,对金融创新的内容、本质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我国的金融创新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消费是一个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与发达国家居民"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相比,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量入为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产性特色"的金融体系成为制约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金融的出现打破了即期消费的流动性束缚,提供了一种新的跨期消费模式,可以帮助消费者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更多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更深层次分析,消费金融的创新发展更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消费成为"拉动GDP稳健发展的重要引擎"的重要手段,对经济转型的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秦凤鸣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几乎没有。目前,能称得上金融创新的是发展网络银行和网上服务,并创建新的支付体系。金融管理当局应该为具有积极意义的金融创新提供便利并积极参与,给所有投资者和公众一些信号,使他们从中获利而免受伤害,使整个金融体系有效地运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铁钢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应不断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着力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荻  王天骄  
对银行与金融市场谁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实证及中、日、韩三国实例,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给出与学界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银行和金融市场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的不同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银行对中国经济及技术创新的影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金融发展,确立科学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