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0)
2023(10972)
2022(8948)
2021(8280)
2020(6758)
2019(14799)
2018(14280)
2017(27018)
2016(14023)
2015(15432)
2014(14522)
2013(14004)
2012(13038)
2011(11686)
2010(11980)
2009(11564)
2008(10459)
2007(9483)
2006(8547)
2005(7843)
作者
(39158)
(32371)
(32033)
(30421)
(20727)
(15546)
(14426)
(12491)
(12254)
(11450)
(10974)
(10951)
(10462)
(10256)
(10175)
(10036)
(9623)
(9543)
(9352)
(9186)
(8021)
(7852)
(7803)
(7555)
(7424)
(7242)
(7196)
(7185)
(6627)
(6500)
学科
(50001)
经济(49944)
管理(44981)
(44404)
(38927)
企业(38927)
(27065)
金融(27064)
(23858)
银行(23830)
(23177)
中国(22093)
方法(18405)
技术(16367)
(15731)
数学(14775)
数学方法(14576)
业经(14150)
(13922)
(13845)
地方(12753)
环境(12350)
技术管理(12109)
(11375)
贸易(11364)
(11303)
中国金融(11144)
(11137)
理论(10636)
(10168)
机构
学院(189793)
大学(188994)
(80087)
经济(78434)
管理(70546)
研究(67196)
理学(59924)
理学院(59300)
管理学(58428)
管理学院(58083)
中国(57558)
(39668)
科学(39292)
(38033)
(33475)
中心(32594)
(30650)
研究所(30356)
财经(29603)
(29431)
(26890)
业大(26271)
经济学(25443)
北京(25273)
(24876)
(24255)
农业(24053)
(23586)
师范(23243)
经济学院(22944)
基金
项目(126908)
科学(100579)
研究(94921)
基金(91023)
(79992)
国家(79275)
科学基金(67799)
社会(61128)
社会科(58096)
社会科学(58079)
(51361)
基金项目(47323)
(42917)
教育(42729)
自然(42110)
自然科(41167)
自然科学(41153)
自然科学基金(40456)
编号(37056)
资助(36201)
(33509)
成果(30624)
创新(30361)
重点(29602)
(29440)
(27380)
课题(27264)
国家社会(25728)
(24999)
(24594)
期刊
(88218)
经济(88218)
研究(59566)
中国(43229)
(34383)
金融(34383)
管理(29218)
学报(29110)
(29011)
(28360)
科学(27148)
教育(23328)
大学(22465)
学学(21129)
农业(18664)
技术(15854)
经济研究(14696)
财经(14549)
业经(13910)
(12611)
国际(11863)
科技(11360)
(10996)
问题(10847)
(10393)
技术经济(9342)
(9105)
论坛(9105)
世界(8832)
理论(8731)
共检索到301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与中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创新进行对比,二者的经济环境、路径选择和创新内容都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金融创新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前者的逻辑起点与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自由化思潮相联系,企图利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冲击来摆脱经济困境;而后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和行动指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与中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创新进行对比,二者的经济环境、路径选择和创新内容都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金融创新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前者的逻辑起点与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自由化思潮相联系,企图利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冲击来摆脱经济困境;而后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和行动指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与中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创新进行对比,二者的经济环境、路径选择和创新内容都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金融创新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前者的逻辑起点与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自由化思潮相联系,企图利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冲击来摆脱经济困境;而后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和行动指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与中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创新进行对比,二者的经济环境、路径选择和创新内容都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金融创新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前者的逻辑起点与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自由化思潮相联系,企图利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冲击来摆脱经济困境;而后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和行动指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涛  胡汉辉  
在对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的国际比较研究,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安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胜  刘秀兰  
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是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在当前企业纷杂的现实条件下,本文对科技中小企业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现状、如何优化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从政府、金融体系、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R&D融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解决办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金融市场上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的质疑越来越多,因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定位金融产品的创新。我国作为已经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国家,对金融创新问题也必须作出新的思考和认识。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重大伤害,但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使金融创新成为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因此,应该迅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思考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大力开展积极的金融创新,抑制消极的金融创新,繁荣我国的金融市场,以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较快发展和提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蓝色经济和蓝色增长,加快推进蓝色金融国际进程,目前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国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陆续发布海洋生态治理和海洋经济产业中长期规划,重点沿海省市也提出了具体政策,为蓝色金融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内部分机构陆续开展本土实践,初步积累了不少经验。加快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蓝色金融发展路径,开创中国蓝色金融发展道路具有战略意义。但是,鉴于国际国内的蓝色金融发展机制及创新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蓝色金融发展尚不成熟,理论研究和创新探索相对滞后,既不能较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海洋强国“”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等战略布局,也难以适应海洋经济产业转型及海洋生态保护治理等高标准、高要求。本文着重梳理国际蓝色金融发展进程、国内地方蓝色金融实践,以及金融机构开展的蓝色金融创新探索等经验,从实际出发,结合国际国内蓝色金融实践提出中国蓝色金融重点发展方向,以及构建蓝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路线设计,并为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蓝色金融发展体系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可行性的路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卉彤  陈保启  
本文在提出环境金融概念和介绍国外常见环境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环境金融,实现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双赢的关键在于:银行业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应该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金融机构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并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性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孝芹  
文章对分别代表自由主义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长期照护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及生命周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养老金融产品提供模式与社会保险模式匹配,需要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生命周期基金模式可作为养老基金投资资产配置的理想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子哲  刘国斌  
金融创新的基本内容及其操作郭子哲,刘国斌通过金融创新,能够使金融服务性、转移风险性和资本流动性大大增加.并使银行在传统金融业务受到市场萎缩和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专业银行正在向商业银行转化.金融创新显得尤其必要。本文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国良  胡赛全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环境、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环境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是通过影响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来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以组织文化为中介变量影响技术创新,二是通过影响组织文化进而影响组织结构再而影响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常真旺  
一、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界定金融制度创新主要是指金融交易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交易规则等创新。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制度创新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制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奠定制度基础。金融制度创新也必须符合这一基本指导思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常冉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后全球化时代,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大国关系调整的重要时期。"一带一路"建设、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等都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建设中国开放型经济对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已取得进展与国内外经济环境基础上,明确了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金融创新的职能定位。之后比较分析了人民币现有市场基础与世界货币职能的差距,指出目前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实现金融创新职能的两大目标方向,即各项金融创新举措与突破口都将为着力推进人民币市场化体系建设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而服务。最后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创新与开放的可实施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晓杰  
本文系统分析了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实践。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研讨了四种经济指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提出了我国央行应对金融创新在货币政策上的现实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