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9)
- 2023(17547)
- 2022(14652)
- 2021(13425)
- 2020(11520)
- 2019(26058)
- 2018(25607)
- 2017(48917)
- 2016(25723)
- 2015(28945)
- 2014(28563)
- 2013(28161)
- 2012(25968)
- 2011(23346)
- 2010(23494)
- 2009(22040)
- 2008(20741)
- 2007(18659)
- 2006(16179)
- 2005(14545)
- 学科
- 济(120473)
- 经济(120367)
- 管理(78153)
- 业(77615)
- 企(64835)
- 企业(64835)
- 方法(49544)
- 数学(43539)
- 数学方法(43028)
- 中国(33763)
- 财(29593)
- 农(29001)
- 融(28358)
- 金融(28355)
- 地方(27367)
- 银(26826)
- 银行(26789)
- 行(25781)
- 业经(25359)
- 技术(23325)
- 制(22683)
- 学(21724)
- 农业(20253)
- 贸(19818)
- 贸易(19802)
- 易(19207)
- 务(18885)
- 财务(18827)
- 财务管理(18782)
- 理论(17912)
- 机构
- 学院(363247)
- 大学(361497)
- 济(161251)
- 经济(158092)
- 管理(142579)
- 理学(122766)
- 理学院(121509)
- 研究(121100)
- 管理学(119493)
- 管理学院(118804)
- 中国(96990)
- 京(74319)
- 财(72963)
- 科学(70749)
- 所(59386)
- 中心(58374)
- 财经(57906)
- 农(55552)
- 江(54943)
- 研究所(53658)
- 经(52535)
- 经济学(50746)
- 业大(50652)
- 北京(46475)
- 经济学院(45618)
- 范(44906)
- 师范(44457)
- 院(43559)
- 州(43555)
- 农业(43139)
- 基金
- 项目(241239)
- 科学(191836)
- 研究(177668)
- 基金(176256)
- 家(152498)
- 国家(151228)
- 科学基金(131641)
- 社会(115552)
- 社会科(109788)
- 社会科学(109760)
- 省(95533)
- 基金项目(93067)
- 自然(83572)
- 教育(82037)
- 自然科(81767)
- 自然科学(81747)
- 自然科学基金(80338)
- 划(79049)
- 资助(71336)
- 编号(70986)
- 成果(56928)
- 创(54712)
- 重点(54278)
- 部(53588)
- 发(52991)
- 创新(50517)
- 课题(48964)
- 国家社会(48492)
- 教育部(46723)
- 科研(46204)
- 期刊
- 济(176857)
- 经济(176857)
- 研究(108169)
- 中国(73448)
- 财(58458)
- 管理(54937)
- 学报(51509)
- 农(49852)
- 科学(49089)
- 融(44583)
- 金融(44583)
- 大学(40193)
- 学学(38072)
- 教育(36592)
- 技术(35705)
- 农业(33088)
- 经济研究(29807)
- 财经(29281)
- 业经(27244)
- 经(25319)
- 问题(22320)
- 技术经济(20956)
- 统计(18719)
- 业(18201)
- 贸(18190)
- 策(17865)
- 科技(17809)
- 理论(17196)
- 商业(16674)
- 现代(15915)
共检索到549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浦阳 张蕊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一直是不明确的,本文旨在解释清楚金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金融创新对微观技术的支持,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应用工具变量法对全球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基础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创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与金融发展不同,金融创新单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可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并且这种作用更多地通过企业的技术进步来体现。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内生性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可 张新安
面子倾向是中国文化情境中一种根深蒂固且影响深远的价值取向。虽然以往研究已经发现员工的价值取向可以影响其越轨创新行为,但尚无研究关注面子倾向这种中国文化情境下独特的本土化价值取向如何影响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为了解答面子倾向促进还是阻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独特性需求理论,构建了面子倾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对429位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型面子倾向通过提高员工的独特性需求进而促进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保护型面子倾向通过降低员工的独特性需求进而阻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心理安全感可以增强独特性需求对越轨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且增强获得型面子倾向对越轨创新行为的正向间接影响,但对保护型面子倾向对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面子倾向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回答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哪种面子倾向的员工更容易进行越轨创新行为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景荣 刘冬冬 王亚飞
文章运用2003年~2011年中国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自主R&D、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察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自主R&D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起负面影响;国内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适宜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路径。但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适宜技术进步路径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依靠国内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中部地区则不适宜运用国外技术引进来促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辛璐 罗守贵
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基于199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两阶段模型,探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在滞后期为1~3年时,对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专利产出在滞后期为1~2年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段军山 魏友兰 马宇
笔者利用分省数据,通过面板VAR的实证方法并借鉴动态面板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一,我国目前的技术产出并没有完全发挥技术进步的引致效应;宏观景气能使商业银行产生好的预期并有助于企业抵押能力的提高;专利授权数并没有带来银行信贷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正相关关系。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存在良性互动,技术进步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三,从冲击反应来看,短期内金融发展确实会影响经济增长绩效,货币非中性在短期是成立的;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景气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良好的经济发展能刺激技术研发和投资并带来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可能会因为专利法规等的管制而对自身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昭 欧阳秋珍
本文选取了1990~2007年间中国进口和对中国FDI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扩展了CH模型,建立了包含进口和FDI两个物化型技术溢出指标的面板模型,利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得到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溢出国对华出口和FDI对溢出国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从溢出国角度看,对外投资比对外贸易更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溢出国更倾向于对华FDI,我国招商引资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风雨
本文基于1995-2011年全球4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主要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系统GMM,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变量内生性问题,实证考察公司所得税对一国净出口贸易的影响,继而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探讨贸易开放视角下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公司所得税对净出口贸易存在促进作用;由于贸易开放度的差异,公司所得税对净出口贸易的影响呈现显著的门限效应,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公司所得税对净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会逐步增强。
关键词:
公司所得税 净出口 门限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庆禄
从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两个方面设置空间性权重矩阵,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2007—2015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银行信贷配置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不同地区间存在信贷错配现象,并有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估计结果显示,地区信贷错配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央级政府在制定信贷政策时,既要考虑地区信贷的异质性,又要考虑地区间信贷流动的平衡;应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水平和潜能,设定与其相匹配的信贷资金分配机制;对信贷短缺地区增加资金投放量的商业银行,政府在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上应有所降低。
关键词:
信贷错配 经济增长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通过将有偏技术进步引入要素替代框架建立VES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1985~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估算。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两步差分GMM进一步考察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劳均资本对要素替代的正向作用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各地区的生产函数存在较大差异,而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上述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应该作为一项政策目标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会使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成为可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原东良 尚铎
本文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选取相关指标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对我国2005~2016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技术成果转化,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显著。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落实金融政策,平衡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技术创新 分位数回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传志 孔祥明 朱专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政 何彬
要完整理解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应该从要素积累、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这两条路径上共同切入。创业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研究的融合,对于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并预见其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工具。文章利用我国1992—2007年30个地区数据,对创业与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水平对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创业水平对我国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均存在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
创业 技术进步 面板协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美玲 张硕楠 莫建明
在分析金融分享实体利润“质”的合理性基础上,以2007—2019年城市层面数据为样本,探讨金融分享实体利润“量”的合理值并实证检验金融利润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分享实体利润的合理区间内,金融利润适度提高有助于经济增长,但金融分享实体利润超过合理值后,继续膨胀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同区制内,金融利润非对称地调整民营和国有经济增长速度是其非线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之一。具体而言,金融利润适度上升时,民营经济融资水平的边际改善效应较强,将带动经济更快增长;若金融利润过度膨胀,则会对民营经济产生较强抑制,从而制约经济增长。这一机制在微观层面得到更充分诠释:金融适度逐利,民企融资难得到缓解,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上升;金融利润过度膨胀后,民企融资环境恶化,并受高额金融利润吸引持有更多金融资产,出现实业投资挤出、主营业务萎缩以及利润率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国有企业利用融资优势充当“信用中介”并参与金融利润分割情况下,民营经济的实业投资和经营绩效未受到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