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45)
2023(22547)
2022(18864)
2021(17432)
2020(14759)
2019(33336)
2018(32704)
2017(62983)
2016(34181)
2015(38258)
2014(37478)
2013(36551)
2012(33260)
2011(29680)
2010(29794)
2009(27874)
2008(26745)
2007(23632)
2006(20721)
2005(18361)
作者
(96902)
(80590)
(80011)
(76277)
(51219)
(38792)
(36329)
(31411)
(30749)
(28652)
(27358)
(27313)
(25784)
(25313)
(25188)
(24951)
(23980)
(23933)
(23236)
(23166)
(19927)
(19847)
(19711)
(18328)
(18149)
(18001)
(17874)
(17822)
(16234)
(15834)
学科
(130240)
经济(130065)
管理(102750)
(98181)
(83145)
企业(83145)
方法(59164)
数学(51290)
数学方法(50645)
中国(39946)
(38932)
(35826)
业经(31031)
(30992)
金融(30988)
(30717)
(30281)
银行(30207)
(28895)
(28088)
地方(26520)
(25224)
财务(25136)
财务管理(25083)
农业(24029)
企业财务(23886)
(23769)
贸易(23748)
技术(23419)
(23075)
机构
大学(473060)
学院(471113)
(187786)
经济(183772)
管理(182641)
理学(158016)
研究(157045)
理学院(156280)
管理学(153362)
管理学院(152509)
中国(122951)
(99744)
科学(96908)
(90703)
(79815)
(77933)
中心(73289)
业大(72301)
财经(72018)
研究所(70887)
(69726)
(65553)
农业(62591)
北京(62373)
(60187)
师范(59478)
经济学(57913)
(57152)
(56178)
财经大学(53733)
基金
项目(324251)
科学(254761)
基金(235692)
研究(233633)
(206926)
国家(205189)
科学基金(176231)
社会(148601)
社会科(140899)
社会科学(140866)
(126998)
基金项目(124387)
自然(115291)
自然科(112641)
自然科学(112606)
自然科学基金(110586)
教育(108255)
(106982)
资助(96664)
编号(93725)
成果(75931)
重点(73077)
(71012)
(69630)
(68332)
课题(65249)
创新(64702)
科研(62192)
国家社会(61721)
教育部(61130)
期刊
(200999)
经济(200999)
研究(137827)
中国(94058)
学报(79497)
(72361)
(71596)
科学(70169)
管理(68419)
大学(60655)
学学(57430)
(53809)
金融(53809)
教育(52049)
农业(48297)
技术(39894)
财经(35735)
经济研究(33162)
业经(32899)
(30631)
问题(26133)
(25292)
(23715)
科技(23419)
理论(22117)
技术经济(21618)
图书(21459)
商业(20429)
业大(20376)
现代(20266)
共检索到695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攀  王兵  
本文在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单个银行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效果,从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放大了银行的财务杠杆加剧了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将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促使资本市场上的波动演变为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当银行在危急中获得救助时,并不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反而会更加惜贷并倾向于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储备资金或持有证券化资产,从而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因此,有效的救市措施应是从资产方处理银行的"问题资产",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宣昌能  王信  
美国"发起-配售"模式的房贷证券化过程过于复杂、透明度不高,缺乏必要监管,导致金融机构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称,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欧洲通过发行表内双担保债券为房贷融资,安全性高得多。本文分析美国房贷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欧美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差异,概述金融危机以后欧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变化,最后得出简要结论和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喻国平  
融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特点的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转移风险与管理风险、创造信用、管理流动性与增进金融效率的金融创新安排,有利于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本文对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系统稳定的理论机制进行探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凯  卫勇  闵操  
文章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检验了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及其作用机制。作为中国早期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发行者,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价格机制和各种非价格机制,以缓解金融创新中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文章以此为案例,着重比较分析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价格机制和非价格机制的信号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可以连续发行证券的情况下,以价格作为金融创新的信号传递更为有效,公司到期偿付行为是信号机制有效发挥的基础。研究结果支持了Welch(1989)的理论,也为中国的市场实践和金融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雅炯  幸丽霞  
通过建立贷款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地理距离对贷款人、投资人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证券化产品底层基础资产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贷款人倾向对与其地理距离较大的借款人开展更多的风险评估,同时倾向持有优质贷款、出售劣质资产和混合资产,导致投资人采取逆向选择策略,购买与贷款人地理距离较小的借款人的贷款。对于资质良好的贷款人,投资人会侧重评估基础资产风险;而对于资质较弱的贷款人,则会侧重贷款人的主体信用风险。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应通过监管指标引导属地经营较强的中小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建立更完善、更标准化的信息披露体系,提高大型银行的基础资产信息、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主体的信息披露程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美国次贷危机缘于资产证券化,但资产证券化本身不是危机的主要成因。金融创新还强化了金融脆弱性,使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因而成为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之一。问题还在于,有缺陷的资本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负向冲击时它推进了虚拟经济崩溃向实体经济衰退的转化。因此,要防控资产证券化负向功能的快速膨胀,重点是加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其风险的监管,同时坚持金融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康宁  蒋健蓉  
尽管试点多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仍然非常小,未来要从制度层面优化设计,通过交易机制、产品设计、投资者范围的丰富,来有效激活市场资产证券化的功能正在国内市场显现资产证券化扩容是金融改革加快的一个重要迹象根据今年6月中央"盘活存量"的政策思路,银监会明确提出了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多元化发展思路,并主动对接证监会,拟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从银行间市场拓展到交易所市场,推进银行真实出表业务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管同伟  
西方金融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管同伟资产证券化(Sect1ritissation)是指经过一定的交易组织把公司资产转换为证券发行融通资金的金融作业程序。发动资产转换的公司(银行与非银行公司)称为资产证券化发起人(Origenator)。发起人把持有的各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佳  
学术界关于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在金融稳定周期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虽然加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基本功能的滥用使金融稳定中的"脆弱性"因素增加,并通过基础资产的价格波动导致金融不稳定发生,最后通过多种渠道致使金融不稳定演变为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在发展金融创新时必须考虑对我国的适用性,合理把握金融创新的边界,有效构建金融创新的模式、品种、评级机构和监管体系,使其更好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佳  罗明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相应的金融功能需求是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背景,并且资产证券化提供的创新流程也使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产生变革,并使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虽然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导致金融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监管变革的重要取向。对我国而言,应以"包容性"的态度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创新,并对商业银行的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逐渐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以理性推动商业银行变革或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晓  
在新常态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创新已经提速,其与金融稳定的组合将是未来较为明确的"政策组合",在此过程中,银行将不得不承担较高的风险。为了防止银行高风险承担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及金融稳定的维护过程衍生的种种负面效应,我们必须转变监管理念,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这是解决"三元悖论"中相关政策矛盾的重要支撑点,同时在策略上也需要明确流动性管理核心地位,以有效配合宏观审慎监管,也要构建统一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稳定的"可持续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实萍  季正园  
金融创新产品在带来风险的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可观的收益,如何分析金融创新产品的价值,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以资产证券化为例,对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和  陈方正  
资产证券化如同许多金融创新一样 ,最早起源于美国 ,而美国也是目前资产证券化最为发达的国家。资产证券化 (Securitization)的内涵是 ,将在当前和未来可产生现金流而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组合为特定的资产集 ,再配以相应的金融服务支持 ,将之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资产支持证券 (Asset -Backedsecuritization)的过程。简言之 ,资产证券化是将特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过程。与一般的金融过程或融资过程相比较 ,资产证券化具有独特的金融特性 ,本文拟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炳熙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出现,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显著标志;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开放。本文从资产证券化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提高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率,实现金融的长期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