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0)
2023(17084)
2022(14437)
2021(13529)
2020(11380)
2019(25778)
2018(25360)
2017(49736)
2016(26539)
2015(29517)
2014(28861)
2013(28522)
2012(26118)
2011(23292)
2010(23662)
2009(22373)
2008(21455)
2007(19242)
2006(17214)
2005(15425)
作者
(73535)
(60981)
(60447)
(57600)
(39021)
(28915)
(27499)
(23572)
(23097)
(21953)
(20771)
(20532)
(19585)
(19215)
(18741)
(18739)
(18121)
(17730)
(17481)
(17420)
(15070)
(14945)
(14695)
(14005)
(13642)
(13609)
(13587)
(13539)
(12110)
(12045)
学科
(106982)
经济(106860)
(99090)
管理(89876)
(88212)
企业(88212)
方法(46421)
数学(36774)
数学方法(36338)
(33767)
业经(33483)
(33368)
中国(32466)
(28254)
金融(28253)
(27191)
银行(27155)
(26214)
(24552)
(23762)
农业(23713)
财务(23695)
财务管理(23667)
技术(22780)
企业财务(22444)
地方(22395)
理论(21549)
(19766)
(19530)
贸易(19513)
机构
学院(370688)
大学(366591)
(153965)
管理(153547)
经济(150716)
理学(131648)
理学院(130344)
管理学(128527)
管理学院(127841)
研究(118681)
中国(97583)
(77495)
(73495)
科学(69427)
(57903)
财经(57867)
(56638)
(55788)
中心(55612)
(52574)
研究所(52043)
业大(51350)
北京(49049)
(45777)
经济学(45442)
师范(45441)
(45400)
农业(43933)
(43239)
财经大学(42776)
基金
项目(244336)
科学(194316)
研究(184893)
基金(177725)
(151808)
国家(150400)
科学基金(131926)
社会(117542)
社会科(111552)
社会科学(111526)
(96272)
基金项目(93941)
自然(83986)
教育(83559)
自然科(82090)
自然科学(82074)
自然科学基金(80657)
(78971)
编号(76134)
资助(72670)
成果(61501)
(54772)
(53735)
重点(53582)
(52732)
课题(51719)
创新(50363)
国家社会(47810)
项目编号(47706)
教育部(46808)
期刊
(174004)
经济(174004)
研究(113707)
中国(72299)
管理(61632)
(58121)
(53061)
学报(49404)
科学(48503)
(47239)
金融(47239)
教育(40056)
大学(38837)
学学(36570)
农业(36284)
技术(33625)
业经(30524)
财经(28491)
经济研究(27097)
(24432)
问题(21817)
(20660)
技术经济(20237)
现代(18798)
理论(18536)
科技(18263)
图书(17435)
商业(17341)
实践(16765)
(16765)
共检索到561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川  
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应从监管体制、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完善相关法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继云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日益临近。届时按照“市场准入”原则,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枢纽部门——金融业,将会面临外国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1、增大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难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尤彦媚,陈光宇  
加入WTO ,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来说 ,机遇与挑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机遇是潜在的 ,挑战却是现实的。中国的金融业受政府保护多年 ,竞争力较为有限 ,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为此 ,要把潜在的机遇变为现实 ,就应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作出适应新形势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晓红  王静  
面对我国加入WTO而言 ,中国金融业除了有效调动和提升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能力外 ,同时 ,还面临着如何适应金融创新在宏观领域的冲击 ,有效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更为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国际上已有的经历 ,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供求机制与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深刻影响 ,并根据我国目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应对入世与金融创新冲击等方面所应当进行的调整和适应性准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晓红  王静  
本文结合国际上已有的经历 ,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供求机制与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深刻影响 ,并根据我国目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应对入世与金融创新冲击等方面所应当进行的调整和适应性准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晓红  王 静  
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内部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造性变革,同时也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可以说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就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融资方式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涌现,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结构格局及其运行机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广洋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各要素的全新组合,其中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税收带来新的冲击。本文主要论述金融工具创新对税收带来的冲击,并在借鉴国外已有的应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应对的思路和设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玲慧  韩武闯  
从金融创新隐含的金融风险角度出发,从四方面深入探析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威胁,以期对金融创新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志文  
本文运用现代冲击理论,首先就SARS引起的金融冲击及其作用和传导机制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然后从6个方面对SARS带来的金融冲击进行了初步估测。文章认为SARS实质上是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的始于卫生领域的外部真实冲击,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真实冲击,随着时间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减缓金融业的发展速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继云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日益临近。届时按照“市场准入”原则,我国的金融业将会面临外国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 “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温兴春   闫歆玙  
面对高度复杂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如何设计政策组合以实现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以及国内经济恢复等多重宏观经济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具有金融业开放特征的多部门DSGE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应对外部冲击的作用机制与福利效果,并讨论金融业开放水平对汇率制度选择与政策协调搭配的影响。研究表明:为应对外部冲击,中央银行对汇率波动进行管理的力度需要随金融业开放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大。同时,金融业开放水平越高,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以稳定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效果越好。进一步地,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使用不仅可以带来显著的福利改进,而且能够降低央行对汇率波动的最优管理程度,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从而为实现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以及国内经济恢复等多重目标创造条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楠  
近年来金融科技正在以大数据化、人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改变金融行业秩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趋势的影响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被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挤占。商业银行存在业务创新度不高、金融体系落后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投影在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三大主营业务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带来一定帮助,最终使金融科技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驱动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抑制了出口企业创新活动;相对于国有企业或融资能力强的企业,金融危机对非国有企业或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较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晓岚  
国际金融关系由国际商品交换引起,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为显著。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我国金融业包括金融市场、金融企业、金融监管、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深刻而全面。我们应相应地采取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培养人才,改善服务等对策,促进金融良性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创强  
本书在界定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走势,及其带给传统金融业的冲击: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挤占效应,业务交叉渗透、经营边界日趋模糊,平台经济改变传统金融业的管理、营销模式,大数据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未来其可能成为业态颠覆性的力量。面对互联网大潮,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同样也面临着发展机遇。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