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1)
2023(15331)
2022(12940)
2021(12105)
2020(10146)
2019(23070)
2018(22669)
2017(44189)
2016(23414)
2015(26017)
2014(25168)
2013(24879)
2012(22667)
2011(20299)
2010(20576)
2009(18991)
2008(17511)
2007(15483)
2006(13446)
2005(11709)
作者
(64809)
(53784)
(53326)
(50811)
(34066)
(25733)
(24142)
(20835)
(20427)
(19041)
(18472)
(17940)
(17028)
(16813)
(16791)
(16396)
(15975)
(15638)
(15329)
(15288)
(13240)
(13070)
(12891)
(12167)
(12115)
(11927)
(11886)
(11680)
(10794)
(10585)
学科
(93238)
经济(93152)
(70682)
管理(70442)
(60819)
企业(60819)
方法(41499)
数学(35677)
数学方法(35259)
中国(29618)
(27311)
金融(27310)
(25669)
银行(25625)
(24832)
(24704)
(24334)
业经(23327)
地方(21857)
技术(20744)
(20458)
(18734)
理论(16612)
(16487)
农业(16457)
财务(16414)
财务管理(16390)
(16135)
贸易(16119)
企业财务(15651)
机构
学院(321219)
大学(320980)
(131805)
管理(131697)
经济(129070)
理学(114715)
理学院(113528)
管理学(111768)
管理学院(111200)
研究(104281)
中国(82326)
(67080)
科学(63126)
(59871)
(50330)
中心(48872)
财经(48532)
(47586)
业大(46315)
研究所(46031)
(45797)
(44142)
北京(42166)
(40487)
经济学(40295)
师范(40105)
(38273)
(37972)
农业(37018)
经济学院(36567)
基金
项目(224289)
科学(177878)
研究(165878)
基金(163261)
(141086)
国家(139908)
科学基金(121940)
社会(105750)
社会科(100537)
社会科学(100512)
(88895)
基金项目(87169)
自然(78371)
自然科(76608)
自然科学(76594)
自然科学基金(75284)
教育(75181)
(73327)
编号(66865)
资助(66414)
成果(53183)
(50781)
重点(49836)
(48852)
(48630)
创新(46704)
课题(45834)
国家社会(43568)
教育部(42428)
科研(42249)
期刊
(139403)
经济(139403)
研究(95372)
中国(60282)
管理(49465)
学报(47521)
科学(44819)
(44168)
(42826)
(39366)
金融(39366)
大学(36659)
教育(34706)
学学(34602)
农业(29359)
技术(28152)
业经(23782)
财经(23336)
经济研究(23037)
(20067)
问题(17719)
科技(17457)
技术经济(16417)
理论(16223)
图书(15785)
(15182)
商业(14945)
现代(14843)
实践(14816)
(14816)
共检索到465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媛媛  金浩  
本文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金融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金融机构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与资本供应不匹配,金融市场创新与资金供应匹配程度较弱,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效应较弱;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对技术进步作用较为显著,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效应最为明显;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均尚未有效刺激与改善居民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继强  李婷  张兴焱  牟思蓓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空间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科技创新是其中的不完全中介,三者之间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正向的,但对非本地区却呈现抑制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以上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与整体基本一致,且影响效应更强,但无论是否考虑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焦妍妍  郭彬  优瑞池  
基于"互联网+"视角,建立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各省2013—2017年"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协同发展趋势,并通过面板随机效应模型探寻科技、金融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省市各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高于中西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春玲  刘静  史晓娟  
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金融体系改革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金融创新手段来促进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基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结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有关机理,本文从金融业对产业科技升级的直接支持、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关系、金融业的企业家创新升级效应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金融业具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利用纵列数据进行的计量检验为该理论假说提供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一乔  赵鑫  
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港、澳、台)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了规律性的地域差异,促进作用强度与金融集聚水平成反比。从中介效应看,技术创新在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33.59%。此外,受各地区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为金融集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保持金融集聚在合理发展区间,提升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王伟光  
The Report on the Outline of the Fif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hereafter called THE OUTLINE) points out: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reached a period in which, if not adjusted, it cannot develop anymore" ;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we must cast emphasis upo...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  高福一  迟泓  张磊  
一、山东科技创新主要制约因素(一)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山东省虽然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操作性不强,含金量也不够高;即使很多领域都设立了专项资金,但在使用上普遍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没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创新扩散指创新在某一部门内的扩散,创新群集则指一定时期内多产业部门同时出现的创新的集合。创新扩散通过创新自身和采用者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技术不断趋于成熟,使整个经济系统总量产生净增加;多部门中的创新群集以部门内部的创新扩散为基础,使产业优化升级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灵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具备创新扩散和群集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康书生  苏跃辉  
文章结合经济金融化的内涵,从其发展脉络出发,基于金融发展程度、金融部门扩张、部门金融化程度等选择了衡量经济金融化水平的指标,运用省域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金融化进程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结果显示,金融相关比率、政府金融化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推动力,而金融业支配率、企业金融化率等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产生了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应对经济金融化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冠凤  
本文主要阐述金融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从实证角度证明通过金融功能的深化及FDI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某地区FDI溢出程度高,金融集聚特征明显,则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较快。基于对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聚集、FDI技术溢出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变动和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集聚、FDI技术外溢、承接国际投资转移具有很强的正相关。金融集聚、投资规模、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研  李俊青  
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一直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金砖五国"中也处于较低水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在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在微观上限制居民跨期消费,削弱个体的长期福利。形成金融结构的内生原因有哪些,金融结构在演化过程中又受何种因素影响,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何,都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从经济治理的角度,引入产业创新这一影响因素,采用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广义矩估计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分析中国金融结构的成因,并考察经济治理对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结构内生于经济治理的安排,公序或私序发达的地区往往分别伴随着市场导向型和银行导向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结构;产业创新在经济治理与金融结构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规则型治理和关系型治理由于产权保护力度的差异而分别鼓励和抑制了产业创新,即经济治理通过影响产业创新进而影响金融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曾铮  
在未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现有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要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持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转向以创新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一、未来十年我国产业发展的背景及趋势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发展趋势三个维度考察未来十年我国产业发展的背景及趋势是正确认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1.未来十年我国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全球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二是全球产业竞争愈加激烈;三是各国纷纷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制高点;四是全球范围的能源和资源争夺战愈加激烈;五是全球产业发展面临较强的环境约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文艳  熊永兰  
利用改进的泰尔指数、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主要科技大国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保持高度关联,其中科创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较科创产出、环境大,高科技出口与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低,主要受产业高级化和绿色化制约;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效不够显著,受科创投入影响较大,但发展态势良好,创新驱动发展空间较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翔  白洋  邓峰  
从创新生产的角度,围绕价值创造,将创新分为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两阶段,以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为样本,分析区域创新两阶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存在虹吸效应,致使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同步;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两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不但发生在本地,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研发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用非常显著,而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