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2)
- 2023(13121)
- 2022(11256)
- 2021(10592)
- 2020(8744)
- 2019(20302)
- 2018(20015)
- 2017(38797)
- 2016(20470)
- 2015(22730)
- 2014(22435)
- 2013(22208)
- 2012(20100)
- 2011(18006)
- 2010(18156)
- 2009(16920)
- 2008(15295)
- 2007(13330)
- 2006(11614)
- 2005(10076)
- 学科
- 济(76394)
- 经济(76314)
- 业(64181)
- 管理(64036)
- 企(54833)
- 企业(54833)
- 方法(35701)
- 数学(30592)
- 数学方法(30279)
- 融(26589)
- 金融(26588)
- 中国(26375)
- 银(24819)
- 银行(24786)
- 行(23942)
- 农(22968)
- 财(21353)
- 业经(19170)
- 技术(19124)
- 地方(17720)
- 制(16682)
- 贸(15886)
- 贸易(15869)
- 学(15519)
- 易(15493)
- 理论(14854)
- 务(14555)
- 财务(14494)
- 财务管理(14473)
- 农业(14400)
- 机构
- 学院(279533)
- 大学(279072)
- 管理(117001)
- 济(111874)
- 经济(109426)
- 理学(102046)
- 理学院(101024)
- 管理学(99481)
- 管理学院(98984)
- 研究(87712)
- 中国(71382)
- 京(58455)
- 科学(53325)
- 财(50676)
- 中心(42423)
- 所(42035)
- 财经(41217)
- 农(41112)
- 业大(40569)
- 江(39199)
- 研究所(38422)
- 经(37489)
- 北京(36858)
- 范(35320)
- 师范(35020)
- 经济学(33183)
- 州(33070)
- 院(32145)
- 农业(32134)
- 商学(31076)
- 基金
- 项目(195592)
- 科学(154911)
- 研究(146196)
- 基金(141880)
- 家(121996)
- 国家(120948)
- 科学基金(105674)
- 社会(91853)
- 社会科(87225)
- 社会科学(87202)
- 省(77596)
- 基金项目(76239)
- 自然(68353)
- 自然科(66822)
- 自然科学(66810)
- 教育(66328)
- 自然科学基金(65621)
- 划(64117)
- 编号(59979)
- 资助(57466)
- 成果(47650)
- 创(45251)
- 重点(42967)
- 部(42641)
- 发(41705)
- 创新(41442)
- 课题(40583)
- 项目编号(37684)
- 国家社会(37134)
- 教育部(37009)
- 期刊
- 济(117242)
- 经济(117242)
- 研究(82412)
- 中国(52253)
- 管理(43268)
- 学报(39891)
- 科学(38107)
- 农(37228)
- 财(37057)
- 融(36253)
- 金融(36253)
- 教育(31638)
- 大学(30796)
- 学学(28878)
- 农业(25823)
- 技术(24662)
- 业经(20387)
- 财经(19379)
- 经济研究(18675)
- 经(16414)
- 科技(15519)
- 理论(15231)
- 问题(14864)
- 图书(14711)
- 实践(14181)
- 践(14181)
- 技术经济(14115)
- 业(13519)
- 现代(12816)
- 商业(12687)
共检索到40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大鹏 吴隽 齐中英
金融创新的扩散是金融创新由创新主体向采用者转移的过程。在供应链中,潜在采用者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何把潜在采用者转化为实际采用者反映了金融创新供应链的运作效果。本文通过数理推导的方法建立了多种创新发生时每种创新产品的扩散之间的影响模型。这一模型揭示了经纪人的行为特性、套期保值机会、市场交易规模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要素对金融创新扩散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扩散 供应链 不完全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爽 黄玮强 庄新田
文章以无标度投资者网络为载体,通过分析金融创新产品投资决策机制,并运用基于智能体的仿真方法,研究营销策略对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创新产品的扩散过程中累计募集资金量呈S形曲线变化。当投资决策更理性时,聚类选取初期促销宣传对象比随机选取能获得更多的最终募集资金量及更快的资金增长速度。当投资决策受到"羊群效应"影响更大时,在同一后续促销强度下,后续促销时间越往后,越有利于提高最终募集资金量、但却越不利于加快资金的增长速度;在同一后续促销时点下,促销力度越强,越有利于提高最终募集资金量及加快资金的增长速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爽 黄玮强
以复杂投资者网络为载体,通过分析投资者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投资决策机制,运用基于智能体的仿真计算方法,研究投资者网络拓扑结构、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投资者风险偏好异质程度、投资者"羊群效应"异质程度对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投资者网络节点连接随机性的增强,产品扩散深度不断降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越理性,产品扩散深度越高,扩散速度越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异质程度和"羊群效应"异质程度越高,产品的扩散深度越高、扩散速度也越快。最后从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优化推广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景明 朱淑珍 曹馨誉
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扩散,成为金融创新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传播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在消费者获取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决策采纳过程。利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考察消费者网络结构变量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网络平均度与网络重连概率的提高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信息传播具有正面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效率;消费者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提升,增加了产品信息交流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扩散效率。
关键词:
信息传播 互联网金融 网络结构 产品扩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燕
随着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加深,网络金融创新在金融创新中所占的比重日趋提高。文章旨在研究网络金融产品扩散的基本规律,将生物种群理论中的逻辑斯谛模型引入了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基本模型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曲线簇模型,用不同市场不同金融创新产品的数据对此模型进行了计量检验,该模型的研究可以为金融机构的战略决策和管理当局的政策制订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金融创新 扩散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春燕
本文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信用卡和大陆银行卡市场的实证研究,来发现对比具有不同市场特点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的金融市场,在金融创新产品扩散下,其市场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金融创新 市场结构 信用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春燕 俞乔
近一二十年来金融业务的开展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通讯技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金融领域革命性的创新,网络金融在现代经济领域的重要性日趋提高。本文主要研究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扩散模型,并应用其对中国台湾的信用卡及大陆的银行卡在金融市场扩散的动态过程进行实证研究,为金融机构制定其企业战略,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扩散模型 网络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春燕
近年来,网络金融创新产品在现代经济领域的重要性日趋提高,通过对各种网络金融产品在各国及各地区市场扩散过程的研究,发现其扩散的动态过程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本文在将生物种群模型引入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将效用引入扩散过程的分析中,从而更准确地判断饱和点的产生,并针对中国台湾信用卡数据和中国内地银行卡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研究可以为金融机构的战略决策以及管理部门的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扩散模型 网络金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蓉 王洪平 罗宇
创新产品附随扩散战略的实施给市场竞争和企业运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运营策略制定和政府市场监管的难度。本文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及其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内在推力"、"外在拉力"、"催化力"为扩散动力构建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创新产品附随扩散动因模型,揭示了企业创新产品扩散的内在规律,为企业制定扩散战略和政府发挥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谊鹃
文章运用基于Agent建模的方法(ABMs),将单个家庭作为Agent,考虑家庭消费者采纳节能产品之后对节能产品的后评估继而对其朋友圈的其他成员的决策产生影响,对家庭节能产品消费行为进行仿真研究。研究发现:针对自我信任系数较高的消费者群体,采用夸大宣传策略可以获得较高的市场渗透率;针对自我信任系数较低的消费者群体,采用保守宣传策略可以获得较高的市场渗透率;据实宣传策略是一种中间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彦辉 董景荣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研究者对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文献只对单个产品的扩散进行了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两个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扩散问题的文献,并结合经济系统中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竞争创新 扩散 动力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鸿广
文章建立了创新产品和传统产品的制造企业之间的Cournot博弈模型、政府与企业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采用最优控制法和博弈分析工具,研究了在创新产品和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政府如何对购买创新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补贴,才能促进资源节约或环境友好型创新产品的市场扩散。
关键词:
最优控制法 创新产品 价格补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琳 应洪斌
文章应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基于无标度网络结构研究了网络效应和口碑效应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并分析了网络效应与产品复杂性对新产品扩散的交互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全局网络效应和产品复杂性对新产品的扩散规模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全局网络效应和产品复杂性对新产品的扩散速度具有微弱的交互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吴健中 张志强
早在1925年,美国生物学家R.Peal观察到一些生物增长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增长模式(现称作S型增长模式),即在起始阶段由于某些障碍的存在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旦克服了这些障碍,增长便迅速加快,但增长到接近某个饱和点时,开始下降。大量经验事实表明,S型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君 李一玮 赵青
本文在参考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提下,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个体创新性出发,结合产品认知度和感知风险,研究这三个变量影响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路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构建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选择产生影响,三者之间也相互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