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8)
2023(10190)
2022(8377)
2021(7911)
2020(6714)
2019(14607)
2018(14071)
2017(27410)
2016(14098)
2015(15355)
2014(14855)
2013(14444)
2012(13195)
2011(11835)
2010(12097)
2009(11823)
2008(10978)
2007(10090)
2006(8814)
2005(8238)
作者
(38929)
(32244)
(31777)
(30327)
(20576)
(15422)
(14578)
(12358)
(12206)
(11654)
(11033)
(10962)
(10276)
(10260)
(10254)
(10134)
(9524)
(9378)
(9151)
(8900)
(7937)
(7833)
(7549)
(7350)
(7340)
(7312)
(7226)
(7022)
(6473)
(6317)
学科
(50006)
(47865)
经济(47815)
管理(44432)
(42475)
企业(42475)
(34478)
银行(34333)
(32737)
(30766)
金融(30766)
中国(22936)
方法(22088)
(21641)
数学(18961)
数学方法(18772)
(17263)
技术(16381)
(12705)
财务(12679)
业经(12665)
财务管理(12655)
业务(12628)
(12579)
制度(12574)
企业财务(12223)
技术管理(12035)
中国金融(11982)
(11590)
(11014)
机构
大学(187073)
学院(186982)
(78383)
经济(76611)
管理(74022)
中国(62604)
理学(62241)
理学院(61632)
管理学(60703)
管理学院(60331)
研究(59518)
(42383)
(38493)
科学(33876)
财经(33099)
(32567)
中心(31863)
银行(31235)
(30122)
(29316)
(29116)
(28994)
(28639)
(27497)
金融(27020)
研究所(25815)
经济学(25512)
财经大学(25282)
(24880)
业大(24715)
基金
项目(123044)
科学(98497)
基金(91327)
研究(89284)
(78895)
国家(78215)
科学基金(68874)
社会(58588)
社会科(55785)
社会科学(55771)
(48827)
基金项目(47896)
自然(44650)
自然科(43759)
自然科学(43748)
自然科学基金(43064)
教育(40592)
(40489)
资助(37268)
编号(33819)
(32325)
创新(29229)
重点(27770)
成果(27226)
(26848)
(25774)
国家社会(24652)
(24513)
课题(23994)
教育部(23673)
期刊
(80983)
经济(80983)
研究(62710)
(52473)
金融(52473)
中国(41725)
(33578)
管理(30315)
学报(26992)
(25771)
科学(25546)
大学(21132)
学学(20191)
财经(17022)
教育(16871)
技术(16257)
农业(14829)
(14394)
经济研究(13550)
业经(11891)
理论(10778)
科技(10407)
技术经济(9846)
实践(9823)
(9823)
问题(9298)
(8908)
财会(8866)
现代(8511)
(8387)
共检索到300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文洋  卢翠平  唐绅峰  
文章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剔出风险分散效应的Wagner两部门简化模型,试图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关系,即适度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而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较小规模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对金融创新更加敏感,但较大规模的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时可接受的金融创新区间大于较小规模银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满足资产配置效应假说,二者间的关系取决于金融创新资产与其他风险资产的相对规模效应。只有适度的相对规模效应才能有效减少系统性风险,一旦这种相对规模效应过高,金融创新就会成为一种新的风险源,从而增加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管衍锋  
为深入研究资本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敏感性,并针对不同微观特征的银行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21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6—2016年微观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显著相关,资本充足率越高,信贷风险越低,但是非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相关性在统计上不显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显著相关,但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在统计上不显著。由于银行异质性,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敏感性存在差异。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本约束对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为政策当局协调好资本监管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萍  
本文利用2007—2018年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财务数据和基于尾部依赖度量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经济上行时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在经济下行时期会增加系统性风险;第二,按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来看,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衍生金融负债业务、理财及代理业务创新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衍生金融资产业务和信贷业务创新会降低系统性风险。本文对实证结果提供了可能的经济学解释,并基于实证结果及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喆  雷汉云  李艳艳  丁志勇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的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对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越大的银行在资管新规实施后其系统性风险降低越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控制、高存贷比的银行受资管新规政策影响更大,系统性风险下降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路径可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欣  徐惟  
银行去杠杆过程中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同业市场,从而鼓励同业投资业务的创新,改变同业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因此,在分析银行去杠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同业业务创新和流动性的市场调节能力。据此,以同业业务创新和银行流动性为调节变量,构建16家上市银行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含三向交叉项的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杠杆与系统性风险正相关,同业创新能力越强且流动性越低的银行执行去杠杆政策的效果越好,同业创新能力较弱或者流动性较高的银行执行该政策的效果较差,且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利用2008-2018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基于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创新对系统性风险具有倒U型非线性影响,银行创新水平存在临界值,小于临界值水平的银行创新会激增系统性风险,而现阶段样本银行创新水平均已突破临界值,当前银行创新有助于抵御系统性风险。另外,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非国有银行、小型银行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风险会加剧早期银行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正向影响;长期来看,银行创新对系统性风险或呈现N型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肖飞  徐龙炳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航油、中石化衍生品交易巨亏,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成为必然。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规模和比例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初衷为对冲风险,契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但由于其交易规则具有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实施效果亟待检验。本文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视角,探索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包括外汇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情境依赖,作用发挥呈现异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股市处于熊市时,金融衍生工具均加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前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当处于牛市时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高、机构持股比例高时,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检验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新解释,也为未来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生全  
立足于当前教育领域对和谐主题的关注和讨论现状,对和谐主题进入教育的可接受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就和谐作为"外来"教育话题而言,是可以接受而且应被接受的;就和谐作为社会主题而言,无法从和谐思想本身的传承出发证明其当下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惟有从反向路径即从当前我国社会秩序生产的现实需要角度,方能证明和谐作为社会主题的可接受性;同样,虽然无法从和谐思想以及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与教育变迁过程来寻找和谐主题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却能从反向路径及和谐主题对教育发展可能具有的多重意义角度推导出和谐作为教育主题本身所具有的可接受性。同时还对和谐思维用于教育的有限性作了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立君,杨晓波,袁惠,周莉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采用最广泛的终止早孕方法是负压吸宫术。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约有四五千万人,我国每年约有一千万人次使用此种方法,可以肯定地说,负压吸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然而,其伴随发生的并发症和副反应又使一些对吸宫有困难和有危险的对象很难接受。因而,近几年来,作为非手术性药物终止早孕方法应运而生,并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吸引力。本文就近年来接纳的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的患者对其价格的可接受性进行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剑平  潘清华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两种翻译策略。如何避免异化过度,是学者们关心的话题。从译文可接受性的概念入手,对异化和伪异化进行界定,认为异化是可接受的,而伪异化是不可接受的。通过深入分析评判异化译文可接受性的主要参考因素:读者对象、文化因素和可理解性,得出如下结论:异化译文的可接受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具有动态性特点,会因人因时而异。研究异化译文可接受性可为异化翻译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明   刘璐   陈方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双支柱”调控框架逐渐成为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示剂,防范银行风险溢出已成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但“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基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该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银行特征来看,“双支柱”调控对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盈利水平较低的银行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从经济周期来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因经济周期具有明显不对称性,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明显高于上行期;从宏观政策工具类别来看,各类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结果不同,使用信贷类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得“双支柱”调控的风险抑制作用失效。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的异质性视角,为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协调搭配并实现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子顺   郑荣年   项后军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探究流动性创造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创造流向房地产行业增加了银行系统性风险,流向实体经济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流动性创造的影子银行参与,研究进一步发现,影子银行流动性创造增加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而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能引导流动性流向实体经济,从而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孟飞  罗小伟  
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际预期损失MES测度系统性风险,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基于2011~2019年我国33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种方法对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2)从作用机制来看,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银行机构间的风险传染效应会增强,进而加剧系统性风险;(3)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相对而言,金融科技对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程度高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程度较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代军勋  海米提·瓦哈甫  
由于银行特质性的差异,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性不一样,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随着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建立和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也会发生调整,从而有可能加剧银行特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大背景,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将货币政策信号、银行特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状态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选取更具现实性的风险承担指标,对不同货币政策信号下我国银行业的不同风险承担状态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信号对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不同风险承担的影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性大相径庭。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