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9)
2023(6464)
2022(5229)
2021(4848)
2020(4001)
2019(8672)
2018(8264)
2017(15604)
2016(7576)
2015(8215)
2014(7457)
2013(7096)
2012(6307)
2011(5570)
2010(5936)
2009(5975)
2008(4778)
2007(4427)
2006(3910)
2005(3494)
作者
(18495)
(15278)
(14949)
(14155)
(9643)
(7180)
(6672)
(5881)
(5624)
(5327)
(5113)
(5089)
(4861)
(4806)
(4764)
(4505)
(4413)
(4357)
(4322)
(3966)
(3738)
(3508)
(3501)
(3478)
(3428)
(3373)
(3357)
(3307)
(3065)
(2982)
学科
(31347)
(28847)
企业(28847)
管理(28049)
(25830)
经济(25809)
(24609)
金融(24609)
(21772)
银行(21767)
(21232)
中国(16460)
技术(14222)
技术管理(11439)
中国金融(10932)
(10070)
(9871)
业经(8904)
方法(8681)
地方(8065)
(7275)
财务(7261)
财务管理(7251)
数学(7075)
数学方法(7022)
企业财务(7012)
(6952)
理论(6221)
(6131)
产业(5737)
机构
学院(95841)
大学(93451)
(43801)
经济(42957)
管理(39836)
理学(33968)
理学院(33692)
管理学(33370)
管理学院(33171)
中国(30596)
研究(29117)
(21886)
(18022)
财经(16920)
中心(16328)
(15885)
(15606)
(15356)
银行(15339)
金融(15289)
(14773)
(14353)
经济学(14235)
科学(14136)
经济学院(12826)
财经大学(12793)
(12650)
人民(12614)
(12503)
商学(12249)
基金
项目(63314)
科学(52059)
研究(50688)
基金(46099)
(38429)
国家(38050)
科学基金(34753)
社会(34353)
社会科(32854)
社会科学(32848)
(26908)
基金项目(24427)
教育(22613)
(21303)
(20968)
自然(20063)
自然科(19723)
自然科学(19721)
编号(19661)
自然科学基金(19437)
创新(18716)
资助(16974)
成果(15687)
(14724)
国家社会(14520)
重点(14234)
课题(14084)
(14030)
(13993)
(13814)
期刊
(46888)
经济(46888)
研究(32218)
(27585)
金融(27585)
中国(23472)
管理(18192)
(17250)
教育(11722)
科学(10397)
(9634)
技术(9299)
学报(8912)
财经(8557)
经济研究(8029)
大学(7893)
业经(7773)
(7386)
学学(7381)
科技(7266)
技术经济(5923)
农业(5470)
(5217)
论坛(5217)
理论(5187)
中国金融(5090)
问题(5046)
(4805)
现代(4687)
商业(4662)
共检索到155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喻平  
摘要: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就是一个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的过程。广义的金融创新是对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金融工具创新。而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对货币化的影响和信用化的影响的两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要求金融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开放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菊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金融发展适度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晓虹  王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彪  
金融创新下的央行金融监管之深化章彪随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银行制度的确立,市场金融正赋予央行金融监管全新的内容。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金融业改革步伐普遍加快和方兴未艾的金融创新对原有金融管理体制冲击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如何调整监管方略、设计监管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清波  
近年来,有关互联网金融话题的讨论与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但其概念尚未确切定义,一些新鲜经验尚未固化形成范式,开创性的实践步伐走向何方,未来的探索触角往何处深化,目前难以定论但值得期待。在互联网金融深化、嬗变的全新视野下,作为引领金融业改革发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监管部门,应积极适应、主动作为,使互联网金融每深化一步,监管法规体系构建和监管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监管主体明确化、建立动态监管体制、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为改进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志强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本文构建了金融发展、研发创新与区域技术深化的实证研究框架,以面板协整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空间误差修正模型(SpECM)和面板动态最小二乘回归(DOLS)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的区域创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具有显著的研发创新效应,但区域差异显著,西部地区省份相对滞后,分产业的金融发展效率的区域创新效应也与中、东部省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空间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的效率与规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以金融发展促进中西部省份服务业的产业技术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区际及国际贸易联系、促进省份层面技术引进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晓珠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金融深化、自主创新与经济均衡发展纳入统一框架,旨在厘清三者本质关系与内在逻辑。结果得出: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存有非线性U型作用,且呈现地区异质性特征。机制解析显示,自主创新可经由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两大重要渠道,提升经济均衡发展水平。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伴随着金融深化程度加深,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积极作用逐渐强化,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均衡发展过程中,金融深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注重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稳态强化金融深化程度,进一步发挥金融驱动创新作用,助推经济均衡化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林汉  田卫民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的2004~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空间区域联动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外商投资监管以及政府部门责任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明祥  
现代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商业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本文回顾了工商银行及广东省分行经营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经验体会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加快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作了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引擎的重点打造、增长动力的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的战略实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在服务对象上,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双创"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良好态势发展。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业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其它金融活动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活动。金融创新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获取更大利润,除此之外,主要还有三个因素:(1)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加剧和利率的上升且多变;(2)金融管制;(3)电子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和全球性现代化通讯网络的建立。市场的剧烈变动削弱了金融业的赢利能力,而政府对金融业的严格管理又使得金融企业无法采取一些灵活措施以应付市场变化。于是,一些旨在躲避管制、增强获利能力的创新活动不断涌现。60年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麒   张向菁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营销有望成为金融业的新一轮“焦点”和“主题” 这首先是金融业市场化的需要。伴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金融体制也必然面临改革,银行的角色将从国家财政的会计和出纳向“金融百货公司”,甚至“金融超市”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这种角色的顺利转变需要金融创新与金融营销。 这是金融业在日趋市场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电子联行推广、利差不断缩小、客户投资多样化及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加剧,致使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日益变窄。所以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强化市场营销观念,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