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3)
- 2023(15042)
- 2022(12829)
- 2021(11760)
- 2020(10026)
- 2019(22704)
- 2018(22417)
- 2017(42986)
- 2016(22941)
- 2015(25803)
- 2014(25403)
- 2013(24861)
- 2012(22990)
- 2011(20729)
- 2010(21144)
- 2009(20240)
- 2008(19533)
- 2007(17973)
- 2006(15436)
- 2005(13798)
- 学科
- 济(90936)
- 经济(90840)
- 业(72886)
- 管理(70974)
- 企(60354)
- 企业(60354)
- 方法(43999)
- 数学(38760)
- 数学方法(38426)
- 中国(31235)
- 融(29625)
- 金融(29623)
- 银(28662)
- 银行(28632)
- 财(28383)
- 行(27478)
- 农(24742)
- 制(22340)
- 业经(20868)
- 技术(19500)
- 务(19293)
- 财务(19255)
- 财务管理(19202)
- 地方(18985)
- 企业财务(18230)
- 贸(18144)
- 贸易(18130)
- 易(17621)
- 农业(16645)
- 理论(16500)
- 机构
- 学院(320558)
- 大学(317751)
- 济(132663)
- 经济(129774)
- 管理(124657)
- 理学(106259)
- 理学院(105226)
- 管理学(103576)
- 管理学院(102973)
- 研究(98775)
- 中国(86232)
- 财(66516)
- 京(64694)
- 科学(57192)
- 财经(52350)
- 江(49948)
- 中心(49832)
- 所(48476)
- 农(48281)
- 经(47352)
- 研究所(43260)
- 业大(43161)
- 经济学(41855)
- 北京(40696)
- 州(40574)
- 财经大学(38912)
- 范(38910)
- 师范(38516)
- 经济学院(38091)
- 农业(37788)
- 基金
- 项目(205766)
- 科学(162521)
- 研究(154937)
- 基金(148541)
- 家(126731)
- 国家(125599)
- 科学基金(109305)
- 社会(98763)
- 社会科(93740)
- 社会科学(93718)
- 省(82429)
- 基金项目(78058)
- 教育(72651)
- 自然(68636)
- 划(67820)
- 自然科(67109)
- 自然科学(67092)
- 自然科学基金(65957)
- 编号(64278)
- 资助(61074)
- 成果(52359)
- 创(47897)
- 重点(46091)
- 部(45811)
- 课题(44367)
- 发(44066)
- 创新(43993)
- 国家社会(40510)
- 教育部(40223)
- 性(39986)
- 期刊
- 济(144200)
- 经济(144200)
- 研究(97218)
- 中国(66015)
- 财(53974)
- 融(48932)
- 金融(48932)
- 管理(45571)
- 学报(44068)
- 农(43642)
- 科学(40848)
- 教育(36040)
- 大学(33878)
- 学学(31788)
- 技术(29051)
- 农业(28111)
- 财经(26471)
- 业经(24552)
- 经济研究(23577)
- 经(22569)
- 问题(18282)
- 技术经济(16945)
- 理论(16368)
- 贸(15891)
- 商业(15660)
- 业(15563)
- 统计(15313)
- 财会(15212)
- 策(14989)
- 实践(14884)
共检索到486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希
保证保险为一种新型的保险类型,保证保险的定性、法律属性有担保说、保险说、混合说三种不同认识。司法实务中,不同法院对保证保险认定不同。创新型保证保险分为投保人集合型和资金集合型。创新型保证保险存在高赔付及其他投保人利益损害的风险,保险公司应加强承保审核、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保险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保证保险的监管及行业立法。
关键词:
融资 保证 保险 规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峰
保证保险发生纠纷时,其法律性质问题直接决定了法律的适用及判决结果。国内外学术界与实务界关于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有着不同的学说。但总的来看,保证保险属于一种具有担保作用的保险,也是以保险形式提供的担保,是保险公司在其经营范围内,以合法形式运营的一种以"为债务人提供保证"为内容的保险险种。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须依具体合同的约定具体判断。
关键词:
保证保险 保证担保 法律性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自力
围绕保证保险的法律属性,国内存在保证说、保险说及二元说之争论。相关争论的实质源于人们对保险与担保两种法律制度间基本功能差异的模糊认识,以及对保证保险行为无因性特征的忽视。保险的基本功能是分散与转移风险,担保的基本功能是为债权提供保障,二者侧重明显不同。保证保险是一种带有担保性质的保险,分散与转移风险是其首要功能和特征。保证保险合同与其基础合同间是彼此独立的关系,该独立性源自于商事交易本身对效率、安全和便捷的内在追求。当保证保险合同与其基础合同间存在冲突时法院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特别约定。保险人承担保证责任与保险责任之间的冲突并不能否定保证保险的保险属性。
关键词:
保证保险 担保 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文富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列入党章,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保险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生产和安定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因此,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英
文章介绍了中国早期五部带有保险内容的法律,简要分析了其内容,并指出清政府以至近代历届政府都试图对保险业进行规范和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皆归于无效。
关键词:
保险法 保险业法 保险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明革
在商业保险理论与实务中,往往较多地关注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时间,对于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则重视不够。然而,由于保险合同成立、生效时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并不完全重合,保险责任究竟从何时开始,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产生纠纷。新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责任的规定过于简单,对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在保险责任开始时间的认定上,应具体规定认定标准的种类,并将各标准按效力排序,为司法实践提供较具体的指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鲍静海 贾莹
新《保险法》财产保险业务中新增加了"保证保险",然而并没有对保证保险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及合同相关内容做明确规定。因此,正确认知保证保险与普通财产保险的区别,把握保证保险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防范保证风险应从完善保证保险立法和监管制度、提高保险公司对保证保险的专业管理操作能力、创新相关产品、加强银保合作和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落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显志
国际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周显志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工作环境和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许多国家都在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情国力等状况,对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进行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和平 潘艳红
存款保险公司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际执行机构,其组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存款保险计划能否得以实现。由于存款保险体制的不同,存款保险公司有着不同的设置模式,并且不论在何种模式下存款保险公司都会受到多种消极因素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寻求优化的设计方案。并且,探讨存款保险公司建构的法律需求有利于公司运行与治理的法治化。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公司 建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阎语
依照普惠保险在理念、形式和主体及关系层面的新诉求,普惠保险的创新实践可整合为三种类型:作为普惠观念融入固有内容的保险简化实践,促进社会福利多元供给的团体保单实践,基于社会现代化治理观念的公私合作实践。即便普惠保险的创新实践纷繁复杂,其仍难脱离商业保险的本质,普惠保险的规范体系架构因而并无必要“推倒重来”。在原则层面,应结合普惠保险有关规模发展的新诉求,并顾及该保险的弱格式性,有针对性地对保险利益原则的传统内涵及类型予以逐步扩充;适当调试诚实信用原则,以实现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履行方式、投保人合同解除权限制及“个别协商”条款效力认定的革新。在规范层面,应着重回应普惠保险有关公私协同的新诉求,以促进有益于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治理新范式为主线,围绕协同激励改良保险代理人资质、保险组织主体及其主导形成的协同关系相关规范;并区分公私合作的不同阶段,拓补保险法行为与责任架构,在兼顾普惠保险特殊性的基础上向保险法回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阎建军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保险法》,首次增加了"保险行业协会"条款。本文首先阐述了上述立法规定的背景和意义,并解释了行业协会作为自律性组织而存在的经济原因,新《保险法》中没有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本文区分了其一般性职能和特殊职能,探讨了国际上关于保险行业协会职能的立法及实践,最后针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履行职能时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立法建议。
关键词:
保险行业协会 保险法 反垄断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琴
新《保险法》关于理赔程序和时限的法律规制,体现了公平理赔、尽速理赔的价值目标,对解决理赔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与保险理赔实践不够契合、法律责任设置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分析新《保险法》理赔程序与时限的相关规定入手,将其与保险理赔实践进行对比,并研究违反程序与时限的法律后果,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增强法律的执行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理赔程序 时限 法律规制 《保险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刚
"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的方向习近平主席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要求以高质量的金融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项目越来越多,金融创新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一带一路"建设是法治之路,应当以法治思维作为金融创新的根本性保障。在"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实践中,既要在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规定层面进行对接,又要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法律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卓武扬 张小南
金融创新风险理应从法律责任角度加以控制,从追责模式、责任形式和责任主体等方面加以完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之间应当在法律责任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既防范和控制风险,又鼓励和促进创新。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风险 法律责任 法律平衡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李璐玮
通过分析由金融创新引发的问题,结合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为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应加强对金融创新方向的正确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建立风险隔离,提高各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我国金融创新要解放思想,加快金融业的改革,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需要同步提高。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