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6)
- 2023(7556)
- 2022(6178)
- 2021(5702)
- 2020(4858)
- 2019(10627)
- 2018(10103)
- 2017(19723)
- 2016(9665)
- 2015(10440)
- 2014(9607)
- 2013(9464)
- 2012(8651)
- 2011(7593)
- 2010(8173)
- 2009(8175)
- 2008(6928)
- 2007(6357)
- 2006(5603)
- 2005(5074)
- 学科
- 业(40086)
- 济(37073)
- 经济(37041)
- 企(36874)
- 企业(36874)
- 管理(36500)
- 融(26084)
- 金融(26084)
- 银(22932)
- 银行(22926)
- 行(22289)
- 中国(17587)
- 方法(15186)
- 技术(15025)
- 财(14415)
- 数学(12870)
- 数学方法(12785)
- 技术管理(11797)
- 制(11369)
- 务(11076)
- 财务(11062)
- 财务管理(11053)
- 中国金融(11052)
- 企业财务(10764)
- 业经(10443)
- 地方(8802)
- 农(8310)
- 理论(7585)
- 体(6949)
- 贸(6477)
- 机构
- 学院(128655)
- 大学(127625)
- 济(59265)
- 经济(58153)
- 管理(54429)
- 理学(46835)
- 理学院(46480)
- 管理学(45963)
- 管理学院(45714)
- 中国(38375)
- 研究(38216)
- 财(29568)
- 京(24534)
- 财经(23369)
- 经(21237)
- 中心(20810)
- 融(18952)
- 江(18902)
- 经济学(18787)
- 金融(18575)
- 银(18445)
- 科学(18222)
- 银行(17814)
- 财经大学(17660)
- 商学(17123)
- 经济学院(16964)
- 商学院(16961)
- 所(16849)
- 行(16730)
- 州(16137)
- 基金
- 项目(83636)
- 科学(68641)
- 研究(64525)
- 基金(62485)
- 家(52266)
- 国家(51778)
- 科学基金(47139)
- 社会(43992)
- 社会科(42069)
- 社会科学(42060)
- 省(33705)
- 基金项目(33130)
- 教育(29377)
- 自然(28773)
- 自然科(28279)
- 自然科学(28275)
- 自然科学基金(27835)
- 划(26694)
- 创(24970)
- 编号(24877)
- 资助(24347)
- 创新(22144)
- 成果(19659)
- 部(18513)
- 国家社会(18474)
- 重点(18324)
- 发(17941)
- 制(17716)
- 业(17329)
- 课题(17224)
共检索到203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菁 王玉
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改变逃离市场的策略或者至少避免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菁 王玉
从1970年的商业票据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因金融创新的复杂性诱发投资者逃离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事件,而危机的最终化解多借助于央行的危机救助。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来
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承担社会责任会减损经济收益、违反受托人信义义务这一传统理论的反驳,文章论证了"社会责任型投资"在总体效益上是有益的,各实施途径也符合谨慎投资义务与忠实义务的要求。通过对受益人利益的全新界定以及受托人信义义务的全新注解,文章澄清了"社会责任型投资"尽管在短期经济回报上有所减少,但却能实现信托文书特别指示的环境、伦理或社会等非经济利益,这符合受益人的最佳利益。通过对"社会责任型投资"决策下机构投资者义务履行条件及其立法改革的探讨,文章证实了鼓励"社会责任型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股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喜民
一、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途径机构投资者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大量的持股份额,改变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的情形,促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向适度集中。在这种股权适度集中的公司治理模式中,机构投资者既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新春 肖宵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发达经济体进行"逆向"投资,这一现象对主流国际商务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借助制度逃离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制度因素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基于当前中国转型时期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不仅正式制度会影响企业OFDI,关系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也是影响企业进行OFDI的重要动因。除了制度方面的动因因素,本文同时将企业创新能力作为OFDI的动力因素纳入模型中。运用中国创业板民营企业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1)同正式制度一样,非正式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春蕾
2017年以来,中美两国央行皆有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或计划,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会引起市场关于流动性扩张与收缩的猜测,各界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关注度上升。影响中国与美国央行"缩表"的因素并不相同,但均与金融危机后央行较多使用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使用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相互关联并且互为印证。结合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运用,以及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工具致使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张,如今的"缩表"计划可视为对量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资产定价中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心理偏差是内部原因,行为偏差是外在表现。提高投资者素质,优化外部环境,能够降低投资行为非理性心里偏差,减小价格震荡。
关键词:
心理偏差 行为偏差 资产价格 投资偏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东
截至2010年年中,纵观奥巴马政府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各类改革措施,可以断言,其在投资者保护议题方面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2009年注定是美国证券市场不平凡的一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欣荣
机构投资者在对政府政策深入理解、对经济学家思想批判吸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投资决策影响个人投资者的信心、社会情绪、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而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和决策。本文详细评述了目前国际资本市场中较有代表性的机构投资者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趋势的最新看法,综合比较出一些共性的观点,也得到了与其他参与者不完全相同的认识。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与金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敏 郭厦
早期的危机传染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对危机传染的影响,但却无法解释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联系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金融危机传染理论从危机冲击对投资者理性预期和资产组合调整影响的角度,对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途径和渠道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投资者羊群效应、财富效应、资产分散下的投资者自我实现和注意力配置效应等四个危机传染渠道。本文对四个传染渠道的代表性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理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 理性预期 金融危机 传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过去30年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近期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在不断地救市和救助金融机构呢?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是极其脆弱的。研究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则是金融研究的皇冠。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干预资本市场和救助金融机构,并在2015年的权益市场动荡中达到了前所未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曜
读史使人睿智。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回顾百年风云长卷令人浮思万千。思考历史,会使人于未来行动时变得更加聪明。 1997年发难于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海慧 叶明
本文分析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金融创新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指出了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造成的困难。提出金融危机后金融审计作为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估、改革金融审计方法等保障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金融审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明辉 何敬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由美国次级债所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被认为是华尔街的翅膀扇起了这场袭向全球的金融海啸—蝴蝶效应。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曾被冠以金融创新美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晓明
从个人金融的概念界定和服务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指出:事实上,就服务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个人金融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且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要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开拓市场,则需要改变观经营念,在道德风险防范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机构的创新等方面付出努力。
关键词:
个人金融 服务创新 营销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