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69)
- 2023(19717)
- 2022(16868)
- 2021(15480)
- 2020(13100)
- 2019(29781)
- 2018(29218)
- 2017(56330)
- 2016(29874)
- 2015(33274)
- 2014(32701)
- 2013(32176)
- 2012(29445)
- 2011(26464)
- 2010(26689)
- 2009(24829)
- 2008(23100)
- 2007(20342)
- 2006(18018)
- 2005(15855)
- 学科
- 济(135700)
- 经济(135578)
- 管理(89259)
- 业(86420)
- 企(72342)
- 企业(72342)
- 方法(58155)
- 数学(50917)
- 数学方法(50292)
- 中国(36440)
- 农(32377)
- 财(32040)
- 地方(30616)
- 业经(29132)
- 融(29069)
- 金融(29066)
- 银(27405)
- 银行(27359)
- 行(26272)
- 学(25628)
- 技术(24332)
- 制(24325)
- 农业(22811)
- 贸(21510)
- 贸易(21491)
- 理论(21030)
- 易(20776)
- 务(20724)
- 财务(20646)
- 财务管理(20604)
- 机构
- 大学(417994)
- 学院(417252)
- 济(178023)
- 经济(174462)
- 管理(166949)
- 理学(144734)
- 理学院(143207)
- 管理学(140710)
- 管理学院(139957)
- 研究(138751)
- 中国(108392)
- 京(87580)
- 科学(82362)
- 财(80166)
- 所(67643)
- 中心(64892)
- 财经(64692)
- 农(61822)
- 研究所(61427)
- 江(60356)
- 业大(58987)
- 经(58892)
- 经济学(55269)
- 北京(55051)
- 范(53020)
- 师范(52535)
- 院(50483)
- 经济学院(49724)
- 州(49268)
- 财经大学(48272)
- 基金
- 项目(285940)
- 科学(226536)
- 研究(210242)
- 基金(208926)
- 家(181128)
- 国家(179647)
- 科学基金(156224)
- 社会(135238)
- 社会科(128477)
- 社会科学(128444)
- 省(111199)
- 基金项目(110253)
- 自然(100268)
- 自然科(98031)
- 自然科学(98012)
- 教育(96634)
- 自然科学基金(96279)
- 划(92759)
- 资助(86124)
- 编号(84880)
- 成果(67662)
- 重点(63810)
- 部(63107)
- 创(62192)
- 发(61256)
- 课题(57916)
- 创新(57610)
- 国家社会(56558)
- 教育部(54961)
- 科研(54257)
- 期刊
- 济(192153)
- 经济(192153)
- 研究(125061)
- 中国(79806)
- 管理(63151)
- 财(61447)
- 学报(61101)
- 科学(57613)
- 农(54939)
- 大学(47562)
- 融(46725)
- 金融(46725)
- 学学(44941)
- 教育(43816)
- 技术(39724)
- 农业(37476)
- 经济研究(32302)
- 财经(32179)
- 业经(29502)
- 经(27644)
- 问题(24070)
- 技术经济(22602)
- 统计(20868)
- 科技(20538)
- 图书(20296)
- 理论(20065)
- 业(19660)
- 策(19438)
- 商业(18407)
- 现代(18303)
共检索到61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力 朱国龙 魏奇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2个市、县(市、区)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嵌合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但正向促进效应较弱。据此,应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多元融资渠道的有效形成、金融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对策,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红 温军 张森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是当前陕西经济增长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选取2007—2016年间陕西10市1区的面板数据,检视了金融创新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金融创新对陕西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控制技术创新的影响之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是稳健的;技术创新投入或产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影响;受限于主客观条件,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嵌合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静 苏慧
文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创新为研究主题,分析了成渝地区当前产业协作发展的现状,发现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关系松散,产业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区域内发展差距大、区域间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从转变体制机制、实现群地联动、合理配置资源和建立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出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开元 孙翊 戴特奇
该文通过深入探讨成渝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的关键需求,剖析目前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短板与不足,认为当前成渝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相对匮乏、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创新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程度不高等短板,研究提出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区、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科创大走廊等举措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并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渝经济圈 区域创新 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潇 张龙鹏
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跨域合作创新的驱动逻辑对成渝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自我完善与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经验价值。本研究在描述和识别成渝地区优质跨域合作创新整体格局与关键参与者的基础上,梳理成渝地区优质跨域合作创新的驱动逻辑。研究发现:合作主体围绕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资源,在知识邻近、技术邻近这两个核心因素以及地理邻近、制度邻近这两个调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通过跨组织合作模式促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跨域合作创新。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融入国家创新大循环以及构建优质创新成果生成的生产网、支持网和保障网共4个方面提出研究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晨 罗强胜 黄俊 睢大亮 肖子涵
基于国家“双循环”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科技创新与合作将成为成渝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力。以成渝地区各级人民政府网站上的科技创新相关文本作为数据,基于社会网络与LDA主题模型对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还较为薄弱;政、产、学、研等主体间的科技创新合作还不够紧密,更多是集中于政、学、研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产业的合作参与还较为缺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富纪
文章研究了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在于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成功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文章还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并基于2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进一步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创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燕坤 王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高度重视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瓶颈制约及其体制障碍。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政府、市场和社会都应作为区域治理主体参与其中,交通、产业、环保、民生和公共安全是区域治理的重点领域,应形成涵盖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治理主体和交通、产业、环保、民生、公共安全五个重点领域的区域治理体系。从三个治理主体和五个重点领域入手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和消除"痛点",从而实现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社会更有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柯言 陈海鹏 沈倩岭
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成渝地区2007—2020年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成渝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这一影响部分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实现。研究结论为成渝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韩腾飞
基于基础创新和协同创新两个维度构建考察城市协同创新综合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实现量化数据和关系数据的结合,并从空间维度直观地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空间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时空演化。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处于探索追赶阶段,协同创新水平不均衡;整体网络联系尚不稳定,协同创新联系强度断层现象严重,各节点的协同创新自主性较为均衡,但成渝双核的“控制力”和“桥梁”作用过强;凝聚子群重构优化形成“成都—荣昌—永川—重庆主城”的协同创新主轴,但存在邻近“抱团”情况,行政壁垒尚未完全破除,缺乏跨越地理格局和行政区划的创新凝聚子群;“接壤区洼地”“东北翼边缘地带”是成渝地区形成紧密协同创新空间联系网络需着力破除的关键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扬 李云海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私募风投(PEVC)融资额/GDP3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为门限变量且变量值超过门限值时,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加强;以PEVC融资额/GDP为门限变量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U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风险投资方向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时,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辨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