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4)
2023(16359)
2022(13694)
2021(12873)
2020(10820)
2019(25223)
2018(24699)
2017(47275)
2016(25393)
2015(29295)
2014(29331)
2013(29111)
2012(27135)
2011(24316)
2010(24874)
2009(23846)
2008(23420)
2007(21068)
2006(18712)
2005(17445)
作者
(72479)
(60565)
(60287)
(57927)
(38478)
(28918)
(27541)
(23536)
(23002)
(21735)
(20713)
(20385)
(19333)
(19252)
(19104)
(18933)
(17902)
(17793)
(17653)
(17512)
(15350)
(14733)
(14641)
(13793)
(13646)
(13617)
(13522)
(13416)
(12243)
(12046)
学科
(104568)
经济(104416)
管理(77118)
(73370)
(61116)
企业(61116)
方法(44237)
数学(37793)
数学方法(37346)
中国(36353)
(32676)
(29947)
金融(29943)
(29770)
(29400)
银行(29372)
(28351)
(28244)
业经(24578)
(22773)
贸易(22754)
(22220)
(20785)
(20353)
财务(20299)
财务管理(20245)
地方(20098)
农业(19364)
企业财务(19192)
理论(18495)
机构
大学(369745)
学院(368203)
(159323)
经济(155996)
管理(138133)
研究(126406)
理学(117230)
理学院(115912)
管理学(114109)
管理学院(113413)
中国(105444)
(79283)
(78096)
科学(72256)
(63759)
财经(61662)
中心(59898)
(57092)
研究所(56980)
(56103)
(55844)
经济学(51035)
北京(50412)
业大(48646)
(48121)
师范(47686)
经济学院(45911)
财经大学(45678)
(45084)
(44871)
基金
项目(232118)
科学(182959)
研究(174916)
基金(169051)
(145747)
国家(144531)
科学基金(123531)
社会(112507)
社会科(106674)
社会科学(106646)
(88592)
基金项目(88312)
教育(80896)
自然(76118)
(74970)
自然科(74358)
自然科学(74336)
自然科学基金(73030)
编号(71280)
资助(69444)
成果(60489)
(53222)
重点(52772)
(50304)
课题(49660)
(48932)
(47272)
国家社会(47246)
教育部(46364)
创新(45842)
期刊
(180038)
经济(180038)
研究(117059)
中国(78377)
(63832)
(53002)
学报(52670)
管理(51735)
(50265)
金融(50265)
科学(49547)
教育(41912)
大学(40861)
学学(38139)
农业(34584)
财经(31924)
技术(31245)
经济研究(29174)
业经(27671)
(27529)
问题(23866)
(21480)
国际(18853)
(18832)
理论(18280)
世界(17999)
技术经济(17823)
(16783)
图书(16011)
实践(15981)
共检索到574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全球经济重心重新东移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挑战主流经济金融学的至尊地位,使得人们对一种更具解释力的分析范式充满期待。主流学者凭借"无机"哲学观,固执地捍卫着单凭市场之力便可达成均衡的理想境界。未料,货币因素从一开始就撕裂了主流框架,使得几代学者相继充当"裱糊匠",勉强维系了一个排斥货币因素的货币金融分析范式。本文试图依托全新的"有机"哲学基础,通过重新引入货币因素特别是金融权利要素构建货币金融分析的新范式。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学家来说,重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必要条件(经济崛起)正在具备,但充分条件(哲学基础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确立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其要义是重建金融学的哲学基础。本文认为,任何金融制度都具有存在的内生合理性,在考察金融制度绩效时,不能只看单个制度要素是否有效,而要看它们组合起来是否有效。与新古典金融学不同,制度金融分析认定金融制度是一个有机结构。若与特定的制度条件不相匹配,再理想的金融体系设计都难以产生良好的金融资源配置绩效。有别于新古典金融学对个体主义还原论准则的推崇,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强调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加总逻辑以及掩藏其中的"涌现"特征。制度金融分析试图用"公均衡"超越或者替代新古典金融学竭力捍卫的"私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海涛  唐莹  
市场秩序指的是市场运行中必须遵循的一切规则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告诉市场主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乃至会受到何种惩罚,从而保障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的顺利实现和市场机制的良性发挥。①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它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这个观点出发,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就是要保护市场的竞争性,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防止市场失灵。但是信息经济学指出,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竞争也是不完全的,单纯依靠竞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效率问题。因此,要完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的作用,必须引入相应的制度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德荣  陈莹盈  
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拓展完善旅游业回扣/佣金潜规则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即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切入点,结合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分析和动态平衡的横向分析,对旅游业这一潜规则进行深入的阐述与探讨。本文采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对回扣/佣金潜规则现象进行了阐释,认为产权与交易费用的界定是这一规则产生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制度均衡、囚徒困境及正式制度的监管失效是这一潜规则得以维持现状的三大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引导之道,包括产权的安排分配、引入正向的信念体系及内外部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景宇  
从比较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 ,转型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多样化的制度安排 ,促使对转型经济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用产权与制度变迁分析代替所有制分析。产权与制度变迁分析虽然有助于解释多样化的制度安排 ,但由于它是从交易关系出发强调个体与法权 ,这不符合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 ,与此相反 ,所有制分析更加注重交易关系背后的生产关系 ,注重社会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运动 ,因而对转型经济研究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永健  耿弘  孙文华  
农地城镇化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构建SCP分析范式,以产权弱化及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入手,重点分析了农地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租值的产生及利益各方为争夺土地租值所造成的制度绩效下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农地城镇化制度的变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产权弱化造成农地征收价格偏离市场价格,形成土地租值。(2)利益各方采取隐性价格机制及非价格机制对土地租值展开争夺并造成租值耗散,诱发社会矛盾。(3)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农地损失过度、社会福利损失是产权弱化背景下农地城镇化制度绩效低下的主要表现。(4)中国农地城镇化制度变迁的历程是土地产权管制不断放松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目前已展开试点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上市流转制度,在农地城镇化制度设计方面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师树兴  
价值判断和价格形成机制是金融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前景理论、噪音交易和有限套利为特征的新的金融学分析范式正在兴起,然而以行为金融学为代表的新的研究范式还处在描述性研究阶段,行为金融学在规范化的进程中可能需要借助新的工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胜利  胡美娟  
默顿运用中观理论,以科学制度为重点,对社会制度进行了另类阐释。他分析了社会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创造性地提出了潜功能的概念,并深刻地分析了社会问题是社会制度的衍生物,提出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因是越轨和失范。默顿的制度分析范式对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下四个问题阐述我们的观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范畴比较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与民间金融问题的关系;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浅化的结果;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更深层次地,我们认为:对民间金融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事实上是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个具体阐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维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7年多来,始终未能解决其个人金融服务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政策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金融"机构范式"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和新的路径选择。创新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整体思路,就是金融"功能范式"。据此思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应注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现有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社区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并在开发二级市场前提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竞争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红  
通过引入金融制度因素对Hechscher-Ohlin-Samuelson(HOS)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使得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错误的配置。因此,完善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于中国产业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极为重要。在推进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风险问题必须加以审慎的考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鹏  刘先春  
我国国家发展与国家治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理论研究中政党却被遮蔽。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之治"的理论范式可以揭示"中国之治"的独特逻辑。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之治"是以制度为承载,体现在我国国家制度的结构构成及国家治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百年大党领导的制度全景和功能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党的中央组织及其制度化运行对国家治理的整体性领导;二是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体制对重大工作的统筹领导;三是党组(党委)制度对非党组织的嵌入式领导;四是归口协调管理体制对具体治理事项的归类领导;五是纪检监察体制对监督体系的统一领导;六是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对军权的牢牢掌握;七是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对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百年大党自身的主体性塑造是决定国家治理效能的最大自变量和决定性因素,因此,要以治党带动治国、催生国家治理效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文章对法律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在当代的思想流变及其理论困境作了阐述,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从主流范式的注重对法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走向比较制度分析,而且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治理制度和合作秩序,只有如此,法律经济学才能从主流范式的封闭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走出来;最后,文章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云志  
进入新世纪,高职教育先后经历了规模发展、提升内涵与质量两个发展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变迁,高职实训基地的制度设计及运作模式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文章认为高职实训基地制度的变迁是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等五方利益主体在决策、筹资、生产管理、服务功能等方面利益博弈所产生的结果,在目前制度状况下,不断完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共同治理与利益均衡是高职实训基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胜  
作为政治学的标志性主题,制度研究在知识传统中绵亘不绝而又不断革新演进。以行为主义政治学批评者出现的国家中心范式在重新找回国家的知识进程中,为制度研究开放出了新领域和新进路。国家中心范式中的"托克维尔式进路"重点考察制度结构的作用机制,其所具有的宏观主题的中层理论、制度结构的比较分析、因果探求的历史向度等范式特征,构成了历史制度主义生发演进的直接知识渊源。该范式在具体分析中所秉持的"利益算计"和"价值规范"分析逻辑,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具有范式特质上的一致性。国家中心范式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提供了极富启发意义的知识资源,成为"重新发现制度"理论主张的践行表达,构成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确立并发展的理论基石和范式导引。从理论演进的角度分析国家中心范式中的新制度主义,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国家的组织本质和运作机制,进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研究提供重要的知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