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2)
2023(6407)
2022(4986)
2021(4705)
2020(3587)
2019(7964)
2018(7109)
2017(14072)
2016(6933)
2015(7548)
2014(7125)
2013(6846)
2012(6007)
2011(5117)
2010(5269)
2009(5282)
2008(3941)
2007(3330)
2006(2838)
2005(2598)
作者
(16214)
(13231)
(13080)
(12632)
(8275)
(6247)
(6105)
(5212)
(4950)
(4536)
(4462)
(4451)
(4208)
(4120)
(4032)
(3974)
(3938)
(3826)
(3719)
(3547)
(3156)
(3121)
(3092)
(3062)
(2926)
(2878)
(2777)
(2740)
(2737)
(2706)
学科
(24582)
金融(24582)
(23750)
经济(23725)
(21675)
银行(21675)
(21085)
管理(21038)
(20814)
(18132)
企业(18132)
中国(15984)
(12297)
中国金融(10909)
(9925)
地方(8397)
方法(8336)
业经(7693)
(7632)
财务(7620)
财务管理(7603)
企业财务(7332)
(7201)
数学(7091)
数学方法(7046)
(6431)
体制(5718)
农业(5369)
理论(5026)
制度(4946)
机构
学院(87000)
大学(85462)
(39827)
经济(39065)
管理(33368)
理学(28879)
理学院(28633)
中国(28409)
管理学(28333)
管理学院(28170)
研究(26126)
(22432)
财经(17602)
(16136)
(15852)
(15827)
(15692)
中心(15529)
金融(15524)
银行(15363)
(14402)
经济学(14373)
财经大学(13525)
经济学院(13235)
人民(12995)
国人(11990)
科学(11990)
中国人(11929)
中国人民(11845)
(11743)
基金
项目(60037)
研究(48928)
科学(48688)
基金(44807)
(37181)
国家(36821)
社会(33756)
科学基金(32971)
社会科(32254)
社会科学(32248)
基金项目(23337)
(23218)
教育(21729)
编号(19640)
(18880)
自然(18017)
自然科(17644)
自然科学(17642)
自然科学基金(17339)
资助(16712)
成果(16212)
国家社会(14914)
(14071)
(14050)
(13772)
(13620)
重点(13561)
(13528)
课题(13177)
创新(13026)
期刊
(39989)
经济(39989)
研究(29108)
(27380)
金融(27380)
(18081)
中国(16582)
管理(11629)
学报(9399)
(9333)
财经(9219)
科学(9035)
教育(8454)
大学(8240)
学学(7928)
(7906)
经济研究(7349)
业经(6634)
技术(5764)
农业(5304)
问题(5024)
理论(5000)
中国金融(4768)
财会(4594)
实践(4477)
(4477)
(4058)
现代(3991)
国际(3959)
商业(3908)
共检索到13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勇  李良松  
本文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分权的概念。与财政分权类似,金融分权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金融资源分配权,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分权的发展历程,经验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分权,将会引起信贷失控和通货膨胀。1998年中央集中统一的金融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以后,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干预的能力下降,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波动明显下降。2013年以来,市场将逐渐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未来金融分权将会更加规范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子印  
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要确定各地对税收的分享率与支出责任的负担率,但满足财政平衡的这种比例组合存在多个。收支划分的依据应该是实现最优效率。微观效率方面,需要地方支出效率、转移支付效率与地方税收效率之和最大。宏观效率方面,需要设置统一税种分享率与差异支出责任比例。进一步,将这种逻辑运用于我国情景,分析目前我国财政配置效率较低的根源,据此提出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孟飞  
在微型金融领域,中央与地方金融分权体现了行政发包制的逻辑,在科层制内部引入了市场发包因素。中央政府以属地管理原则为基准,把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发包给省级政府,但省级政府在保留准入审批权的同时,把日常监督、市场退出监管权限以及风险处置责任继续发包,直至县级政府。而地方政府获取监管权限和承担风险处置责任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发展本地金融产业的经济激励。这种金融分权模式存在着内部不稳定性,并对微型金融体系产生了消极性影响。因此,行政发包制的改革必须以监管事务的性质为基准配置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耀军  施丹燕  
基于路径依赖概念与新结构经济学,本文力图揭示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并利用地级城市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性创新,其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东部城市互联网金融总体领先发展,成为传统金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逻辑结果。中西部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困局,但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奠定了这些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着力破解人才短缺等硬约束,助推互联网金融在这些地区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实现潜在比较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耀军  施丹燕  
基于路径依赖概念与新结构经济学,本文力图揭示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并利用地级城市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性创新,其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东部城市互联网金融总体领先发展,成为传统金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逻辑结果。中西部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困局,但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奠定了这些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着力破解人才短缺等硬约束,助推互联网金融在这些地区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实现潜在比较优势。文章表明,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保障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若缺乏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撑,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仍离不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好协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简锦恩  
在逻辑上,金融稳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都一直在没有严谨定义金融稳定的逻辑基础上研究和推行维护金融稳定。如此逻辑缺陷必然从基础上制约和削弱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对此,本文定义了金融稳定、划分了维护金融稳定的逻辑层次、论证了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丽丽  
在长期金融抑制政策下发展起来的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对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其负面效应也是有目共睹,故业界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是质疑声不断。文章认为就其产生发展的内生性、成本收益而言,民间金融的发展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也符合当下竞争理念的提倡,对其加以规范可以化负面影响为正面促进作用。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民间金融的生成逻辑,并论证其存在与发展的正当性,为民间金融的阳光化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范建鏋  
近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波折,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动频繁,其中尤以财政权力的配置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构造为核心线索。本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以历史的视角,以晚清迄今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为分析对象,力图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勾勒,并对隐含其中的财政逻辑做初步的评析。本文认为,中国是一个具有"大一统"传统的国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在集权的趋势中有着走向分权的倾向,当政府权力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如果能建立起一种良性应对机制可以较好地化解突发危机,尤其是突发的财政危机,那么,中央与地方关系则更有可能走上一条稳态均衡的道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智  陈阳  
20世纪90年代,金融“功能观”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机构观”在既定金融组织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局限,揭示了金融功能的客观性、稳定性,为重新审视与思考质性和量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以及以此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更为优越和准确的视角。本文从金融功能研究的文献综述着手,以金融效率为主线,分析揭示了金融功能扩展与提升的客观路径,以及有效金融体系的内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模式、改革对象和改革次序角度分析了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遵循的逻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国用  杜国功  
以中央企业重组为分析对象,提出包括分析前提、目标体系、对象要素和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可由此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垄断与竞争、资本集聚集中与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地方与国际等应有的逻辑视角进行探讨,进而能较为全面地对中央企业重组进行系统地思考,以求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开展有所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征  
以1979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从"一枝独秀"(中国农业银行)到"三朵金花"(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再到"百花齐放",金融支持"三农"方式的转变始终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金融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宣讲和积极推动,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机制、关系和政策的各种期刊文章与研究报告早已是汗牛充栋,相关的中央和地方支持政策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台创新。但是,在诸如试点城市、示范中心以及最近的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过后,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政府甚或中介机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