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7)
2023(11050)
2022(9243)
2021(8343)
2020(7363)
2019(16777)
2018(16053)
2017(31528)
2016(16670)
2015(18842)
2014(18610)
2013(18730)
2012(17689)
2011(15960)
2010(16230)
2009(15579)
2008(14739)
2007(13298)
2006(11331)
2005(10229)
作者
(49002)
(41016)
(41010)
(39244)
(26040)
(19961)
(18829)
(15983)
(15531)
(14496)
(13967)
(13921)
(13015)
(13007)
(12974)
(12680)
(12432)
(12027)
(12026)
(11899)
(10174)
(10136)
(10064)
(9492)
(9337)
(9211)
(9150)
(8931)
(8240)
(8215)
学科
(74834)
经济(74750)
(51087)
管理(47457)
方法(39678)
(39587)
企业(39587)
数学(36331)
数学方法(36102)
(27448)
金融(27446)
(24913)
银行(24888)
(24024)
中国(23899)
(23105)
(21414)
(16409)
地方(15793)
农业(15546)
(15371)
财务(15348)
财务管理(15311)
业经(14830)
企业财务(14710)
(14672)
贸易(14663)
(14250)
(14115)
中国金融(11289)
机构
大学(245145)
学院(243875)
(107014)
经济(104934)
管理(94054)
理学(81666)
理学院(80834)
研究(80006)
管理学(79534)
管理学院(79095)
中国(67495)
(51503)
(49262)
科学(47300)
(42348)
财经(41775)
中心(40436)
(40085)
(38075)
研究所(36524)
业大(35827)
(35761)
经济学(35574)
农业(33522)
经济学院(32768)
财经大学(31421)
北京(30613)
(29482)
师范(29161)
(28815)
基金
项目(164933)
科学(130500)
基金(122796)
研究(118021)
(106922)
国家(106092)
科学基金(91246)
社会(77463)
社会科(73781)
社会科学(73762)
基金项目(65159)
(63300)
自然(58476)
自然科(57177)
自然科学(57162)
自然科学基金(56205)
教育(54276)
(53327)
资助(51022)
编号(46558)
(37785)
重点(37483)
成果(37382)
(35556)
(34537)
国家社会(33141)
教育部(32742)
科研(32532)
创新(32426)
人文(31536)
期刊
(106549)
经济(106549)
研究(70094)
中国(42178)
(40144)
学报(38966)
(38322)
金融(38322)
(37338)
科学(34767)
管理(30304)
大学(29388)
学学(28000)
农业(24016)
财经(21297)
技术(18828)
经济研究(18540)
(18175)
教育(18160)
业经(16833)
问题(14688)
统计(13155)
(12844)
理论(12802)
技术经济(12416)
(12403)
(11808)
商业(11550)
实践(11542)
(11542)
共检索到353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芳  
由于金融市场进入成本以及穷人初始财富的限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往往会表现出非线性的门槛特征。本文利用1997-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对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穷人达到一定的资本积累,金融发展才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也进一步说明,只有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芳  
由于受金融市场进入成本以及穷人初始财富不足的限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往往会表现出门槛特征。本文利用1997—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对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穷人达到一定的资本积累后,金融发展才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也进一步说明,只有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鲁芳  李如友  
文章利用中国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条件下,中国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以积极影响为主,同时呈现显著的门槛特征。具体而言,中国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门槛特征、基于旅游资源禀赋的三重门槛特征以及基于交通便利程度的单一门槛特征,随着门槛变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发展并非总对贫困减缓产生实质贡献。为此,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思想观念上,客观认识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正确指导旅游减贫开发实践;在发展路径上,贫困地区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旅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荣蓉  徐璋勇  赵彦嘉  
本文在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累积效应;当人均收入跳越"贫困陷阱"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性加速效应;当人均收入处于高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减速效应。对外贸易、城市化、公共服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对贫困减缓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和非金融发展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紫珺  陈曦  
文章运用2010—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GMM分析方法,考察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可以直接减缓贫困,也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两条途径间接减缓贫困,其中间接机制的贡献大于直接机制,收入分配的贡献大于经济增长。文章还首次验证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减贫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于收入分配具有单向影响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晓文  崔晓烨  
本文基于2005—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层面来看,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减缓贫困还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越过某一门槛时,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会显著增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华珂  
金融扶贫是攻坚扶贫的重要政策举措,而金融扶贫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得到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能够摆脱贫困的结论。其次利用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测算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从全国层面看,普惠金融能够为贫困群体进行资金借贷,增加他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从区域层面看,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呈现出区域性差异。最后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供给、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普惠金融区域差异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林  周舒影  
数字普惠金融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论文基于31个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农村贫困的总体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农村减贫效应,使用深度分指数的减贫效应最显著;从传导途径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这两个途径来缓解农村贫困;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具有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得到了显著提高;当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态势。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状况应完善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居民的减贫增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兆娟  张乐柱  
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被认为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微观农户数据对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门槛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富裕农户获取金融资源更容易,得到的信贷支持更大;而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阐释普惠金融减贫机理、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普惠金融减贫绩效对推进中部地区金融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服务对象的拓展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并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保险产品的普遍应用提升"因病致穷"等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金融产品成本的削减增强农民使用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等途径减缓农村贫困。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指数、广度指数和深度指数的均值分别由2005年的0.349、0.284和0.510提升到2014年的0.850、0.898和0.727。在1%置信水平上,普惠金融综合指数和广度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率分别下降0.151和0.122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深度指数的回归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可通过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保险等措施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阐释普惠金融减贫机理、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普惠金融减贫绩效对推进中部地区金融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服务对象的拓展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并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保险产品的普遍应用提升"因病致穷"等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金融产品成本的削减增强农民使用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等途径减缓农村贫困。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指数、广度指数和深度指数的均值分别由2005年的0.349、0.284和0.510提升到2014年的0.850、0.898和0.727。在1%置信水平上,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磊  张晨  
基于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引入发展经济学的FGT贫困指数,分别从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方面对西部地区贫困水平进行了测度分解。然后基于1999—2014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和经济增长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减缓农村贫困中呈现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当发展水平较低时,旅游业可以显著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但当旅游业发展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之后,上述贫困减缓效应则不再显著,并且还存在加剧农村贫困强度的潜在倾向。(2)当人均实际GDP低于第一门槛值时,旅游业并未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当人均实际GDP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的边际效应呈相反变化;而当人均实际GDP处于门槛值8717元前后区制时,旅游业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3)以人均GDP增长率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具有正向非单调性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缘  宋坤  谌希  汪璐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缘  宋坤  谌希  汪璐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