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8)
- 2023(16545)
- 2022(13959)
- 2021(12835)
- 2020(11096)
- 2019(25335)
- 2018(25038)
- 2017(47785)
- 2016(25932)
- 2015(29107)
- 2014(28836)
- 2013(28367)
- 2012(25762)
- 2011(22955)
- 2010(23082)
- 2009(21684)
- 2008(20439)
- 2007(18083)
- 2006(15392)
- 2005(13390)
- 学科
- 济(103003)
- 经济(102892)
- 管理(73690)
- 业(72965)
- 企(60881)
- 企业(60881)
- 方法(53212)
- 数学(47947)
- 数学方法(47218)
- 中国(30500)
- 财(29566)
- 融(28391)
- 金融(28388)
- 农(27011)
- 银(26645)
- 银行(26583)
- 行(25563)
- 贸(23800)
- 贸易(23787)
- 易(23281)
- 业经(22144)
- 制(20706)
- 学(20502)
- 地方(20150)
- 务(19478)
- 财务(19412)
- 财务管理(19368)
- 企业财务(18383)
- 农业(18113)
- 理论(17125)
- 机构
- 学院(363869)
- 大学(362413)
- 济(148236)
- 经济(145314)
- 管理(141796)
- 理学(124054)
- 理学院(122758)
- 管理学(120207)
- 管理学院(119590)
- 研究(116258)
- 中国(92976)
- 京(74054)
- 科学(73849)
- 财(67075)
- 农(66526)
- 业大(58994)
- 所(58650)
- 中心(56945)
- 财经(54740)
- 研究所(53949)
- 农业(53058)
- 江(52774)
- 经(49886)
- 经济学(46580)
- 北京(45328)
- 范(43455)
- 师范(42810)
- 经济学院(42524)
- 州(42240)
- 院(41854)
- 基金
- 项目(254313)
- 科学(199566)
- 基金(186191)
- 研究(176846)
- 家(164725)
- 国家(163416)
- 科学基金(140363)
- 社会(112587)
- 社会科(107063)
- 社会科学(107030)
- 省(100589)
- 基金项目(98596)
- 自然(94442)
- 自然科(92407)
- 自然科学(92381)
- 自然科学基金(90730)
- 划(84797)
- 教育(82927)
- 资助(77532)
- 编号(70137)
- 重点(57716)
- 部(55604)
- 成果(54612)
- 创(53806)
- 发(53532)
- 科研(50349)
- 创新(50316)
- 计划(48739)
- 课题(48001)
- 教育部(47611)
共检索到515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金飞
本文利用随机新息的思想构建DSGE模型,以研究包含市场变化新信息的金融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模型揭示了金融冲击对产出影响的传递机制,同时数量分析表明:金融冲击对中国产出波动有显著的作用,短期内一个正向的金融冲击会使产出迅速上升,一个季度后产出才会下降并维持很久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时负向金融冲击的影响更明显;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比金融冲击的更长。历史分解显示金融冲击是最近几年导致中国产出偏离均衡的重要驱动力,金融冲击与技术冲击对产出具有协同效应的促进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冲击的对策和建议:除了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推进来保证经济增长,还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企业财务柔性储备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劲松 徐晓伟 李虹含
通过建立DSGE模型,利用中国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可以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根据突发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短期驱动因素是货币冲击、政府购买冲击和消费偏好冲击,主要长期驱动因素则是技术冲击、投资冲击和价格加成冲击;各种突发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各有侧重,产出波动主要由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造成,对通货膨胀影响比较大的则是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
关键词:
突发冲击 经济波动 动态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柳 李力
基于1993~2008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Calvo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讨论了中国货币冲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假定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增长实施的前提下,本文根据模型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对比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并非我国经济波动根源,实际产出对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反馈作用。(2)通货膨胀的顺周期性和领先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周期存在总需求拉动的特性。物价波动在中短期主要由货币供应量波动引起。(3)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效但效果有限,货币供给变动对投资的作用效力更大,对消费需求刺激有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本文通过建立简单的代表性出口企业动态随机局部均衡模型来模拟中国2006~2010年的月度出口周期。研究发现,在引入外部需求冲击后,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的出口波动,成功地模拟出我国2006~2010年期间出口的周期变化,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外部需求冲击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增加内需,提高国内消费。
关键词:
外部需求冲击 出口波动 随机动态均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冲 傅家范 周边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包含垄断竞争金融中介的金融市场体系,分析金融市场冲击如何影响经济波动以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基于我国2003—2017年季度数据进行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受到负向冲击时,金融中介垄断溢价上升,抬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融资数量,降低投资,同时,对流动性资产的预防性需求增加,导致消费下降,对宏观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第二,稳定金融市场情绪,降低冲击的持续性,或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面临负向金融市场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加快恢复速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包含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HDSGE)模型,考察金融冲击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相对于未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更好地拟合了我国经济的现实;金融冲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并且积极的金融冲击在增加房地产部门投资的同时降低了其他部门的投资;同时,金融冲击具有扩大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对房价波动进行贝叶斯冲击分解,分析表明:在短期和中期,金融冲击是推动我国房价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长期和长期,货币政策冲击仍是我国房价波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货币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贤 高中元 彭翔宇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必会对经济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考虑到经济波动源的不唯一性,本文构建一个三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着重研究能源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讨冲击的传导机制。外生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消费跨期替代、劳动力与消费替代、利率政策规则等决定,但各种冲击的具体传导路径存在着差异。模拟结果显示,各种冲击来源中能源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大;若使用国际能源价格进行冲击实验,则我国的经济波动进一步放大;而利率规则有减弱经济波动的效果。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君斌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给出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行为,得到了三个经验事实:技术冲击引起产出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呈倒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的货币增长率冲击)引起产出短期内温和增长,呈现驼峰形态,并缓慢回到初始状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呈现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同时,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内引入价格刚性和垄断竞争,对模型结构参数校准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上述三大经验事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欣悦
豆类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研究豆类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对于豆类风险管理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包含更多波动信息的极差序列,研究豆类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对豆类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期货和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且表现出“同涨同跌”现象;豆粕期货和豆油期货价格呈现“跷跷板”式的波动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对向上级差和向下级差序列呈现出非对称性;外部冲击会加剧豆类期货的波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立科学、高效的期货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关注豆类期货的波动溢出规律,加强相关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快豆类等农产品期货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市场间流动性的良性互动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郭明星 陈广华
工业产值的波动受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双重影响。供给冲击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成本的变动 ,而需求冲击则主要来源于需求的变化。工业产值的波动和调整同时也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通过检验发现 ,工业产出波动对于生产率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反应比较明显 ,生产率冲击是诱导工业产出波动的主要原因 ,劳动力市场波动对工业产出影响比较微弱 ,因此提高工业产出的供给效率和降低买方市场程度是中国工业产出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工业产出 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 VAR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庄子罐 葛盼 杨孝智
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和混频数据贝叶斯估计一个经典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数量上测度预期冲击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预期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较小,非预期冲击仍是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但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段估计结果表明预期冲击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特征。(2)预期冲击对于熨平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我国各宏观变量在预期冲击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对平缓的波动,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预期冲击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力较2008年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关键词:
预期冲击 宏观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涛 赵晶 姜伟
本文基于1999—2016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借助非线性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描绘了具备非线性、时变性特征的全球流动性在不同区制状态下(全球流动性水平低速增长、混合波动增长、高速增长)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区制下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我国股市的传导渠道,并提出了应对冲击实现高效率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建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冲击通过三条渠道共同发挥作用传递到我国的股票市场,其中资本渠道与贸易渠道占有相对主导地位。在我国短期内仍实行资本管制的情况下,利率渠道并未成为传递或放大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我国股市产生影响的主要渠道。短期来看,资本管制是应对冲击的有效手段。但从长期来看,应从积极、持续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灵活性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应注意协调好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资本管制的放开、灵活的汇率制度之间的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Redux理论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利率和我国货币供给的冲击响应为正,对美国货币供给和我国利率的冲击响应为负;美国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冲击大于我国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中美收入相对变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同时,中美利率的相对变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我国应稳定且有序地开放资本账户,进一步打通利率市场分割壁垒,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积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同时,应协调推进国内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结合,这样才更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Redux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中国和美国是构成全球经济的两个重要国家,研究其经济波动问题的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贝叶斯法重点实证研究了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冲击均是解释中美两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且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投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于技术冲击,而投资冲击对美国资本存量和实际投资波动的解释力度大于技术冲击;中美两国各经济变量受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的波动幅度各有不同,尤其消费和劳动波动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美国的劳动波动性较大,而中国的消费波动性较大。
关键词:
技术冲击 投资冲击 经济波动 中国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产出和通胀影响的水平效应和波动率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和局部投影模型冲击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
收入冲击、偏好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方法的数值分析
资本账户开放与国际金融冲击的传导——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金融市场冲击与经济波动经验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传导机制解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供求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SVAR模型的甄别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与石油冲击——基于符号约束VAR模型实证分析
政策不确定、宏观冲击与房价波动——基于LST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
投资冲击、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