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9)
2023(15462)
2022(11944)
2021(10585)
2020(8738)
2019(19251)
2018(18990)
2017(36860)
2016(19704)
2015(21903)
2014(21774)
2013(21166)
2012(18929)
2011(16918)
2010(17293)
2009(16968)
2008(16260)
2007(14983)
2006(13544)
2005(12873)
作者
(54522)
(45557)
(45010)
(43104)
(29117)
(21421)
(20549)
(17337)
(17317)
(16237)
(15693)
(15193)
(14909)
(14467)
(14230)
(13821)
(13469)
(13295)
(13024)
(12961)
(11390)
(11015)
(11010)
(10378)
(10282)
(10218)
(10210)
(10144)
(9028)
(8863)
学科
(87676)
(87384)
经济(87247)
(80492)
企业(80492)
管理(77287)
业经(34180)
方法(32461)
(31798)
中国(29169)
(28425)
(27698)
金融(27696)
(25881)
银行(25869)
(25351)
(25022)
数学(24052)
数学方法(23897)
(23000)
财务(22958)
财务管理(22931)
企业财务(21804)
农业(20877)
(18437)
技术(18055)
地方(17266)
理论(16418)
(16185)
(15930)
机构
学院(283960)
大学(277591)
(124568)
经济(122175)
管理(113666)
理学(96439)
理学院(95601)
管理学(94455)
管理学院(93928)
研究(89069)
中国(78130)
(63854)
(57292)
财经(49643)
科学(49037)
(44979)
(44829)
(43659)
(43243)
中心(42921)
经济学(39359)
研究所(38300)
财经大学(36662)
业大(36193)
(35731)
经济学院(35655)
北京(35562)
农业(33645)
商学(33193)
商学院(32887)
基金
项目(180713)
科学(145273)
研究(137420)
基金(133467)
(113497)
国家(112445)
科学基金(99506)
社会(92034)
社会科(87476)
社会科学(87457)
(71088)
基金项目(69951)
教育(61218)
自然(60580)
自然科(59150)
自然科学(59138)
自然科学基金(58168)
(57146)
编号(55497)
资助(52808)
成果(44866)
(41042)
(40601)
(40270)
重点(40130)
(39727)
国家社会(39348)
(38640)
创新(37561)
课题(37354)
期刊
(144528)
经济(144528)
研究(86039)
中国(59402)
(53889)
管理(48277)
(42660)
(42618)
金融(42618)
学报(36259)
科学(36023)
大学(28815)
农业(28184)
学学(27171)
财经(25800)
业经(25465)
技术(25139)
教育(23906)
经济研究(22588)
(22247)
问题(18721)
(16925)
技术经济(15473)
财会(15084)
现代(14755)
(14081)
世界(13792)
商业(13614)
理论(13096)
会计(13021)
共检索到442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企业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表现出抑制效应,但不同类型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银行关联起到促进作用,证券关联产生抑制作用,监管关联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关联、证券关联通过加剧管理层短视、企业金融化和增加资金寻租成本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银行关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治理条件的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股权结构治理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宏观治理环境改善能缓解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但独立董事的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无形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企中更大。本文既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同时对评估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更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浩  吴海军  张杰  
用地成本增加能否倒逼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对政府在“十四五”阶段合理推进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制造业创新结构差异研究用地成本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主要发现:第一,用地成本增加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存在U型影响;第二,企业创新结构和创新要素的联动变化是用地成本U型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第三,在中国东部、城市群等用地高成本区域,用地成本增加对企业创新存在促进效应,而在中西部、非城市群等用地低成本区域,用地成本增加对企业创新存在抑制效应。建议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政策优化企业创新结构并配合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蕊芬  王晓亮  石宇  吴金柯  
聚焦于企业投资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实体企业金融化适度性问题,以2010—2020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董事会微观视角,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实体企业金融化适度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高,代理成本越高,金融化适度性越弱,并且在过度金融化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董事会正式层级会削弱非正式层级对企业金融化适度性的负面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低以及董事会规模小的企业中,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更能够削弱企业金融化适度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芦欣媛  李萌  王桂平  
CEO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关注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多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均正向调节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明晰了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CEO自主裁量权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知   李琪辉   姚巧妮  
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体,本文选取2012—2019年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行为显著缩减了劳动雇佣规模,而员工配置效率并未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主业业绩的提升有助于削弱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通过增加融资成本和缩减实业投资,抑制企业劳动雇佣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劳动雇佣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及中长期配置过多金融资产的企业。拓展性分析发现:金融强监管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提升企业劳动雇佣意愿,扩大就业规模。本文通过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影响,结合监管外生冲击探讨企业“脱虚向实”所产生的就业促进效应,从企业实践和政府引导两个层面为缓解经济“脱实向虚”和稳定就业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学峰  王珑淇  
面对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发生相应改变。选取2012-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讨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尝试从金融资产期限结构、门槛效应、异质性等方面进行拓展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数字化转型整体呈现“倒U型”关联,即适度金融投资能够发挥金融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短期金融资产主要发挥“蓄水池”功能,长期金融资产则倾向“投资替代”动机。其中,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具有较低的最优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需要更为重视金融投资的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存在融资约束、金融收益门槛促使金融资产配置与数字化转型关联产生区间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引导企业树立正确金融投资动机,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规模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峰  丁思琪  
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市场机制未有效发挥作用是僵尸企业形成的重要原因。参考以往研究,测算得到2004~2013年我国各省份的市场化改革指数,同时,利用过度借贷法和实际利润法完成了对僵尸企业的识别,进而检验了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降低僵尸企业的比例,但是较快的市场化改革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探究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机制发现,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资源获取能力以及新产品开发能力,从而有效减少了企业对于政府"输血"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其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于连超   李昭依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工具,董责险既可能监督激励管理者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可能诱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以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2012—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购买董责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表明监督激励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购买董责险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升和融资约束程度下降,表明董责险的监督激励效应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和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的管理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董责险的机会主义效应未能发挥作用,不能通过管理者自利机制来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董责险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较差企业和金融发展较差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表明董责险能够弥补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和金融环境的不足,有效促进存在某些劣势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因此,应积极推动董责险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利用董责险的监督激励效应及其与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对公司治理和金融环境的补充作用,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天杨  涂正革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绿色信贷政策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中规模最大且发展最成熟的组成部分,其激励约束机制能有效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以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对限制淘汰类企业则存在抑制效应。第二,激励效应源于鼓励类企业实现的技术进步,抑制效应则由于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技术退步。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既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的激励效应,也有效缓解对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抑制效应。第三,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国有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内资企业中显著存在。重视研发投入的非国有内资企业能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有效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现有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多聚焦于经济后果,鲜有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8-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融资状况、生产投入和创新产出产生显著不利影响,进而抑制数字化转型。上述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中国的数字经济与智能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映射,本文对其可能的阻碍因素(金融化)进行细致剖析并详尽刻画二者之间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以期导出科学结论,为政府制定有关数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投资决策与资产配置提供经济证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侯新烁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高铁开通与消费规模数据,采用政策时点不同的DID模型,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高铁是否开通以及高铁线路站点数两个代理变量,识别了高铁对城市消费规模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样本进行平均效应识别会表现为刺激效应;但中国城市发展等级差异巨大,分级样本结果表明,仅二线城市呈现对消费的刺激效应,三线和四线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不同城市在高铁网路和城市位序等级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导致它们在获得高铁红利时的"区位"并不相同,未来刺激内需扩张应以高铁网络建设为引领,重塑消费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琳   侯聪聪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Python软件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抑制企业短贷长投。在进行多时点DID、倾向得分匹配、子样本回归、替换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长期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境下更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对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龙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过度负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一影响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抑制过度负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过度负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高盈利能力、内部治理水平高和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飞鹏  霍文希  
产业政策滋生了大量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激起了创新泡沫。如何有效施策引导高质量创新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从企业“迎合式创新”的假设出发,构建了一个嵌入地方政府税收治理行为的理论模型,发现提升税收治理能力能减少企业低质量创新产出。以“金税三期”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数字化治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能显著抑制企业策略性创新,但对实质性创新无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挤出了创新泡沫,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对创新禀赋较高、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透明度较低、处在成长期或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佳。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通过增加企业预期面临的涉税风险和强化企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企业创新的去泡沫化,发挥了“良性引导式”的治理效应,而非通过挤占现金流或收紧融资约束产生“增负挤出式”的阻滞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未来培育高质量研发创新企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思飞  李鑫  王赛  佟岩  
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着代际传承和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代际传承的顺利进行是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浪潮,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对代际传承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代际传承会显著抑制数字化转型,而降低风险承担和加剧融资约束是产生上述效应的两个路径。通过比较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传统创新的差异,本文发现,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要显著强于对企业传统创新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地,当家族企业规模较小、家族冲突较大、家族企业为直接创办,以及行业竞争激烈、货币政策紧缩、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时,代际传承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为明显;而男性继承人,继承人的海外背景、数字化专业及金融背景则会弱化代际传承带来的影响。本文为代际传承影响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家族企业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决策以及政府制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