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1)
2023(12933)
2022(11029)
2021(10574)
2020(8705)
2019(20289)
2018(19941)
2017(38821)
2016(20820)
2015(23551)
2014(23606)
2013(23213)
2012(21400)
2011(19108)
2010(19466)
2009(18243)
2008(17073)
2007(14920)
2006(13281)
2005(12143)
作者
(59055)
(48503)
(48106)
(46047)
(30982)
(23331)
(22088)
(18942)
(18677)
(17492)
(16720)
(16210)
(15341)
(15145)
(15095)
(14903)
(14349)
(14121)
(13827)
(13826)
(11969)
(11771)
(11700)
(11090)
(10946)
(10788)
(10726)
(10671)
(9796)
(9484)
学科
(81617)
经济(81507)
管理(61330)
(59647)
(51329)
企业(51329)
方法(37213)
数学(31431)
数学方法(31012)
中国(28373)
(27620)
金融(27619)
(26073)
银行(26041)
(25040)
(24404)
(21766)
业经(19759)
(19131)
地方(18058)
(17846)
(16589)
理论(16529)
财务(16518)
财务管理(16485)
企业财务(15765)
农业(14801)
(14259)
贸易(14246)
(13829)
机构
大学(293296)
学院(291007)
管理(117200)
(116429)
经济(113728)
理学(100723)
理学院(99672)
管理学(98034)
管理学院(97525)
研究(95365)
中国(78893)
(62657)
科学(57308)
(57018)
(47354)
中心(45166)
财经(45076)
研究所(42648)
(42162)
(41784)
(40841)
北京(40396)
业大(40335)
(38495)
师范(38200)
(35354)
经济学(35206)
(34319)
财经大学(33679)
农业(32559)
基金
项目(194117)
科学(152417)
研究(146068)
基金(140245)
(120199)
国家(119131)
科学基金(102956)
社会(90904)
社会科(86101)
社会科学(86078)
(75394)
基金项目(74538)
教育(66864)
自然(66060)
自然科(64467)
自然科学(64456)
自然科学基金(63281)
(63170)
编号(60847)
资助(58302)
成果(50366)
重点(43051)
(42968)
课题(41481)
(41085)
(40556)
项目编号(38227)
创新(37720)
教育部(37422)
大学(36809)
期刊
(128369)
经济(128369)
研究(91945)
中国(56221)
(43896)
管理(42582)
学报(42474)
(41231)
金融(41231)
科学(39416)
(38677)
教育(34994)
大学(32638)
学学(30298)
农业(25960)
技术(24501)
财经(22371)
业经(20206)
经济研究(19733)
(18982)
问题(16576)
理论(16572)
图书(16443)
实践(15196)
(15196)
技术经济(13675)
现代(13227)
科技(13065)
(12178)
(12058)
共检索到439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文瑄  
在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各家银行为最大程度保全资产,对出险企业能够变现的稀缺资产有着共同需求,进而引发银行间个体理性演变成集体非理性,银企之间的多个双边信贷契约成为一个复杂的多边契约,原本简单的双边交易演化成复杂的多边交易,整个风险处置工作无序低效,且具有极强杀伤力。金融债委会作为一种由金融监管部门推动、金融机构自愿参加的自治性机制安排,顺应风险处置中实际的多边契约交易需求,通过促进银行间的合作与协作,构建一个全新、多边的共同治理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资源,同步降低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文瑄  
在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各家银行为最大程度保全资产,对出险企业能够变现的稀缺资产有着共同需求,进而引发银行间个体理性演变成集体非理性,银企之间的多个双边信贷契约成为一个复杂的多边契约,原本简单的双边交易演化成复杂的多边交易,整个风险处置工作无序低效,且具有极强杀伤力。金融债委会作为一种由金融监管部门推动、金融机构自愿参加的自治性机制安排,顺应风险处置中实际的多边契约交易需求,通过促进银行间的合作与协作,构建一个全新、多边的共同治理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资源,同步降低信贷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盛锦春  
债权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度负债和最优融资结构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问题出发,以西方现代融资结构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分析,在剖析成因、把握现状的前提下,基于微观的视角提出了公司应采取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晓军   王慧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危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频繁发生,金融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并对国民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从而使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金融安全网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存款者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规定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进行投保,在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或陷入破产困境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资金或直接向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太辉  魏加宁  
我国地方债已于2011年底试点实行,对此一项基础研究是要论证我国地方债推出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只是从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视角进行了论证,但对于这一金融行为却缺乏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分析。本文基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从资产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分散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发行的金融学理论基础。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债的发行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虞群娥  
面对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企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争夺 ,中国金融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激励机制的建设。本文认为 ,我国金融企业应按照激励要素产生、传导、持续原理 ,遵循竞争性、公平性、激励性、经济性等原则 ,设计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激励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欣  
社会创新作为人的开拓性活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社会创新有自己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必要性。加强对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发展知识经济、增强社会发展动力的紧迫课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联初  
0.1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的分析是从完全市场角度来进行的,其暗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条件就是市场信息是充分的而且是完全的,包括信息成本在内的交易费用为零,交易者之间对整个市场的信息包括交易双方信息都了如指掌,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实现供求的一般均衡和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儒靓  
金融债权的保障是我国各金融机构的重中之重,在金融债权维护与逃废金融债务的博弈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空白和漏洞,导致金融维权步履艰难。如何完善有关企业改制、破产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加强金融维权相关法制建设,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静  
一、城市建设举债的理论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品性质引导我们从公共品理论着手讨论。在公共品理论中,公共品有纯公共品和混合公共品(或准公共品)之分,纯公共品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其典型例子是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静  
城市建设资金供不应求一直是困扰各地政府的大问题 ,举债无疑是理所当然的解决途径之一 ,然而我国目前法律仍然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 ,这就使城市建设举债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从城市建设的内容来看 ,绝大部分公共品的建设可以而且应该以债务资金来支持 ,但考虑到政府的还债能力 ,举债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和限度 ,而发行市政债券是城市建设举债的重要途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刘婷婷  路振家  
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缺陷,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途径。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高度耦合性,可以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满足农户财富管理需求,但存在着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足、借贷农户主体有限、网络交易数据积累不够、农村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应逐步汇集农户信息数据,构建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联结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跨界融合,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监管,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峰  董志  杨念  
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硬约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正在成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