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9)
- 2023(10208)
- 2022(8148)
- 2021(7241)
- 2020(5914)
- 2019(13081)
- 2018(12011)
- 2017(23712)
- 2016(12273)
- 2015(13396)
- 2014(13320)
- 2013(13417)
- 2012(12335)
- 2011(10780)
- 2010(11046)
- 2009(10734)
- 2008(9511)
- 2007(8292)
- 2006(7286)
- 2005(6710)
- 学科
- 济(58235)
- 经济(58179)
- 管理(36933)
- 业(36875)
- 财(30648)
- 企(27939)
- 企业(27939)
- 融(26012)
- 金融(26011)
- 银(23567)
- 银行(23559)
- 方法(23112)
- 中国(22805)
- 行(22718)
- 数学(21538)
- 数学方法(21468)
- 地方(20075)
- 农(19043)
- 制(14597)
- 务(14538)
- 财务(14526)
- 财务管理(14484)
- 农业(14194)
- 企业财务(13914)
- 业经(13339)
- 财政(13136)
- 中国金融(11137)
- 政(10693)
- 地方经济(10112)
- 收入(9612)
- 机构
- 学院(168604)
- 大学(164767)
- 济(79862)
- 经济(78474)
- 管理(62798)
- 研究(55279)
- 理学(54263)
- 理学院(53731)
- 管理学(53083)
- 管理学院(52790)
- 中国(52454)
- 财(47295)
- 财经(33945)
- 京(31994)
- 经(30799)
- 科学(30248)
- 中心(28542)
- 经济学(27841)
- 所(26715)
- 经济学院(25563)
- 农(25402)
- 江(25256)
- 财经大学(25170)
- 研究所(23708)
- 银(23014)
- 融(22294)
- 银行(22256)
- 金融(21896)
- 行(20916)
- 州(20407)
- 基金
- 项目(112609)
- 科学(90549)
- 基金(84558)
- 研究(83994)
- 家(72096)
- 国家(71465)
- 科学基金(62692)
- 社会(59023)
- 社会科(56317)
- 社会科学(56307)
- 基金项目(44556)
- 省(43892)
- 自然(36909)
- 教育(36677)
- 自然科(36137)
- 自然科学(36132)
- 自然科学基金(35464)
- 划(35219)
- 资助(33781)
- 编号(32672)
- 国家社会(26025)
- 发(25829)
- 成果(25390)
- 重点(25352)
- 部(25270)
- 创(23850)
- 人文(22442)
- 教育部(22375)
- 创新(22371)
- 性(22180)
共检索到26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 涂先进
金融借贷不仅能通过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刺激消费,而且通过心理预期的伪财富效应也能影响消费。研究在对金融借贷的伪财富效应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金融借贷伪财富效应对消费影响的城乡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金融借贷产生的伪财富效应显著增加了居民消费,但农村居民借贷伪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相较于城市居民更明显,中部和西部区域伪财富效应的影响也相较于东部地区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城乡和不同区域的居民借贷可得性及成本差异造成。进一步区分正规金融渠道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伪财富效应
关键词:
伪财富 消费 Probit有序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立岩 杜春越
本文通过构建泰尔指数和家庭借贷指标,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收入差距、借贷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地区及城乡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与消费的正向关系显著,但城乡和地区间仅存在微弱差异;借贷水平、收入差距与消费间分别呈现出显著正向和负向关系,且这两种关系均存在较强的城乡和地区差异;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利好影响,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度。政府要促进居民消费,不仅应在政策上倾斜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着力优化收入分配、持续提高农村和内陆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而且应该着力推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 借贷 消费金融 收入差距 地区差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谢家智 涂先进 叶盛
以消费心理学和消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金融借贷过程的心理财富产生及其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量化分析金融借贷的心理财富水平,运用有序Probit半参数估计实证检验心理财富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借贷产生心理财富,对消费具有促进效应,且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效应要高于其他类型消费;而且心理财富对消费的作用要高于真实财富。建议大力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降低融资成本和门槛,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消费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炜宇
本文试图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来解释2007年以来上海消费出现快速增长的原因。通过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我们发现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上证指数间存在着一种带有动态均衡特点的协整关系,而上海股市价格上扬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就是推动2007年消费加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未来股市将可能出现拐点,对上海消费增长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也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财富效应 非平稳序列 协整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祚炎
理论上看,从住房支出和财富效应的综合角度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必要的。本文构造一个包括住房支出、资产及其财富效应、可支配收入和利率的消费函数。实证分析表明,住房支出等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较大,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的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资产呈现较弱的负财富效应。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要通过居民消费的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须有效遏制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并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为此,应该使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住房支出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现代消费理论认为财富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各种财富形式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对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资产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财富效应微弱,而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比较明显,刺激消费作用较强。当前财富效应的产生与我国股市发展不稳定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性相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消费 居民资产 财富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先进 谢家智 张明
金融借贷对消费的真实财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虚拟财富效应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借贷对农村不同消费群体的虚拟财富效应。结果发现,虚拟财富对不同农村消费群体均产生了积极的助推效应,随着分位点由低向高移动,虚拟财富效应呈现梯次递增分布;与收入、资产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的引致作用更为突出。本文拓展了金融借贷财富效应的研究边界,为分析消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涛 王宗道 赵会玉
文章运用总量数据分阶段、分地区检验了不同资产组合下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居民的消费行为与当期收入、上一期的收入密切相关,居民财产性收入对财产性支出的影响近年来日益明显;居民储蓄仍然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略有下降;股票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在年度数据检验中难以得到证实,多数情况下并不显著;房地产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次于居民储蓄。就城乡而言,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在城市显著大于农村。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海燕
利用1997—2009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当期人均实际GDP对当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前一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对当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也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地区的消费习惯的程度不同。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高望 赵晓军
通过在Obstfeld(1994)模型中引入财富效应,本文考察了金融开放、财富积累、风险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存在财富效应,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复杂。面对相同的技术和偏好冲击,各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而且,金融一体化具有不同的增长效应:对于居民比较耐心的国家来讲,金融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对于居民不够耐心的国家来讲,金融开放减缓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开放财富效应全球分散化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杨 张屹山 赵文胜
本文在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以我国1994年至2011年的最新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房价变化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样本区间划分为三段,分别研究了新住房制度雏形建立以来、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以及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而言,房地产财富效应在三段时期都呈正向但较微弱;房价促进消费的效应在长期要大于短期,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渐强的态势;对于金融危机以来的样本区间,基于Bootstrap方法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短期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以及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都不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玮 吴平
本文通过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与2016年数据的整理,运用混合回归模型与分样本回归的分析方法,从替代效应的视角对正规、非正规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均能够产生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尽相同,城镇地区正规金融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而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则是居民消费融资的主要来源。此外,无论是在城镇地区还是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都存在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强弱不同使正规、非正规金融对消费的影响系数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合规化发展、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守莉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居民消费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亦存在着差异。文章选取我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其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武新乾 梅倩倩 田萍
利用1996-2010年27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建立城镇居民八大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系数固定效应半参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计算显示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MSE)相比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显著的减小.模型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在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且促进的程度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文芳
本文利用2007年省域消费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省域、城乡居民各类消费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变化,城乡居民对各类商品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偏好。城镇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消费存在省域间显著的相互影响,农村居民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的消费在省域间也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同时,一些省份还形成局部的对分类商品消费具有区域性偏好的群体。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 消费差异 区域性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