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3)
- 2023(14387)
- 2022(11690)
- 2021(10991)
- 2020(9210)
- 2019(20748)
- 2018(20162)
- 2017(39655)
- 2016(20417)
- 2015(22695)
- 2014(22320)
- 2013(22019)
- 2012(19793)
- 2011(17141)
- 2010(17152)
- 2009(16116)
- 2008(14562)
- 2007(12586)
- 2006(10766)
- 2005(9296)
- 学科
- 济(82732)
- 经济(82646)
- 业(69090)
- 管理(60317)
- 农(47712)
- 企(47598)
- 企业(47598)
- 方法(37570)
- 财(35075)
- 数学(34255)
- 数学方法(33865)
- 农业(31757)
- 融(27296)
- 金融(27295)
- 中国(27003)
- 银(26172)
- 银行(26166)
- 行(25111)
- 业经(22727)
- 制(21767)
- 地方(18803)
- 务(18796)
- 财务(18757)
- 财务管理(18704)
- 企业财务(17909)
- 贸(15077)
- 贸易(15062)
- 体(14989)
- 易(14738)
- 财政(13951)
- 机构
- 学院(274139)
- 大学(267453)
- 济(121170)
- 经济(119048)
- 管理(112387)
- 理学(98452)
- 理学院(97656)
- 管理学(96219)
- 管理学院(95739)
- 研究(81925)
- 中国(74244)
- 财(62926)
- 农(56215)
- 京(51521)
- 财经(47401)
- 科学(46134)
- 中心(44141)
- 经(43473)
- 农业(42654)
- 业大(41985)
- 江(39451)
- 经济学(38246)
- 所(37951)
- 财经大学(35233)
- 经济学院(34913)
- 研究所(33970)
- 经济管理(32598)
- 州(31482)
- 范(31106)
- 北京(30815)
- 基金
- 项目(190737)
- 科学(153191)
- 研究(143332)
- 基金(142530)
- 家(121722)
- 国家(120633)
- 科学基金(106789)
- 社会(95802)
- 社会科(90831)
- 社会科学(90805)
- 基金项目(76126)
- 省(74418)
- 自然(66601)
- 自然科(65190)
- 自然科学(65176)
- 教育(64221)
- 自然科学基金(63997)
- 划(60431)
- 编号(58278)
- 资助(56317)
- 成果(44759)
- 部(43339)
- 重点(41712)
- 发(41220)
- 国家社会(41000)
- 创(40855)
- 人文(38231)
- 教育部(38140)
- 创新(38105)
- 制(37943)
- 期刊
- 济(128768)
- 经济(128768)
- 研究(78663)
- 农(58700)
- 财(51684)
- 中国(49871)
- 融(45870)
- 金融(45870)
- 农业(38938)
- 学报(36334)
- 管理(36156)
- 科学(34737)
- 大学(30463)
- 学学(29458)
- 业经(27472)
- 财经(23080)
- 技术(22565)
- 经济研究(20198)
- 经(19696)
- 教育(18404)
- 业(17923)
- 问题(17719)
- 农村(15596)
- 村(15596)
- 农业经济(13922)
- 版(13874)
- 理论(13711)
- 财会(13335)
- 世界(13220)
- 商业(12891)
共检索到401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先进 谢家智 张明
金融借贷对消费的真实财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虚拟财富效应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借贷对农村不同消费群体的虚拟财富效应。结果发现,虚拟财富对不同农村消费群体均产生了积极的助推效应,随着分位点由低向高移动,虚拟财富效应呈现梯次递增分布;与收入、资产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的引致作用更为突出。本文拓展了金融借贷财富效应的研究边界,为分析消费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谢家智 涂先进 叶盛
以消费心理学和消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金融借贷过程的心理财富产生及其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量化分析金融借贷的心理财富水平,运用有序Probit半参数估计实证检验心理财富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借贷产生心理财富,对消费具有促进效应,且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效应要高于其他类型消费;而且心理财富对消费的作用要高于真实财富。建议大力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降低融资成本和门槛,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消费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丽鹤 袁燕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和2013年两轮的微观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财富分层对农户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与穷人相比,相对比较富有的家庭更容易获得民间借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穷人没有额外的资本用以扩展社会网络,进而降低了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可能。由此推论,非正规信贷市场亦存在信贷约束问题,民间融资并不能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难的困境。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内生性问题、采用多层阀值标准定义贫富后仍然稳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丽鹤 袁燕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和2013年两轮的微观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财富分层对农户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与穷人相比,相对比较富有的家庭更容易获得民间借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穷人没有额外的资本用以扩展社会网络,进而降低了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可能。由此推论,非正规信贷市场亦存在信贷约束问题,民间融资并不能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难的困境。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内生性问题、采用多层阀值标准定义贫富后仍然稳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先进 谢家智 张明
金融借贷不仅是一种资源的跨期配置,对居民更是产生了未来虚拟财富预期。基于此,笔者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的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二元金融对城乡家庭消费的虚拟财富效应。研究发现:二元金融对消费都产生积极的虚拟财富效应,并且形成联动后的虚拟财富效应都得到充分释放;与收入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更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论文拓展了虚拟财富理论的研究范畴,为研究信贷与消费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
虚拟财富 消费 有序Probit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阳 祝娜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的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财富分层与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内在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财富阶层的农户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与穷人相比,富人更有可能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数量也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贫富差距可以通过投资风险态度和金融信息关注度的渠道影响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结论在使用不同标准定义贫富差距后仍然稳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 涂先进
金融借贷不仅能通过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刺激消费,而且通过心理预期的伪财富效应也能影响消费。研究在对金融借贷的伪财富效应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金融借贷伪财富效应对消费影响的城乡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金融借贷产生的伪财富效应显著增加了居民消费,但农村居民借贷伪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相较于城市居民更明显,中部和西部区域伪财富效应的影响也相较于东部地区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城乡和不同区域的居民借贷可得性及成本差异造成。进一步区分正规金融渠道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伪财富效应
关键词:
伪财富 消费 Probit有序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磊玲
基于2008—2010年农户借贷面板数据,发现农户借贷存在借贷渠道偏好非正规无息贷款,借贷规模差异大且资金用途多样,正规借贷难现象感知普遍,对利率容忍度高等特征。运用面板Logit回归模型和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农户借贷意愿与借贷渠道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农户借贷具有连续性,农户家庭收入和支出指标对农户借贷意愿及借贷途径选择均影响显著,高收入群体借贷意愿不明显,中等收入群体借贷意愿强烈且易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农户借贷便利感知对农户借贷意愿影响显著,借贷资金用途和利率变量对借贷途径选择影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从提高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培育农户金融意识以及规范非正规金融借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锋儿 罗剑朝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吴蓓蓓
基于来自江苏、湖南和江西三省份的调查数据,利用ivprobit和2S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财富水平、异质性社会资本和非正规借贷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从借贷可得性还是金额来看,财富较少的农户都更容易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面临借贷约束;表现为强关系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会进一步放大上述效应,而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则作用有限。为此,政府要明确非正规借贷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与作用,促进正规信贷与非正规借贷的协调发展;鼓励财富水平较少的农户通过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组织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非正式社会资本外延;不断提升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开发更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振娜 谢志忠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关键词:
农户借贷 交易费用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风险偏好对农户借贷行为有负向影响;农户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关于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