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6)
2023(14567)
2022(12419)
2021(11739)
2020(9733)
2019(22577)
2018(22194)
2017(42891)
2016(23054)
2015(25894)
2014(25625)
2013(25393)
2012(23200)
2011(20719)
2010(21012)
2009(19574)
2008(18050)
2007(16012)
2006(13922)
2005(11927)
作者
(64955)
(53621)
(53542)
(50941)
(33962)
(25869)
(24430)
(20995)
(20699)
(19137)
(18574)
(18113)
(16954)
(16870)
(16738)
(16276)
(15773)
(15626)
(15426)
(15249)
(13214)
(13182)
(13044)
(12244)
(12100)
(11951)
(11901)
(11830)
(10819)
(10552)
学科
(92578)
经济(92394)
管理(64876)
(61504)
(52490)
企业(52490)
方法(44458)
数学(37915)
数学方法(37357)
中国(31075)
(27029)
金融(27026)
(25220)
银行(25186)
(24453)
(24309)
(23542)
地方(22419)
业经(21923)
(19510)
(18170)
理论(17968)
农业(16522)
(15857)
(15361)
财务(15278)
财务管理(15255)
企业财务(14571)
(14565)
贸易(14549)
机构
大学(317159)
学院(315441)
管理(126539)
(122972)
经济(120124)
理学(110036)
理学院(108762)
管理学(106538)
管理学院(105967)
研究(103861)
中国(81789)
(67477)
科学(64821)
(57202)
(50840)
中心(49311)
(48691)
业大(46773)
研究所(46342)
财经(45925)
(45587)
北京(42617)
(42527)
师范(42153)
(41708)
(38129)
(38030)
农业(37798)
经济学(36878)
财经大学(34360)
基金
项目(220633)
科学(174166)
研究(161522)
基金(160209)
(138921)
国家(137746)
科学基金(119319)
社会(102494)
社会科(96550)
社会科学(96523)
(86856)
基金项目(85421)
自然(77985)
自然科(76239)
自然科学(76228)
自然科学基金(74802)
教育(74716)
(72613)
资助(66155)
编号(66134)
成果(53434)
重点(49248)
(48125)
(46501)
(45776)
课题(45697)
创新(42586)
科研(42314)
教育部(41558)
国家社会(41446)
期刊
(131552)
经济(131552)
研究(93309)
中国(62583)
学报(49265)
管理(45581)
科学(45420)
(44152)
(42225)
教育(38079)
(37749)
金融(37749)
大学(37641)
学学(35109)
农业(30281)
技术(27799)
财经(21865)
业经(21095)
经济研究(20648)
(18590)
图书(18483)
问题(16651)
理论(15991)
科技(15292)
技术经济(14995)
(14947)
实践(14832)
(14832)
统计(14573)
(14041)
共检索到46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王佳  许涤龙  
文章通过"两型社会"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市"两型社会"综合指数,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金融广度对"两型社会"的作用。在聚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别金融促进"两型社会"效应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度和金融广度对"两型社会"发展作用的方向、程度和显著性三个方面均具有空间差异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晓蕾  杨东涛  
"80后"员工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文章以189名"80后"员工为样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80后"员工不同类型工作价值观对人际促进、自愿离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8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对人际促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自愿离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通过模型比较,我们还发现,持有社会型工作价值观的"80后"员工对人际促进正向影响最为显著,持有内隐型工作价值观的"80后"员工对自愿离职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吴光明  阮红新  胡红菊  李艳萍  吴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武汉城市圈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圈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总结了城市圈金融发展的信贷市场一体化、票据市场一体化、支付结算一体化、信息服务一体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巍  
在我国拥有相似自然禀赋和物质资本的不同地区之间,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利用省际数据,从社会资本和社会信任的角度对这种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和解释。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相对优势与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股票市场总值和保费收入等金融发展指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依然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方杰  高向艳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多维尺度分析了国内12家主要商业银行的主打个人金融产品并对其差异性做了实证研究。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层次差别并不十分明显,产品或服务从形式到功能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同质性;个人金融产品主要是单一型产品,缺乏为客户提供多项业务相结合的交叉式或捆绑式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不同收入的消费人群对个人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实行个人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战略;以核心产品为依托,实现业务向全方位拓展延伸;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的金融创新和产品推销等应对策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影  张雪亮  
对我国中、东、西部金融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物流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在充分发挥本地区物流金融优势的同时,各区域应强化地区间的相互合作,通过完善各类物流节点的衔接、制定与国家政策及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物流金融发展规划,以寻求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民营经济争取到了更多的制度空间,在逐步分享金融深化所带来的金融便利的同时,也向现有金融体系不断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在当前利率等宏观金融政策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的制度变迁背景下,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已经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性趋势和特征。本文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差异性形成的经济原理及实践过程进行了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认为外部环境、预算约束和需求偏好等因素决定了需求差异的形成,并在基础上提出金融资源获得力的差异是金融服务需求差异的本质的判断。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改善对民营经济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的供给,提出了建立风险分级金融服务体系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艳  余兼胜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金融供给相对充分、金融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高,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农村企业、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户融资方式表现出区域特征,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以正规金融融资为主,而欠发达地区体现为农民生活需求,主要借助于民间借贷。为此,不同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并采取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亚军  
本文选择江苏的苏南与苏北、中心城市与县域作为样本,运用PANALDATA模型对南北差异、城乡差别进行分析,重点对影响地区间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纵向研究,进而剖析了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资金有效配置、造成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结论表明,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状况影响着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流向、流量和效率。并提出解决欠发达地区融资梗阻、改变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建新  刘幸赟  
在我国不同省区,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程度不尽相同。本文着重研究影响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发挥程度的主要因素,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整体上看,技术消化吸收因子是我国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发挥的最大影响者,其次分别为技术使用因子、技术适用因子和技术流动因子。但是,在东部省区,技术的消化吸收、使用和流动因子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而技术的先进适用因子在西部省区影响作用更加明显;由于各省区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不同的,因而其政策含义也应不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黄耿志  张玉玲  吴康敏  
构建城市住房特征与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广州市1364个社区为案例,分析其住房特征与社会空间的对应关系及区位差异性。结果表明,住房特征方面,户均建筑面积和住房产权可显著地反映其社会空间质量;社会特征方面,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与住房特征的相关性更强,区位对这种对应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黄耿志  张玉玲  吴康敏  
构建城市住房特征与社会空间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广州市1364个社区为案例,分析其住房特征与社会空间的对应关系及区位差异性。结果表明,住房特征方面,户均建筑面积和住房产权可显著地反映其社会空间质量;社会特征方面,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与住房特征的相关性更强,区位对这种对应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五六  赵昕东  
本文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持有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采用ARDL-UECM模型计量分析了长短期内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长期内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用,短期内存在较弱的促进作用;而实物资产长期内对消费存在有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对消费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导致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产生长期扭曲,以及过高自有住房率在房价攀升时只能提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长期则有限。现阶段只有降低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及抑制过高的房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鹏飞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测算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并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2000-2011年广东各市金融发展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广东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空间自相关性。为此,广东应更加注重金融发展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正视并遵循金融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加强区域性金融合作,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执行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给予落后地区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婧  吴珍珠  谢朝华  
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法,考量中国"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对东、中、西部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金融支持变量前后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的绝对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控制金融支持变量后,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依次下降,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幅度依次增大。鉴此,应完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技术创新的配套条件建设,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