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3)
- 2023(13557)
- 2022(10835)
- 2021(9970)
- 2020(8203)
- 2019(18686)
- 2018(18576)
- 2017(36466)
- 2016(19377)
- 2015(21218)
- 2014(20695)
- 2013(19999)
- 2012(17802)
- 2011(15718)
- 2010(15884)
- 2009(14904)
- 2008(13424)
- 2007(11706)
- 2006(10307)
- 2005(9237)
- 学科
- 济(78135)
- 经济(78049)
- 业(51515)
- 管理(50178)
- 企(40183)
- 企业(40183)
- 方法(33988)
- 数学(31072)
- 数学方法(30515)
- 中国(28483)
- 融(26785)
- 金融(26780)
- 银(24702)
- 银行(24665)
- 农(24381)
- 行(23825)
- 地方(20709)
- 财(19368)
- 业经(18563)
- 制(17005)
- 农业(16902)
- 贸(14412)
- 贸易(14397)
- 易(13971)
- 学(13578)
- 务(12332)
- 财务(12284)
- 财务管理(12267)
- 理论(11979)
- 企业财务(11627)
- 机构
- 学院(260324)
- 大学(257418)
- 济(106432)
- 经济(104273)
- 管理(98784)
- 研究(86811)
- 理学(86150)
- 理学院(85169)
- 管理学(83276)
- 管理学院(82843)
- 中国(71154)
- 科学(54315)
- 京(53695)
- 农(48596)
- 财(47148)
- 所(43416)
- 中心(42238)
- 业大(41742)
- 研究所(39860)
- 财经(38168)
- 农业(38140)
- 江(37901)
- 经(34562)
- 经济学(33500)
- 北京(33114)
- 范(33106)
- 师范(32689)
- 州(31497)
- 院(30992)
- 经济学院(30480)
- 基金
- 项目(183015)
- 科学(143638)
- 基金(132921)
- 研究(129535)
- 家(117626)
- 国家(116651)
- 科学基金(100088)
- 社会(83837)
- 社会科(79594)
- 社会科学(79572)
- 省(72402)
- 基金项目(70882)
- 自然(65542)
- 自然科(64112)
- 自然科学(64095)
- 自然科学基金(62930)
- 划(60937)
- 教育(59115)
- 资助(53884)
- 编号(52092)
- 重点(41492)
- 发(40496)
- 成果(40409)
- 部(38857)
- 创(38634)
- 创新(36181)
- 课题(35914)
- 科研(35259)
- 国家社会(35193)
- 计划(33989)
- 期刊
- 济(110930)
- 经济(110930)
- 研究(74260)
- 中国(49249)
- 农(45157)
- 学报(43231)
- 科学(39976)
- 融(37008)
- 金融(37008)
- 财(35125)
- 管理(33860)
- 大学(32637)
- 学学(31220)
- 农业(29469)
- 教育(23987)
- 技术(21612)
- 业经(19698)
- 经济研究(19178)
- 财经(18156)
- 经(15584)
- 业(15565)
- 问题(15220)
- 统计(13171)
- 版(13032)
- 策(12542)
- 商业(12147)
- 科技(12061)
- 资源(12009)
- 技术经济(12008)
- 现代(11407)
共检索到37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语 杜伟岸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对于巩固边疆安全、促进民族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金融供给规模通过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两条途径促进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采用广西20082015年间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就金融供给规模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供给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产业结构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影响显著,由此应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实施精准金融供给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语 杜伟岸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对于巩固边疆安全、促进民族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金融供给规模通过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两条途径促进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采用广西2008~2015年间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就金融供给规模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供给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产业结构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影响显著,由此应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实施精准金融供给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语 杜伟岸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对于巩固边疆安全、促进民族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金融供给规模通过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两条途径促进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采用广西2008~2015年间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就金融供给规模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供给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产业结构对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影响显著,由此应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实施精准金融供给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罗显克 谭雪燕
城镇化成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以广西边境为例,结合边境8县市(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提出适合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城镇化 难点 模式 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元庆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且仅仅靠商业银行贷款、信托等渠道无法克服其融资瓶颈。本文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开发性金融、BOT融资方式和国际信贷。但是,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良性互动,要注意"中国式城镇化"的金融风险;金融支持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守赤道原则,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玉文
城镇化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和空间,提高社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挥聚集效应,卸载生态脆弱区剩余农业人口等,可以产生生态增殖效应,但不合理的城镇化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胁迫效应。必须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耦合,实现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城镇化 增殖效应 胁迫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龚新蜀
稳定是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然而边疆多民族地区在其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制约边疆稳定的因素,比如特殊的区位和特殊的人口构成因素。文章从保障边疆稳定出发,构建了促进边疆多民族地区稳定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边疆多民族地区 城镇化 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兰 李声明
文章以快速城镇化的广西为例,从生态足迹的角度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道路。2005—2014年广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扩大趋势,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超载,发展不可持续。生态足迹中高污染能源消耗占比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发现,对广西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GDP。因此,建议广西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要培养居民节约型消费意识,构建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注重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推广,提高土地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足迹 偏最小二乘法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许锋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其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度、发展度、均衡发展度、空间非均衡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云南省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在空间格局上发展等级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从中部向边缘阶梯状递减的趋势。民族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要普遍低于非民族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对比方面,土地城镇化过度型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部,而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则分布在云南的中部。民族区域多呈现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均衡性方面,云南中部区域...
关键词:
城镇化 非均衡性 空间异质性 民族地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民族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镇化水平大多处于初期和中期,金融作为一种要素集聚,可以有效支持其城镇化建设。在现代经济框架下,集内在市场推动和外在政府引导为一体的"政府诱导型"金融,将加速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形成后发优势。本文对广东清远案例的分析表明,政府从金融支持城镇化中退出、让位于私人部门,通过加强引导形成强的金融市场诱导机制,可以吸引外源性资本进入民族地区;通过诱导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担保体系、银保合作以及金融服务,推动了清远市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从而为解决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刘自强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分区视角,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宁夏新型城镇化既有发展速度快、规模偏小、质量不高、差异性明显以及集聚辐射能力不强的特征,又存在体制机制制约、固有政策约束、发展要素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客观问题。鉴于此,不仅提出了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还提出了先行先试、破解制度"藩篱"、扩大发展自主权、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等具体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民族地区 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德君 宗雯 杨青 胡继亮
城镇化和信息化作为"四化"中重要的战略政策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熵值综合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西北民族地区2003—2013年城镇化和信息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18个城镇的城镇化和信息化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信息化的发展;其城镇化与信息化耦合度及协调度同样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总体的协调程度处于失调的状态。针对此现状,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对于不同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城镇,政府应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发挥"典型"城镇的带头...
关键词:
城镇化 信息化 熵值法 耦合法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立文 斯琴塔娜 张芳芳 张修美
本文从城镇化和人口角度对中国长期以来较低的非寿险保险深度现象提供解释。由2006~2013年中国省级样本发现,人口等指标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建立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对非寿险深度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人口因素对非寿险保险深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对非寿险深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种作用随分位数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强。建议地方政府加强中小城镇建设,控制城镇和农村人口规模并加大普及保险知识的力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传哲 于艺皓
新型城镇化可分为农民的市民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由此,城镇化金融需求也可分为农民的市民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非农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以江苏苏北为例,利用永续盘存法、带滞后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方法对四个方面的金融需求分别进行估计,然后用灰色预测和其他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因素作为承载力因素纳入预测中。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需求 预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华荣
新型城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其存在土地有效供给不足、"人化"问题突出、市场发育程度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等制约。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家庭农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赋予主体地位和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发展家庭农场,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家庭农场 有机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