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3)
- 2023(11448)
- 2022(9281)
- 2021(8302)
- 2020(7213)
- 2019(16367)
- 2018(15845)
- 2017(32352)
- 2016(16756)
- 2015(18180)
- 2014(17934)
- 2013(18217)
- 2012(16629)
- 2011(14680)
- 2010(14981)
- 2009(14805)
- 2008(14457)
- 2007(13193)
- 2006(11768)
- 2005(11106)
- 学科
- 济(84142)
- 业(84125)
- 经济(84063)
- 企(77006)
- 企业(77006)
- 管理(63800)
- 方法(41727)
- 数学(33919)
- 数学方法(33809)
- 银(33635)
- 银行(33490)
- 行(31901)
- 融(31026)
- 金融(31026)
- 财(29116)
- 业经(28905)
- 制(26058)
- 农(25347)
- 中国(24788)
- 务(22800)
- 财务(22782)
- 财务管理(22760)
- 企业财务(21729)
- 农业(19709)
- 技术(16867)
- 体(15629)
- 策(14673)
- 地方(14440)
- 体制(14232)
- 理论(13963)
- 机构
- 学院(240822)
- 大学(235259)
- 济(116027)
- 经济(114249)
- 管理(102796)
- 理学(87830)
- 理学院(87209)
- 管理学(86396)
- 管理学院(85966)
- 中国(70626)
- 研究(69157)
- 财(57583)
- 京(46585)
- 财经(46109)
- 经(41961)
- 经济学(37494)
- 江(36774)
- 农(35939)
- 中心(35296)
- 财经大学(34399)
- 经济学院(34254)
- 科学(34137)
- 银(33981)
- 银行(32643)
- 所(32423)
- 商学(31489)
- 商学院(31237)
- 融(30815)
- 行(30549)
- 金融(30247)
- 基金
- 项目(149557)
- 科学(121967)
- 基金(114012)
- 研究(112481)
- 家(95164)
- 国家(94294)
- 科学基金(85463)
- 社会(77489)
- 社会科(74049)
- 社会科学(74032)
- 基金项目(60157)
- 省(57837)
- 自然(52973)
- 自然科(51880)
- 自然科学(51872)
- 自然科学基金(51103)
- 教育(50427)
- 资助(47460)
- 划(46191)
- 编号(43502)
- 创(35148)
- 业(35033)
- 部(34728)
- 成果(33132)
- 国家社会(32985)
- 重点(32580)
- 创新(31978)
- 发(31924)
- 人文(31423)
- 制(31332)
- 期刊
- 济(126233)
- 经济(126233)
- 研究(74796)
- 融(53048)
- 金融(53048)
- 财(49023)
- 中国(43491)
- 管理(43197)
- 农(33110)
- 科学(27751)
- 学报(25398)
- 财经(25147)
- 技术(21711)
- 大学(21568)
- 经(21532)
- 业经(21530)
- 学学(21135)
- 农业(20713)
- 经济研究(20352)
- 问题(16485)
- 技术经济(15627)
- 贸(13745)
- 财会(13703)
- 业(13424)
- 商业(13331)
- 国际(13205)
- 现代(12764)
- 世界(12208)
- 统计(12172)
- 理论(12099)
共检索到374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慧平 丁怡帆
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辉 张旭东
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与其贷款银行的配对样本,考察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企业新增投资,提高了投资不足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未能提高投资过度企业的投资效率。从影响机制来看,一是银行金融科技提高了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即降低了信贷成本和准入门槛。二是银行金融科技对债权治理的作用具有部分有效性,降低了投资不足企业的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但未对投资过度企业形成有效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困境、较好的外部数字基础设施与较高的市场和媒体关注度时,银行金融科技对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政策制定者、银行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伟俊 袁凯彬 李万利
本文利用经纬度信息构造中国企业层面邻近银行网点数据,系统考察银行网点扩张对非上市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渠道。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在运用倍差法、边界断点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银行竞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而金融可及性渠道不显著。此外,银行网点扩张仅对中等规模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对小微和大型企业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但有助于抑制无创新企业的政策套利倾向。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揭示银行网点扩张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对深化银行业金融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贾 宋钰娇 邹淑仪
本文以2009年实施的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作为银行竞争的外生冲击,研究了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增加提高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雇佣,并引起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流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大中型企业、低TFP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久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劳动力雇佣 企业信贷可得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龙志能 李万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在的现实情境,基于“润泽实体”和“加剧虚拟”的竞争性视角,本文考察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显著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且上述效应在民营企业及规模较小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当企业主业利润空间较小时,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区分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回报率较高的长期金融资产促进作用更强,结果支持了利润追逐动机。此外,研究发现企业将获得的信贷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挤出了实业投资,从而导致未能有效润泽实体经济发展。本文为评估银行管制放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引导资金有效支持实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龙志能 李万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在的现实情境,基于“润泽实体”和“加剧虚拟”的竞争性视角,本文考察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显著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且上述效应在民营企业及规模较小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当企业主业利润空间较小时,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区分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回报率较高的长期金融资产促进作用更强,结果支持了利润追逐动机。此外,研究发现企业将获得的信贷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挤出了实业投资,从而导致未能有效润泽实体经济发展。本文为评估银行管制放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引导资金有效支持实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唐韬 夏伦
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基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认为企业层面过于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临时工比例、离职率、雇佣员工变动率)所带来的流转成本以及经营负担加重,会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利用第7~12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衡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劳动力流转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与强度,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检验证实,流转成本、资本深化与其他经营负担是劳动力流转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渠道。文章的研究为中国当前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同时也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虹 王明明 李唐
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文章创新性地选择了管理效率这一微观视角,就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稳健地实证检验。通过回归发现,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管理效率基于当前的均值每提升10%,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1. 72%~2. 92%,管理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就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展开了进一步验证,分析发现:管理效率可以通过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开放性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文章建议企业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应配合对相应的机器设备和交流环境进行优化,以实现企业的高效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管理效率 影响机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冯大威 高梦桃 周利
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匹配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创业概率;从雇员规模和创业动机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只对选择"自雇型"和"生存型"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不影响"雇主型"和"机会型"创业;社会资本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行为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创业活动的雇员规模和收入。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积极鼓励居民创业行为,同时也要优化创业结构。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居民创业 社会资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恩泽 余淼杰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要求。劳资收入分配作为初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终的收入分配格局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势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收入的分配,是理解劳动收入份额的关键。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库对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进行准确估计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拥有显著的市场势力。平均而言,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中,只有44%分配给劳动者。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越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越低;(2)2007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的水平和异质性均在下降,表明劳资收入分配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本文进一步佐证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即劳资市场势力的强弱对比决定了剩余价值在劳资之间的分配。在政策制定上,本文建议加强对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垄断行为的规制、增强劳动力在职业和地域上的流动性,同时从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要素市场的竞争中性。通过改善劳资收入分配,最终实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丹枫 李宇坤
借助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渠道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供应链变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创新强度是其主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缓解高技能劳动者投资不足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投资过度的作用力度有限。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宸宇 李炳钰
面对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应该如何转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高市场竞争度行业,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强的驱动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劳动力成本可以通过增加数字投资、促进数字创新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侧的创业环境以及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在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劳动力成本通过驱动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应重视利用数字化转型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成本攀升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友森 张琴韵 许和连
本文基于2001-2009年手工查找的中国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国家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以银行密度为代理变量的银行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银行发展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而言更强;缩短银企距离、促进同业竞争和强化关系融资是银行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主要渠道;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银行发展显著延长了企业创新持续时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颖 刘鑫然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表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指标,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其社会责任报告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银行绩效与之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相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低,银行绩效与之存在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同时还发现了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关系有差别。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银行绩效 总资产收益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敏 谢露 马黎珺
本文采用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抑制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平滑的行为,也有助于减少银行出于盈余管理目的所计提的操纵性贷款损失准备。为了更好地考察金融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影响,我们进一步剔除了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仅考虑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商业银行盈余质量的提高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丰富了金融生态环境的银行治理效应及商业银行盈余质量方面的文献,为我国在金融体制转型背景下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改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吗——来自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是否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170家商业银行的证据
中小商业银行的异地扩张与企业贷款—— 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互联网金融提升了商业银行资本配置效率吗?——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净息差——来自中国36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技能异质性劳动力选择性集聚的学习交流效应与地区生产效率——来自制造业微观企业的证据
商业银行跨区经营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高科技企业创业——来自工商注册信息大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