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53)
2023(21289)
2022(17919)
2021(16996)
2020(13924)
2019(31716)
2018(31477)
2017(59114)
2016(32303)
2015(35969)
2014(35673)
2013(34431)
2012(31579)
2011(28371)
2010(28525)
2009(26389)
2008(25183)
2007(22329)
2006(19625)
2005(17184)
作者
(90649)
(75408)
(74675)
(71601)
(47765)
(36132)
(34121)
(28995)
(28721)
(27085)
(25744)
(25490)
(24127)
(23847)
(23465)
(23322)
(22195)
(22157)
(21683)
(21666)
(18802)
(18591)
(18302)
(17263)
(16943)
(16935)
(16718)
(16687)
(15241)
(15036)
学科
(117497)
经济(117352)
管理(92658)
(86733)
(73766)
企业(73766)
方法(48067)
数学(40524)
数学方法(39992)
中国(38974)
(34493)
(34024)
业经(29842)
(29495)
金融(29486)
(28985)
银行(28920)
(28720)
地方(28498)
(27806)
(27803)
理论(23063)
农业(22874)
技术(22727)
(21002)
财务(20915)
财务管理(20876)
(20619)
贸易(20598)
(20288)
机构
学院(435661)
大学(434320)
(167036)
管理(165146)
经济(163120)
研究(149930)
理学(141664)
理学院(139975)
管理学(137375)
管理学院(136557)
中国(115741)
科学(93794)
(93303)
(81289)
(75315)
(73690)
中心(69155)
研究所(68561)
(66850)
业大(65694)
财经(63432)
(60041)
师范(59383)
北京(58966)
(57538)
农业(57407)
(55490)
(54237)
经济学(50282)
技术(49110)
基金
项目(297661)
科学(232966)
研究(219795)
基金(212182)
(185862)
国家(184229)
科学基金(157257)
社会(136397)
社会科(128970)
社会科学(128937)
(118807)
基金项目(112258)
教育(102049)
自然(101581)
(99813)
自然科(99198)
自然科学(99171)
自然科学基金(97365)
编号(90258)
资助(85905)
成果(74624)
重点(67589)
(64552)
(64505)
(64310)
课题(64049)
创新(59828)
科研(56494)
国家社会(55576)
项目编号(55511)
期刊
(187746)
经济(187746)
研究(131398)
中国(95035)
学报(72564)
(67428)
科学(64596)
(63451)
管理(61998)
教育(60269)
大学(54700)
学学(50999)
(49032)
金融(49032)
农业(45382)
技术(38597)
业经(31924)
财经(30804)
经济研究(29907)
(26541)
图书(24079)
问题(23917)
(23756)
科技(21825)
(21135)
理论(19843)
技术经济(19465)
现代(19083)
(18568)
论坛(18568)
共检索到660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彦军  徐文成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推动绿色项目认证,强化机制和方法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肖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旨在调节供给侧的质量和结构。如今,金融体系的绿色化已成为全球趋势,国际社会在绿色银行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碳市场运作机制构建方面日趋成熟,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发现:传统型绿色金融产品和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现阶段在产品创新和市场规模方面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绿色金融主体支持体系,阻碍了其后续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中国应设计更加全面、清晰的绿色金融战略推进路线,分别从防御型、拓展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崛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发展绿色金融,依靠金融力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是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政策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份部分地区设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迈入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云帆  张水平  宋宇飞  
本文深入研究了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简称"绿色金改区")建设情况,使用DID双重差分模型从资源节约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分析两市绿色金改区的建设效率,分析两市的绿色金融改革是否真正达到了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目标。结果显示:绿色金改区建设没有显著影响工业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效率,但是显著减少了两市的工业污染排放量。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绿色金改区的路径优化提出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修华  刘锦华  赵亚雄  
研究目标: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影响成效。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试验区的整体企业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创新发展,且存在约束效应大于激励效应的现象,说明企业仍未形成超过遵循制度成本的"补偿性收益"。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提升了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治污成本,挤出了其研发支出,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则明显增加了绿色企业的商业信用和研发支出,促进了其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国有、大规模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强,并呈现出显著的上市年龄异质性。研究创新:从微观企业视角论证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及其在污染企业和绿色企业之间的效应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价值:为深化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邱亿通  
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广州市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的基础和条件,并展示了绿色金融的"广州模式"。近年来,广州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逐步构建起了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区域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润梅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针对当前绿色金融服务资源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型"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尽快培育壮大绿色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服务绿色融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推动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亚雄  王修华  刘锦华  
基于超效率DEA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度的绿色经济效率视角,本文检验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的经济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后,试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显著提升,这得益于试验区设立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作用,但绿色技术进步的效果不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试点地区主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绿色企业创新、抑制污染企业融资等路径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路径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产业升级类和资源开发类试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明显;对大规模污染企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小规模绿色企业的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体现了进一步推进试验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紧迫性,有利于为绿色转型政策的优化提供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蕾  寇家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雄安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借鉴学习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设想:明确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定位;找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绿色债券等促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三是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构建绿色金融防范化解机制等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四是要发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发行地方政府债、鼓励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等拓宽融资渠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勇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特点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勇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特点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