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6)
2023(13843)
2022(11788)
2021(10736)
2020(9250)
2019(21253)
2018(20855)
2017(40337)
2016(21781)
2015(24463)
2014(24835)
2013(24536)
2012(23104)
2011(21046)
2010(21578)
2009(20740)
2008(19840)
2007(17808)
2006(15890)
2005(14747)
作者
(64167)
(53855)
(53698)
(51744)
(34346)
(25894)
(24714)
(20873)
(20465)
(19295)
(18581)
(18005)
(17392)
(17367)
(17093)
(16845)
(15929)
(15791)
(15631)
(15450)
(13709)
(13291)
(13040)
(12456)
(12403)
(12140)
(11980)
(11676)
(11031)
(10641)
学科
(110692)
经济(110590)
管理(61495)
(60675)
(49850)
企业(49850)
方法(44475)
数学(39637)
数学方法(39301)
中国(30951)
(28564)
金融(28562)
(28290)
(26816)
银行(26778)
(25817)
地方(25331)
(25311)
(23826)
(21931)
业经(21832)
(17614)
贸易(17603)
农业(17221)
(17035)
财务(17003)
(17001)
财务管理(16960)
(16713)
企业财务(16251)
机构
大学(320591)
学院(319769)
(146252)
经济(143383)
管理(118276)
研究(114391)
理学(101248)
理学院(100080)
管理学(98396)
管理学院(97798)
中国(91711)
(69134)
科学(67187)
(66781)
(59224)
(54723)
财经(54221)
研究所(53460)
中心(52522)
(49076)
(48647)
经济学(47353)
业大(45427)
农业(42672)
北京(42555)
经济学院(42518)
(40564)
(40242)
财经大学(40226)
师范(40119)
基金
项目(203847)
科学(160717)
基金(149622)
研究(146895)
(130567)
国家(129482)
科学基金(110363)
社会(95799)
社会科(90988)
社会科学(90962)
(78761)
基金项目(78321)
自然(70301)
自然科(68716)
自然科学(68695)
自然科学基金(67519)
教育(67416)
(65903)
资助(62559)
编号(57640)
成果(47479)
重点(46522)
(46135)
(44775)
(42037)
课题(40416)
国家社会(40276)
教育部(39801)
创新(39481)
科研(39171)
期刊
(166838)
经济(166838)
研究(101857)
中国(63574)
(54946)
学报(50148)
(48948)
科学(45718)
(44601)
金融(44601)
管理(44091)
大学(37940)
学学(36114)
农业(31326)
教育(29382)
经济研究(28793)
财经(28665)
技术(26568)
(24738)
业经(24506)
问题(21358)
技术经济(17442)
统计(16983)
(16905)
(16464)
商业(15826)
理论(15554)
世界(15071)
(15021)
国际(14569)
共检索到49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波  
文章选取了我国31个省份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对我国金融体系效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消费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2)金融体系的效率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也较大程度地推动了经济发展。(3)如果再叠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消费需求的提升作用,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改革,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学能  卢盛荣  
本文在理论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例如制度变革、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结构等嵌入模型的分析框架,在对1993—201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16—204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潜在增长率本身的下降,应该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在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下,2016—2020年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6.9%、6.5%;2021—2025年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供给结构失衡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将引发过剩产能和经济失调;在没有新技术和产业调整的初始阶段,盲目增加信贷供给,会引发产能过剩;货币政策调控只能增加短期产出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生蕾  路子强  路漫天  
选取29个样本的年度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服务实体经济、普惠性发展、服务效率、风险水平4个方面的6项指标分析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数据的相互关系,检验和量化改革的实践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在选定衡量的4个方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有效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小琼  贾培瑶  刘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为使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促进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为有力的产品供给。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探讨了河北省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最后则针对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小琼  贾培瑶  刘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为使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促进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为有力的产品供给。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探讨了河北省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最后则针对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本书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研究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上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进行的讲稿整理完善而成,与市面上其他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著作不同,本书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形成、深刻内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本书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研究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上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进行的讲稿整理完善而成,与市面上其他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著作不同,本书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形成、深刻内涵、主要内容和政策主张,更加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以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中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欣欣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此,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了序幕,并不断深化推进。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思锦  杜晴  范从来  
生产过剩是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相矛盾产生的结果,归结于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体现为缓解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消费力依托于生产力,因此解决好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关键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提高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解决好驱动企业创新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创新型企业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大和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根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除了发展传统的信用形式外,资本型金融(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金融力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多年来消费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量较低,导致内需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本文选取我国1997-2016年居民消费以及政府消费数据,基于协整模型定量研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居民消费总量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我国经济规模会随着居民消费总量的扩大而扩大;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政府的过度消费会导致腐败、不公平等社会问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锋娟  
本文基于要素、制度与经济增长的逻辑框架,剖析了中国过去38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质是通过开放、激励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了要素的积累、制度的优化、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了中国以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竞争力。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提高要素效率和降低非要素性制度费用是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