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3)
2023(5966)
2022(4760)
2021(4491)
2020(3894)
2019(8893)
2018(8737)
2017(17079)
2016(8844)
2015(9346)
2014(9312)
2013(8908)
2012(8078)
2011(7158)
2010(7683)
2009(8051)
2008(7234)
2007(6378)
2006(5923)
2005(5698)
作者
(21969)
(18102)
(17690)
(17495)
(11509)
(8541)
(8473)
(7146)
(6697)
(6518)
(6118)
(6085)
(5878)
(5876)
(5731)
(5633)
(5246)
(5163)
(5153)
(4780)
(4584)
(4432)
(4216)
(4181)
(4140)
(4087)
(3992)
(3703)
(3597)
(3565)
学科
(33440)
经济(33398)
(28363)
(27267)
金融(27267)
(25039)
银行(25038)
(24236)
管理(24135)
(23263)
企业(23263)
中国(19318)
(15736)
(15418)
方法(13806)
数学(12773)
数学方法(12693)
中国金融(11246)
(10979)
财务(10966)
(10959)
财务管理(10943)
保险(10868)
企业财务(10627)
(9323)
体制(8467)
业经(8127)
(8048)
制度(7638)
(7638)
机构
大学(112884)
学院(112238)
(54218)
经济(53119)
管理(42699)
中国(41362)
研究(37060)
理学(34935)
理学院(34665)
管理学(34257)
管理学院(34033)
(33222)
财经(24580)
(22748)
(22346)
(21764)
金融(21391)
(21043)
银行(20220)
中心(19726)
(18993)
财经大学(18644)
经济学(18356)
(17517)
(17348)
人民(17160)
科学(16690)
经济学院(16649)
国人(15893)
中国人(15793)
基金
项目(65563)
科学(52133)
研究(51727)
基金(48838)
(40380)
国家(39975)
科学基金(35436)
社会(34554)
社会科(32911)
社会科学(32901)
基金项目(25002)
(24213)
教育(23572)
资助(21048)
编号(20800)
自然(20721)
自然科(20286)
自然科学(20282)
(19972)
自然科学基金(19945)
成果(17929)
(15445)
(15264)
国家社会(14734)
(14718)
重点(14593)
课题(14330)
教育部(14278)
(14236)
人文(13774)
期刊
(59493)
经济(59493)
研究(45225)
(38313)
金融(38313)
(26943)
中国(25933)
管理(16369)
财经(13072)
(12269)
学报(11455)
教育(11316)
(10997)
科学(10931)
大学(10199)
经济研究(9880)
学学(9610)
技术(8533)
国际(7680)
理论(7611)
业经(7502)
问题(7346)
(7100)
实践(6818)
(6818)
财会(6585)
中国金融(6450)
农业(6375)
会计(5584)
统计(5369)
共检索到195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姝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春子  
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银行监管的强化以及经济下行过程中风险暴露的新特点,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日益明显,部分银行不良资产反弹,为银行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考虑到经济转型和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短暂的特点,强化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忠阳  
在金融体系中,风险是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概念,从这一视角看金融本质已超越资金融通的表象,而在于经济体系的风险配置、经营和管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比较深入的讨论,获得一些新的观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点两个层面的内涵理解金融供给侧是什么?这是理解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问题。它不是"金融的供给侧",不可以简单地在中间加"的"字;它是经济体系中供给贷款、股票、债券、保险、理财乃至衍生产品等金融产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崔介何  
本文认为,发达国家在企业物流设计、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不仅与其发达的经济有关,与其高度重视企业物流也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源头和基础还很薄弱,多数制造企业物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较为落后,这与我国物流研究与实践中重宏观、轻微观的现象是分不开的。文章指出,企业物流作为物流运作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物流的基础,企业物流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物流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企业物流的进步有利于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玉  
一、引言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了财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金融、财务、贸易以及投资创新等方面对我国经济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球大量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美元持续加息、国际资本的流通加速等现状导致了全球的宏观经济进入了不明朗的条件。我国的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指导下,进入了新的常态。(1)同时,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立新  李鹏涛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有助于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着眼于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策略。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包括: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金融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去杠杆,防止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空转;加强金融产品管理,补齐金融发展短板。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资源与金融机构的供给非均衡,不利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未来要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立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措施,保障金融资源高效供给;以市场为导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解决金融资源供给非均衡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玉  
一、引言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了财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金融、财务、贸易以及投资创新等方面对我国经济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球大量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美元持续加息、国际资本的流通加速等现状导致了全球的宏观经济进入了不明朗的条件。我国的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指导下,进入了新的常态。(1)同时,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志成  
一般都认为,银行开展贷款业务时 选择发放抵押(质押)贷款,风险是最小的,因为银行可以在贷款客户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时,拍卖客户的抵押物来抵偿贷款,从而保证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因此,在实践中许多银行贷款都选择了抵押或质押贷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惠芳  
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来,对县级机构的设置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县级中央银行不仅应该存在,而且应该进一步发挥作用。 (一)县级中央银行功能的新探索从笔者直接的感受来看,县级中央银行的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研功能。中央银行如何抓经济,首先要求中央银行强化经济调研功能,对宏观经济负责,而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山东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石油、煤炭、钢铁等能源重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较大。近年来,随着能源和钢铁行业不断下行,山东经济也受到明显影响。山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工业。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山东情况看,当前,金融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勾东宁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需求侧因素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供给侧因素则主要包含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即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013年开始,中国名义GDP与人均GDP增速均明显下降,2015年中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的震荡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