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4)
- 2023(8128)
- 2022(6749)
- 2021(6410)
- 2020(5310)
- 2019(11790)
- 2018(11735)
- 2017(21615)
- 2016(11603)
- 2015(12726)
- 2014(12208)
- 2013(11536)
- 2012(10667)
- 2011(9556)
- 2010(10022)
- 2009(10006)
- 2008(9248)
- 2007(8354)
- 2006(7737)
- 2005(7132)
- 学科
- 济(42989)
- 经济(42932)
- 管理(36396)
- 业(35678)
- 企(32245)
- 企业(32245)
- 融(25834)
- 金融(25834)
- 银(23541)
- 银行(23527)
- 行(22895)
- 中国(20957)
- 制(15866)
- 方法(15288)
- 财(15153)
- 数学(12939)
- 数学方法(12701)
- 技术(12663)
- 业经(11816)
- 地方(11623)
- 农(11254)
- 中国金融(11075)
- 体(10472)
- 技术管理(9409)
- 体制(9043)
- 务(9033)
- 财务(9011)
- 财务管理(8985)
- 理论(8973)
- 企业财务(8596)
- 机构
- 学院(150474)
- 大学(150392)
- 济(65121)
- 经济(63699)
- 管理(54622)
- 研究(52866)
- 中国(48365)
- 理学(45596)
- 理学院(45095)
- 管理学(44293)
- 管理学院(43983)
- 财(34201)
- 京(31797)
- 科学(29413)
- 中心(26268)
- 所(26009)
- 财经(25458)
- 江(24553)
- 研究所(23107)
- 经(23039)
- 农(21922)
- 经济学(21382)
- 北京(20310)
- 州(20024)
- 银(19889)
- 范(19608)
- 师范(19402)
- 经济学院(19156)
- 院(19144)
- 银行(19130)
- 基金
- 项目(93400)
- 科学(73839)
- 研究(71831)
- 基金(66843)
- 家(57364)
- 国家(56821)
- 科学基金(49079)
- 社会(46645)
- 社会科(44307)
- 社会科学(44296)
- 省(37240)
- 基金项目(34538)
- 教育(32925)
- 划(30317)
- 自然(28997)
- 编号(28534)
- 自然科(28410)
- 自然科学(28405)
- 自然科学基金(27905)
- 资助(26763)
- 成果(24463)
- 创(23085)
- 创新(21821)
- 重点(21474)
- 发(20985)
- 课题(20667)
- 部(20405)
- 国家社会(19787)
- 制(19254)
- 性(19106)
共检索到254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庚
2019年10月25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并针对改革的各项规则提出了大量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整体看,市场各方对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高度认可,认为改革的各项措施可操作、可实行,符合市场规律、贴合市场需求。为了进一步加深市场各方对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市场近期关于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下本次新三板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庆民 刘宏海
产能过剩背后是供需失衡和资源错配。过热投资催生产能泡沫,裹携金融资源,加大债务杠杆。当外需和投资需求滑落,真实消费增长不足以填补需求缺口,错配资源需重置。与之伴生的是环境资源过度消耗,水、空气和土壤严重污染。货币政策难以从根本解决错配资源重置的难题,供给侧改革应当在经济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绿色生产与绿色升级契合供给侧改革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云峰 朱珍
2013年新三板扩容以来,社会各界对其抱以厚望,希望新三板能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摇篮。然而,扩容以来,融资能力差、优质标的少、股票流动性低成了新三板的典型标签,与各界的期望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新三板融资全貌作深入研究以便合理评价其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为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挂牌企业融资方式及表现形式出发,分析挂牌企业真实的融资状况,总结挂牌企业融资困境的特征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界定新三板的功能定位、提升挂牌企业质量、构建适当的合格投资者群体、增加融资工具四个方面优化新三板融资功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三板 融资方式 融资困境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山东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石油、煤炭、钢铁等能源重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较大。近年来,随着能源和钢铁行业不断下行,山东经济也受到明显影响。山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工业。金融促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运用金融资源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山东情况看,当前,金融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勾东宁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需求侧因素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供给侧因素则主要包含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即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013年开始,中国名义GDP与人均GDP增速均明显下降,2015年中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的震荡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单靠金融"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五大任务: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单靠金融"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五大任务: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延成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明确了相关政策要求。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既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三农"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网络最全、人员最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红梅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下金融供给与需求特点,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供给侧改革 资源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红梅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下金融供给与需求特点,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供给侧改革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延成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明确了相关政策要求。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既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三农"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网络最全、人员最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