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3)
- 2023(18523)
- 2022(15182)
- 2021(13849)
- 2020(11259)
- 2019(25100)
- 2018(24517)
- 2017(45931)
- 2016(24687)
- 2015(26815)
- 2014(26317)
- 2013(25723)
- 2012(23779)
- 2011(22020)
- 2010(22449)
- 2009(21448)
- 2008(20552)
- 2007(18440)
- 2006(17138)
- 2005(16071)
- 学科
- 济(115183)
- 经济(115070)
- 管理(67908)
- 业(63837)
- 企(51136)
- 企业(51136)
- 方法(37696)
- 中国(36901)
- 银(35156)
- 银行(35009)
- 行(33434)
- 数学(32401)
- 数学方法(32147)
- 融(32028)
- 金融(32026)
- 地方(30158)
- 制(29896)
- 农(29146)
- 业经(27140)
- 财(26303)
- 学(21943)
- 农业(20160)
- 贸(19825)
- 贸易(19807)
- 易(19161)
- 体(17983)
- 环境(17098)
- 地方经济(16667)
- 理论(16575)
- 发(16155)
- 机构
- 学院(349804)
- 大学(348741)
- 济(154421)
- 经济(151333)
- 研究(127301)
- 管理(126646)
- 中国(107600)
- 理学(106739)
- 理学院(105496)
- 管理学(103825)
- 管理学院(103163)
- 科学(74921)
- 京(74070)
- 财(73523)
- 所(65107)
- 农(62640)
- 中心(59330)
- 研究所(58677)
- 财经(56920)
- 江(55306)
- 经(51559)
- 经济学(49513)
- 业大(49351)
- 农业(48721)
- 北京(47263)
- 范(47119)
- 师范(46581)
- 州(45000)
- 院(44814)
- 经济学院(44349)
- 基金
- 项目(223228)
- 科学(175230)
- 研究(163331)
- 基金(161183)
- 家(141440)
- 国家(140187)
- 科学基金(119133)
- 社会(107370)
- 社会科(102005)
- 社会科学(101977)
- 省(87697)
- 基金项目(83809)
- 教育(73890)
- 自然(73806)
- 划(73231)
- 自然科(71998)
- 自然科学(71977)
- 自然科学基金(70715)
- 资助(65080)
- 编号(65076)
- 成果(53420)
- 发(53363)
- 重点(50997)
- 部(48584)
- 创(47092)
- 课题(45882)
- 国家社会(45513)
- 创新(44116)
- 发展(42732)
- 展(42067)
- 期刊
- 济(181948)
- 经济(181948)
- 研究(116232)
- 中国(78470)
- 融(61125)
- 金融(61125)
- 农(58043)
- 学报(56542)
- 财(56248)
- 科学(50647)
- 管理(48404)
- 大学(42332)
- 学学(39723)
- 教育(38620)
- 农业(36814)
- 经济研究(30496)
- 财经(30431)
- 业经(28765)
- 技术(28351)
- 经(26324)
- 问题(23263)
- 业(19067)
- 贸(18776)
- 国际(17726)
- 技术经济(17593)
- 理论(17145)
- 图书(16901)
- 世界(16527)
- 商业(16524)
- 版(15753)
共检索到566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威栋 张伟 王硕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商业银行工业信贷的影响,并讨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源错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金融资源错配水平不断下降。金融资源错配缓解显著降低了银行工业信贷规模,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金的经济绩效。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错配缓解程度与银行工业信贷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银行工业信贷规模的负影响减弱,对银行工业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正影响加强。总体而言,现阶段商业银行仍存在对“民、小、新”企业不敢贷的现象,但这类企业通过数字经济应用、产业革新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银行疑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雨 彭嫦燕 秦芳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地区银行发展对家庭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地区银行发展有利于缓解家庭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并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银行发展对不同收入(资产)水平家庭信贷约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地区银行发展对低收入(资产)家庭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较小,对高收入(资产)家庭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较大。此外,地区银行发展对家庭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对农村家庭作用较小,对城市家庭作用较大。这说明,地区银行发展虽然从总体上缓
关键词:
地区银行发展 家庭正规信贷约束 信贷不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晨 董晓君
选取2011~2016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运用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分析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讨论互联网金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与银行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绿色信贷占比较低时替代效应显著,银行绩效提高;绿色信贷占比提高时挤占效应、风险放大效应逐渐显现,银行绩效下滑。互联网金融分流了银行贷款资金,拓宽了"两高一剩"产业融资渠道,使得商业银行在其绿色信贷发展的更早期间出现绩效下滑趋势。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其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提升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银行绩效 互联网金融 动态演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朝光 曹志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张晔
基于2011—2019年中国171家商业银行数据,从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银行信贷供给增加,且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两个渠道对银行信贷供给起促进作用。相较于地方性、小规模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全国性、大规模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金融科技发展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信贷 市场竞争 技术赋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牛培路 白俊
本文选取2003~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商业信用再分配功能,并考察金融发展对商业信用再分配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获得银行信贷多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多,商业信用再分配功能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获得较多银行信贷的国有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显著少于非国有企业。同时,金融发展有助于非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提供商业信用是为了更好地参与产品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全晶晶 王俊领 李志远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风险承担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及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银行利益冲突的缓解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获得的银行信贷规模越小、利率越高、期限越短。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缓解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企业风险承担造成的银行信贷决策收紧是由于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带来了债务违约率的上升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剧,而更可比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企业的债务违约及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能够为银行提供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蒋婧梅
本文在借鉴Driscoll(2004)的银行信贷供给冲击识别的方法基础之上,主要尝试验证了如下命题: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否如理论预期的那样逐渐完善了金融市场,从而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虽然信贷渠道总体上是显著存在的,但信贷渠道的效应变化随改革时段不同而呈倒"U"形特征。深入的分析认为,倒"U"形关系表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在改革后期有减弱趋势,且金融市场化改革并未有效的催生金融创新。从金融改革的角度看,本文的意义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体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单独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效果是令人怀疑的;二是金融改革必须具有诱致金融创新的功能,不能有效促进金融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昊旻 王杰 买生
以赫芬达尔指数(HHI)、熵指数(EI)与公司跨行业个数的对数(Ln N)作为公司多元化(PMC)的度量,实证检验多元化经营对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提供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对其商业信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易于获得银行信贷的公司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多元化经营通过增加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进而促进了公司商业信用的提供;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多元化经营的上述强化效应在面临融资约束的公司和经济衰退时期将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对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提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昊旻 王杰 买生
以赫芬达尔指数(HHI)、熵指数(EI)与公司跨行业个数的对数(Ln N)作为公司多元化(PMC)的度量,实证检验多元化经营对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提供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对其商业信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易于获得银行信贷的公司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多元化经营通过增加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进而促进了公司商业信用的提供;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多元化经营的上述强化效应在面临融资约束的公司和经济衰退时期将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对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提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多元化经营缓解融资约束的积极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安义
2015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指明了下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浙江经济在全国率先步入"新常态",先行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浙江实践经验。对于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要不要主动融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命题已无须赘述,正所谓经济与金融是互生共荣的生态圈。目前商业银行已经从调整资源配置和信贷结构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但正如经济的问题和矛盾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随着经济供给侧改革推进到新的领域,对商业银行也提出了全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依靠传统的理念、手段、模式将难以对接。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也需要系统性地开展供给侧改革,通过把握"去库存"与"...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 金融供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欣 郭淑娟 常京萍
数字经济领航经济增长,而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微观保障。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优化信息环境并抑制金融错配,进而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非产融结合企业以及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而言,数字经济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能强化该治理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缓解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并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顾卫平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也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服务社会金融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行理财作为大资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18年4月以来,资管新规系列监管制度先后发布实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入正本清源转型阶段,可预期的是,行业长期向好的逻辑仍然不变。目前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作为转型的重要抓手,理财子公司建设需坚守资管的初心和本源,多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段珂
研究目的: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要素错配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为深化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工业用地要素错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工业结构高级化两条渠道抑制工业用地要素错配;(3)对市场化程度较低、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过度错配城市以及非资源城市的抑制作用更显著;(4)抑制作用随着错配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并能推动土地出让结构向增加商住用地方向调整。研究结论: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统筹兼顾全国数字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对工业用地要素错配的矫正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以金融摩擦条件下修正的状态证实模型为基础,本文首先对银行信贷渠道影响信贷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并利用差异中的差异交叉项模型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一是银行信贷渠道的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结构性错配效应,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显著地放大了这一效应;二是企业的国有属性强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但在考虑企业国有属性的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却对这种错配效应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尽管如此,由于国有比重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而,总的来看,经济中国有比重的提高,仍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错配效应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最后,本文从产业结...
关键词:
金融摩擦 银行信贷渠道 结构错配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