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60)
- 2023(23491)
- 2022(20102)
- 2021(18694)
- 2020(15931)
- 2019(36332)
- 2018(35863)
- 2017(68961)
- 2016(37983)
- 2015(42629)
- 2014(42656)
- 2013(41880)
- 2012(38875)
- 2011(35029)
- 2010(35234)
- 2009(33138)
- 2008(32461)
- 2007(29163)
- 2006(25628)
- 2005(23048)
- 学科
- 济(143596)
- 经济(143401)
- 管理(110352)
- 业(106209)
- 企(87607)
- 企业(87607)
- 方法(65647)
- 数学(57100)
- 数学方法(56358)
- 财(44196)
- 中国(42942)
- 农(40408)
- 制(34595)
- 银(32831)
- 银行(32733)
- 业经(32648)
- 学(32515)
- 融(32425)
- 金融(32416)
- 行(31308)
- 贸(30618)
- 贸易(30603)
- 易(29826)
- 地方(29507)
- 务(27713)
- 财务(27612)
- 财务管理(27546)
- 农业(26468)
- 企业财务(26106)
- 理论(25130)
- 机构
- 大学(537193)
- 学院(536409)
- 济(212235)
- 经济(207438)
- 管理(203312)
- 研究(183104)
- 理学(174404)
- 理学院(172419)
- 管理学(169044)
- 管理学院(168112)
- 中国(144448)
- 科学(115393)
- 京(114103)
- 财(104084)
- 农(98227)
- 所(94643)
- 研究所(86019)
- 中心(85269)
- 业大(84506)
- 江(81702)
- 财经(81573)
- 农业(77570)
- 经(73977)
- 北京(71862)
- 范(68529)
- 师范(67678)
- 院(66136)
- 州(65569)
- 经济学(64593)
- 财经大学(60525)
- 基金
- 项目(360578)
- 科学(280333)
- 基金(259747)
- 研究(256562)
- 家(229431)
- 国家(227545)
- 科学基金(193004)
- 社会(159597)
- 社会科(151174)
- 社会科学(151133)
- 省(141971)
- 基金项目(136761)
- 自然(128026)
- 自然科(125033)
- 自然科学(124992)
- 自然科学基金(122735)
- 划(119886)
- 教育(118867)
- 资助(108358)
- 编号(104085)
- 成果(85451)
- 重点(81550)
- 部(78640)
- 发(76045)
- 创(74202)
- 课题(73000)
- 科研(69755)
- 创新(69430)
- 计划(67168)
- 大学(66656)
- 期刊
- 济(231065)
- 经济(231065)
- 研究(157958)
- 中国(108389)
- 学报(94339)
- 农(88906)
- 财(82114)
- 科学(81340)
- 管理(73927)
- 大学(70116)
- 学学(66470)
- 融(62759)
- 金融(62759)
- 农业(59296)
- 教育(57051)
- 技术(45344)
- 财经(40156)
- 业经(37331)
- 经济研究(37178)
- 经(34428)
- 业(31085)
- 问题(30047)
- 版(27526)
- 贸(26075)
- 科技(25362)
- 理论(25183)
- 统计(24828)
- 图书(24767)
- 技术经济(24756)
- 业大(24112)
共检索到804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成为货币理论和政策关注的焦点。文章对货币政策、金融风险和跨期产出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以2006年10月-2018年3月的中国数据为基础,构建SVAR模型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实证检验,其中,采用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合成时变权重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中国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旨在稳定通货膨胀和短期产出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对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的长久忍耐,造成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深和不确定性的上升,从而为未来的产出稳定埋下祸根。也就是说,金融体系风险的内生积聚导致货币政策对产出稳定的效应不仅仅是当期的,还是跨期的。对此,文章提出基于短期目标的货币政策不足以维持长期产出稳定,货币当局需要考虑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将跨期产出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以后,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总额持续扩大,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又有政府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其中,金融体系作为国内投资活动中资金不足者和资金剩余者之间的中介,在提高国内储蓄,增加资金供给,稳定经济增长,平衡国内外经济关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以及金融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货币渠道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从货币政策冲击到市场零售利率的价格传导过程,信贷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数量传导过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金融体系 中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体系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体系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ROGERS John
“去美元化”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的重要现象。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元的主导地位,有助于理解“去美元化”现象,进而认识并应对其可能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讨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近收紧政策的背景以及未来几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前景,分析了美元主导地位的构成,进而讨论了全球“去美元化”的前景。本文为ROGERS John教授2023年6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国际金融峰会上的演讲,本刊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便芳 魏慧敏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其发行和使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讨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第三方支付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并论证数字货币承担货币职能的机理机制,提出未来应从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交易平台和实行许可证制度三个层面加强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以推进我国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数字货币 金融体系 数字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治文 庄雷 赵成国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全球金融市场支付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新兴产生的数字货币正对传统货币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发行与流通带来的影响,分别分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数字货币和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对当前货币支付体系、货币供需和金融稳定等所产生的效应,并对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货币 金融体系 影响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鹏
当前及今后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思路将更加关注自身经济体中的问题和矛盾,切实围绕"房住不炒"、污染防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政策上的主动协调和配合,将解决好中国自身问题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思路进行思考和展望:在稳中求进总基调基础上,货币政策的制定将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双支柱政策调控框架、优化信贷结构,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保驾护航。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根庆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逐步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渠道的传导对社会经济起着主导作用。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为主线,全景介绍各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体系建设的影响,认识到金融创新就是增加了经济主体资产组合中新的可选资产,进而引申更多更复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质。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要有动态时空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体系建设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佳佳 梁英豪
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视域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两国DSGE模型,利用2006—2020年的季度数据和脉冲响应技术结合中美货币政策实践进行模拟检验,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就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解释论证,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使得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债务偏离稳态水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债务的风险累积和风险暴露程度存在异质性,并且冲击结果受到中国应对措施的影响。基于此,货币当局应寻找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与实现中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之间的平衡点,完善金融风险监管制度,构建公平有序的信贷资源配置环境和稳定汇率预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债务 DSGE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明皓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交易成本的货币政策产出效应模型,研究金融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然后,根据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运用校准法模拟金融开放程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最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开放度的增加短期内将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金融开放度的提高将对长期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产出效应 交易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亮
与国内大部分文献专注于货币政策的计量研究不同,本文首次尝试以AWM指标库为数据源,严格遵循实证经济学"演绎到归纳"的统一逻辑分析欧元区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产出的影响程度。具体是以"金融加速器"为数理经济学基础揭示从"货币"到"产出"的内在理论传导机制,再将其嵌入DSGE模型并实现对产出放大效应精度的较好拟合,其适用性要优于传统的VAR模型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远 纪春明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克服其不利影响之后,逐步迈入新常态阶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路径和目标也在不断转变。本文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变动影响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变动,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比价格效应显著,同时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期限的时滞。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论,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提出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效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先东 朱迪星
金融危机后,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等金融稳定目标的观点逐步成为理论的共识,但实践中的政策指标选择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选择四种不同的方式合成了用于衡量2005年8月至2016年2月我国宏观金融稳定状态的金融压力指数,并对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效率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该指数对样本期内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变化有很好的解释力,如果能合理考虑不同区制变化下压力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关系,它也是一个比较高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