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0)
- 2023(13945)
- 2022(11533)
- 2021(11126)
- 2020(9173)
- 2019(20889)
- 2018(20466)
- 2017(38665)
- 2016(21258)
- 2015(24029)
- 2014(23876)
- 2013(23316)
- 2012(21756)
- 2011(19580)
- 2010(20135)
- 2009(19013)
- 2008(18476)
- 2007(16766)
- 2006(15143)
- 2005(14105)
- 学科
- 济(74865)
- 经济(74760)
- 管理(63799)
- 业(59135)
- 企(48040)
- 企业(48040)
- 中国(33283)
- 融(30244)
- 金融(30237)
- 方法(30091)
- 银(29709)
- 银行(29685)
- 行(28602)
- 财(26797)
- 数学(25800)
- 数学方法(25521)
- 制(23260)
- 农(22165)
- 贸(19066)
- 贸易(19051)
- 易(18757)
- 业经(17261)
- 务(16728)
- 财务(16666)
- 财务管理(16625)
- 企业财务(15808)
- 策(15687)
- 理论(15178)
- 地方(15007)
- 体(14712)
- 机构
- 大学(283844)
- 学院(283499)
- 济(124080)
- 经济(121252)
- 管理(105978)
- 研究(101941)
- 中国(92275)
- 理学(86722)
- 理学院(85751)
- 管理学(84646)
- 管理学院(84056)
- 财(65105)
- 京(61774)
- 科学(55594)
- 所(50932)
- 中心(49437)
- 财经(48630)
- 研究所(45451)
- 江(45095)
- 经(44359)
- 农(42538)
- 北京(40397)
- 经济学(39147)
- 院(36976)
- 州(36587)
- 范(36299)
- 财经大学(36199)
- 师范(35948)
- 经济学院(35159)
- 业大(34487)
- 基金
- 项目(173868)
- 科学(136214)
- 研究(134665)
- 基金(125454)
- 家(107831)
- 国家(106876)
- 科学基金(90631)
- 社会(84804)
- 社会科(80344)
- 社会科学(80327)
- 省(64811)
- 基金项目(63483)
- 教育(62600)
- 划(55539)
- 编号(55522)
- 自然(54779)
- 资助(53547)
- 自然科(53536)
- 自然科学(53520)
- 自然科学基金(52630)
- 成果(48335)
- 部(40154)
- 课题(40034)
- 重点(39390)
- 发(37593)
- 性(36330)
- 创(36100)
- 国家社会(35573)
- 教育部(35087)
- 中国(34140)
共检索到47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洋 解瑶姝
当前全球金融业正在积极应对气候风险所引发的金融风险。本文立足于宏观微观结合视角,认为全球金融体系气候风险管理形成了“国际主要组织的宏观引领+微观三大工具具体实施”的实践框架。本文详细分析了国际主要金融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风险领域的核心职能,并从气候风险评估、压力测试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详细梳理和分析了各国实践经验。最后,本文从风险认识论、中央银行之间的国际合作、气候风险审慎监管框架制定、压力测试实施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为中国金融业气候风险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帅 易卓睿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管理气候风险的必要工具,在全球金融监管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作量大、复杂度高,在数据获取、路径设计、组织治理和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难点,而中国金融业对其在认知程度、测试范围、本土化的压力情景设定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中国金融业须在借鉴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治理结构和人才建设,加快气候风险数据库建设,逐步扩宽压力测试范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压力传导路径,并加强外部合作和结果应用,以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雪
近年来,印度在推动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较为充分地挖掘了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排斥的贫困群体的信贷机会,对于改善印度中低收入群体融资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印度储备银行(RBI)推动普惠金融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成效进行了梳理总结,对普惠金融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林 高佳琳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导致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并重点围绕气候变化对银行、保险等金融体系风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金融风险 机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岳颂东 钱小英
二战后,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在从战后到七十年代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和八、九十年代提高养老者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认真研究战后日本养老保险的金融体系,对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对于实现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保值增值、有效营运、实现良性循环是十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德旭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金融体系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形成、变迁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观点争论和严重的意见分歧。对人们密切关注的有关银监会的设立和商业银行的前景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部门 银监会 商业银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杨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实践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借鉴其在农村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等方面的建设成效,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呈体系化、规模化、覆盖面广以及受到政府扶持或监管等特征。由此,中国应重视和大力扶持农村金融,系统建设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创新农业贷款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付兵涛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之下运行,这导致其流动性原则长期被有意无意忽视,更缺乏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历史经验。2013年年中的"钱荒"事件,带给我国金融体系诸多警醒和启示,在当前流动性风险已经进入高发和易发周期的背景下,流动性风险管理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相平 宋帅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借鉴国外碳市场交易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经验,提出几点对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碳排放 碳货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闫爽爽
德国的实际住房价格长期保持了相对稳定,未出现因房价泡沫而导致的危机,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住房租赁市场。德国实际房价的长期稳定和租赁市场的发达及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住房储蓄银行、房屋建筑协会,以及不动产抵押银行这三类专业银行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借鉴德国经验,通过政策性金融大力发展社会公共租赁住房市场,遏制住房的投机和炒作。同时,中国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将公积金制度改造为自愿储蓄制度,建立国家住房储蓄银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康青松
韩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思路清晰,并以全面、完整为特征。其体系不仅包括政策性贷款,还包括政策性信用担保以及央行层面为解决融资约束而采取的制度等,为纠正市场失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韩国 中小企业 政策性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闫爽爽
德国的实际住房价格长期保持了相对稳定,未出现因房价泡沫而导致的危机,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住房租赁市场。德国实际房价的长期稳定和租赁市场的发达及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住房储蓄银行、房屋建筑协会,以及不动产抵押银行这三类专业银行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借鉴德国经验,通过政策性金融大力发展社会公共租赁住房市场,遏制住房的投机和炒作。同时,中国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将公积金制度改造为自愿储蓄制度,建立国家住房储蓄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玉颖 刘志洋
数据建设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根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类型,梳理了国际银行监管当局在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笔者根据国际实践经验,对中国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庞宇 崔玉亭
日本自2002年全面开展政策评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评估体系。本文通过介绍日本政府政策评估的制度建设、评估模式及其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以及评估机构开展政策评估的实践,总结认为,日本的政策评估本质上是用于改进行政主体的管理,特别是改善管理目标和途径的一个重要手段。结合中国当前的科技评估(主要是科技计划评估)工作现状,提出全面认识评估作用、加强评估体系建设等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日本 政策评估 科技评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晓霞 杨晓云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多元化的过程中存在分工不明确,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基础、创新手段、金融法律监管、农业保险等与印度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在其建设中应该真正做到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结合,开发、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产品,开展合适的金融监管以及发展农业保险市场为商业银行减少风险提供规避场所,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立法 农业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