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3)
2023(10602)
2022(8904)
2021(8041)
2020(7128)
2019(16344)
2018(16051)
2017(31393)
2016(17077)
2015(19663)
2014(20028)
2013(19799)
2012(18686)
2011(16835)
2010(17278)
2009(16602)
2008(15673)
2007(14333)
2006(12229)
2005(10996)
作者
(50317)
(41999)
(41811)
(40089)
(26717)
(20174)
(19369)
(16397)
(15995)
(15074)
(14283)
(14154)
(13316)
(13300)
(13227)
(13191)
(12797)
(12300)
(12227)
(12117)
(10513)
(10367)
(10317)
(9645)
(9637)
(9409)
(9397)
(9357)
(8571)
(8566)
学科
(73305)
经济(73216)
管理(48680)
(48451)
(39354)
企业(39354)
方法(37253)
数学(33787)
数学方法(33564)
(27576)
金融(27568)
(25289)
银行(25254)
中国(24829)
(24371)
(23008)
(19829)
(18152)
地方(16175)
(15027)
财务(14986)
财务管理(14947)
业经(14628)
企业财务(14295)
(14160)
(13883)
贸易(13874)
(13464)
农业(13226)
(12470)
机构
大学(246959)
学院(246554)
(104029)
经济(101752)
管理(92907)
研究(81793)
理学(79660)
理学院(78840)
管理学(77542)
管理学院(77099)
中国(68872)
(51225)
(51098)
科学(48660)
(44415)
(41655)
中心(40847)
财经(40464)
(37760)
研究所(37681)
业大(36941)
(36702)
农业(35168)
经济学(33521)
北京(32084)
经济学院(30655)
(30440)
(30384)
财经大学(30122)
师范(30070)
基金
项目(161284)
科学(125869)
研究(118163)
基金(116480)
(100877)
国家(100010)
科学基金(85114)
社会(74602)
社会科(70819)
社会科学(70798)
(63865)
基金项目(61293)
教育(55407)
自然(53866)
(53324)
自然科(52661)
自然科学(52644)
自然科学基金(51738)
资助(49112)
编号(48646)
成果(40341)
(36555)
重点(36523)
(34817)
课题(33980)
(33809)
创新(31664)
教育部(31481)
科研(31301)
国家社会(30824)
期刊
(109320)
经济(109320)
研究(72125)
中国(48675)
(41342)
学报(40065)
(39801)
(39255)
金融(39255)
科学(34348)
管理(31204)
大学(30050)
学学(28507)
农业(25489)
教育(25085)
财经(21003)
技术(20897)
经济研究(18295)
(17905)
业经(17661)
问题(14842)
(13352)
理论(12997)
统计(12676)
(12379)
技术经济(12178)
(11944)
实践(11760)
(11760)
商业(11519)
共检索到370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民选  孙磊  王青  
20 0 3年信贷的快速增长并不能表明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间接融资的结构偏离和直接融资的发展滞后都不利于内需的持续稳定扩大。要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 ,从根本上扩大内需 ,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我国金融体制的效率以积极支持内需的扩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维  
一、相关文献的回顾国际学术界一般的观点认为,金融服务贸易可以提高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最终将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莫士利安(Moshirian)、弗朗科斯(Francois)、克拉森斯(Claessens)、格拉森纳(Glaess-ner)、科洛(Kono)、马图(Mattoo)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陶雄华  
金融动荡越来越频繁,破坏性越来越严重,冲击后果往往殃及整个世界。如何面对这种新情况?伴随金融脆弱性概念的提出,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亦日趋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蔡则祥  
银行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乃至宏观经济发展与稳定。运用Logit模型与跨国银行危机事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金融体系因素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宏观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银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条件下,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可降低银行危机的概率,而处在转轨体系下的银行易受外部冲击而发生危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旺东  
支持"三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要求和重要内容。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对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变化、金融供给现状、金融生态环境开展了实证研究,提出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波  卢露  
本文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1-2012年期间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信号提取法来实证考察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调整指标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在μ+σ的高危临界值标准下,2002Q1、2003Q2、2005Q1和2009Q1是我国金融体系较为脆弱的时期。GDP缺口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分别是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积累阶段和释放阶段较为合适的调整指标,而巴塞尔协议Ⅲ所建议的信贷/GDP缺口在整个阶段未能对缓冲资本的调整发出及时可靠的信号。无论是在积累阶段还是释放阶段,逆周期缓冲资本政策的制定都不能过于依赖单一调整指标发出的信号,稳妥的政策决策还需关注其他维度的信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满仓  白永秀  杨二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书灵  林爱勇  
文章从欠发达地区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发,分析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及其现实的约束,并通过对各种需求的"公共性"和"个私性"的厘清及对现行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的透视,提出构建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要旨与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科  
内生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属性会显著放大经济"繁荣—萧条周期"并导致金融不稳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的重要启示之一。与传统文献关注金融体系"自身行为顺周期效应"不同,本文聚集于"制度性顺周期效应",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制度以及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三个典型事例切入,对金融体系的制度性顺周期机制进行系统阐述。结果表明,根植于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中间的制度性正反馈机制与经济波动程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益烽  
文章采用2001年至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因果检验和过度识别条件约束下的多元协整向量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股市规模单向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银行部门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相关关系为正。多元协整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体系、股票市场的规模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正相关关系,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银行体系对经济增长的权重最大,表明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以银行体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泳  
基于在浙江省所做的调查问卷,以系统论和过程论为理论工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主体的职能和作用,并从整体及其构成维度两个视角评析了融资支持体系的运作绩效,梳理了其有效运作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政府和中小企业的职能履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运作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管理局的职能履行效果最差。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直接受益者,中国中小企业的职能达成度还较低。虽然各职能部门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运作过程和信息沟通均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但体系内主体之间缺乏内部沟通,各主体的相应职能履行不能实现无缝衔接,内部结构上没有形成互相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涛  
本文在美国特朗普经济政策刺激和美联储加息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以现阶段我国短期资本外流为研究视角,实证研究资本外流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资本流出对金融体系冲击力度不同。FOI会降低我国GDP增长率和M2;FOS会造成人民币贬值,但不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强烈负向冲击;FOO会冲击RSSE和汇率。所以,短期资本外流对我国金融体系冲击有限,政府须谨慎使用资本管制政策;通过大数据制定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加强汇率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适当提高短期国际资本进出成本,使其规模合理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朝华  彭建刚  
金融交易的达成只能是交易双方成本—收益原则的同时满足、金融交易的属性和金融交易治理能力的属性耦合的结果。现实中存在市场、中介和科层治理的结构关系正是金融供求"三重耦合"的结果。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金供给方的效率是改变金融交易治理结构的主要方向,市场、中介和科层的效率差异可能改变交易治理的边界,从而决定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但不存在某种治理形式消亡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