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2)
2023(10128)
2022(8245)
2021(7497)
2020(6204)
2019(13502)
2018(12841)
2017(24003)
2016(12890)
2015(14032)
2014(13774)
2013(13154)
2012(11953)
2011(10628)
2010(10695)
2009(10181)
2008(8914)
2007(7880)
2006(6856)
2005(6024)
作者
(38569)
(32020)
(31681)
(29978)
(20088)
(15401)
(14355)
(12513)
(12405)
(11069)
(10946)
(10623)
(10197)
(10026)
(9955)
(9898)
(9619)
(9366)
(9288)
(9077)
(8022)
(7822)
(7773)
(7336)
(7295)
(7017)
(7012)
(6990)
(6466)
(6449)
学科
(44559)
经济(44494)
管理(36199)
(35883)
(28816)
企业(28816)
(25735)
金融(25728)
(23270)
银行(23222)
(22514)
中国(20340)
方法(18307)
数学(16350)
数学方法(16229)
(16067)
(14359)
(14301)
业经(11240)
中国金融(11145)
地方(10959)
(10768)
财务(10736)
财务管理(10723)
(10710)
企业财务(10301)
(10271)
(10034)
贸易(10026)
农业(9956)
机构
学院(174723)
大学(173301)
(71192)
经济(69710)
管理(63618)
研究(61580)
理学(55241)
理学院(54629)
管理学(53613)
管理学院(53336)
中国(52711)
(39232)
科学(38954)
(35685)
(33957)
(31704)
农业(31234)
业大(31133)
中心(30439)
研究所(29304)
财经(27094)
(25646)
(24753)
经济学(22616)
(22336)
北京(21852)
(20867)
经济学院(20702)
农业大学(20401)
财经大学(20363)
基金
项目(124316)
科学(96467)
基金(90367)
研究(85558)
(81956)
国家(81232)
科学基金(68179)
社会(55416)
社会科(52650)
社会科学(52637)
(49791)
基金项目(48067)
自然(44884)
自然科(43920)
自然科学(43900)
自然科学基金(43136)
(41852)
教育(38441)
资助(35842)
编号(33014)
重点(28539)
(27070)
(26910)
(26280)
成果(25809)
创新(25376)
计划(24829)
科研(24505)
国家社会(23685)
课题(23401)
期刊
(71773)
经济(71773)
研究(48613)
学报(36333)
中国(35817)
(35329)
(31931)
金融(31931)
科学(29537)
大学(26521)
(26329)
学学(25677)
农业(22513)
管理(21688)
教育(15370)
财经(13549)
经济研究(12908)
业经(12548)
技术(12424)
(11585)
(11512)
业大(10247)
(10053)
问题(9406)
农业大学(8869)
科技(8839)
理论(8364)
商业(8158)
(7593)
实践(7546)
共检索到25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理论研究中,根据金融体系内部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和作用大小,可以把各国金融体系划分为“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类型。从理论分析角度看,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难分优劣。但是,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各国都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市场化趋势,也即金融市场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①。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史实看,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银行倒闭,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果我们把金融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的份额上升看作是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变迁的活,则金融体系变迁是否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金融创新对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创新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金融机构的业务收入 ,并且最大限度地回避金融管制。许多新生的金融产品都可以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是 ,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 ,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 ,金融创新业务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这表现在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郧会梅  
本文对金融结构的视角进行了拓展,对其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金融结构有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居民的资本结构;宏观的金融结构为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中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指一国金融体系内的各种结构,包括融资模式结构、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工具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各个层次金融结构的内在不稳定性,进而认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改枝  
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尤其在资源分配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比一般工商企业更易受系统性冲击。为了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保证金融业发挥其公共机构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特殊管制。其中,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弗朗索瓦·维勒鲁瓦·德加洛  厉鹏  何乐  
从长远来看,俄乌冲突可能会推动塑造新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格局,同时促使人们从金融稳定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新格局下的已知和未知:三大回归一是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的回归。2022年下半年,欧元区通胀水平加速抬升。11月,欧元区通胀升幅达到10%,
关键词: 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玲慧  韩武闯  
从金融创新隐含的金融风险角度出发,从四方面深入探析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威胁,以期对金融创新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子来  李岩松  
功能金融理论认为,金融体系具有便利清算和支付、聚集和分配资源以及分散风险的功能。一个稳定和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通过有效发挥这三大核心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根据该理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金融体系上述三大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判断其稳定性和效率性。大量实证资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储蓄,便利各种交易的清算和支付,但是其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下,资源配置功能弱化,风险分散和转移能力不高。因此,应在提高投资转化率、创新金融工具和技术、建立高效融资平台、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陶伟  裴宇红  王赫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历时两年,其间,探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及影响的文章书籍已经不少;我们打算从另一个角度探讨金融创新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影响及作用等问题。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许多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解决危机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本世纪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极度的繁荣。但是,在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金融结构、市场结构和制度规范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影子银行的杠杆操作、业务界限突破、过度金融创新、信息披露不完整以及规避金融监管等特性给金融体系带了新的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超  唐莹  杨文静  
笔者基于国内影子银行现状,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不同组成部分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正确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为金融自由化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成长和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天芸  姜禹杉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在1997—2012年间的集中度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实证结论支持竞争稳定性假说和集中脆弱性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越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天芸  姜禹杉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在1997—2012年间的集中度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实证结论支持竞争稳定性假说和集中脆弱性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越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天芸  姜禹杉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在1997—2012年间的集中度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实证结论支持竞争稳定性假说和集中脆弱性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