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6)
2023(9185)
2022(7640)
2021(6774)
2020(5552)
2019(12096)
2018(11686)
2017(22113)
2016(11675)
2015(13122)
2014(13346)
2013(13036)
2012(12293)
2011(11580)
2010(12050)
2009(11601)
2008(10227)
2007(9398)
2006(8800)
2005(8233)
作者
(34811)
(28777)
(28660)
(27536)
(18333)
(13516)
(13147)
(11200)
(11137)
(10418)
(9982)
(9591)
(9356)
(9345)
(9217)
(9045)
(8504)
(8420)
(8189)
(7944)
(7539)
(7077)
(7023)
(6801)
(6749)
(6454)
(6325)
(6177)
(5968)
(5761)
学科
(67749)
经济(67687)
管理(32361)
(28154)
(25932)
金融(25924)
(23589)
企业(23589)
(23040)
银行(23019)
中国(22567)
(22430)
地方(20386)
方法(19311)
数学(16640)
数学方法(16504)
(14241)
(13974)
(13860)
业经(13345)
地方经济(12762)
(12630)
(11138)
中国金融(11117)
理论(10205)
农业(8828)
(8573)
财务(8531)
(8526)
财务管理(8520)
机构
学院(171254)
大学(170841)
(80685)
经济(78956)
研究(63883)
管理(59482)
中国(54949)
理学(49641)
理学院(49090)
管理学(48257)
管理学院(47951)
(37885)
科学(35875)
(35824)
(32677)
中心(30238)
财经(29365)
研究所(29325)
(26815)
经济学(26801)
(26558)
(26498)
经济学院(23808)
北京(22993)
(22705)
(21944)
(21793)
师范(21684)
财经大学(21661)
业大(21579)
基金
项目(104488)
科学(81192)
研究(78478)
基金(74584)
(64378)
国家(63807)
科学基金(53896)
社会(51016)
社会科(48462)
社会科学(48449)
(41438)
基金项目(38305)
教育(34873)
(33850)
自然(31857)
编号(31610)
资助(31168)
自然科(31115)
自然科学(31101)
自然科学基金(30534)
成果(26837)
(24480)
重点(23865)
课题(22736)
(22525)
(21669)
国家社会(21543)
创新(20367)
(20327)
发展(20297)
期刊
(99302)
经济(99302)
研究(59261)
中国(37620)
(32473)
金融(32473)
(29262)
学报(25729)
管理(25170)
(24408)
科学(22238)
大学(19595)
学学(18262)
教育(17533)
经济研究(17349)
财经(15797)
技术(15684)
农业(15316)
(13797)
业经(13566)
问题(11932)
技术经济(9480)
统计(9071)
(8954)
图书(8778)
国际(8628)
世界(8601)
理论(8533)
商业(8117)
(7854)
共检索到28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贵发  
金融系统通过将资源配置到不同的实体经济部门,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系统的动荡也会通过不同途径将动荡传导到实体经济。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金融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传导渠道。目前理论研究证明,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三种传导渠道: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和流动性渠道。这些渠道相互作用,导致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刚  刘嘉  
关联度的提高既是过去几十年全球金融体系发展变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现有关于金融体系关联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首先界定关联性的概念和特征,其次分析金融体系关联性上升的原因和表现形式,随后揭示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再次归纳目前关于金融体系关联性的各种度量方法,最后落脚于如何通过拓展宏观审慎视野,加强对关联性的监管,提高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朱太辉  
准确理解金融体系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于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两个视角,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发现,在主流经济理论中,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理解,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理论背景;金融体系并非实体经济对立面的虚拟经济,而是作为服务业一部分直接贡献了实体经济产出,并且还是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核心;实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于,准确理解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并把握好其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捷  
近三年,中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快速增长同时实体经济的增速不断下滑。本文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快速增加的流动性导致企业的负债率和库存占比上升,由于供求的结构失衡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快速的资产扩张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最终宽松的货币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文章指出目前恰当的政策是通过结构性的改革释放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采用了所有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的累计数据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通过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比较研究以及数量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杨茜  陈颖  余军  何孝星  
针对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问题凸现,本文就其表现、后果、原因及治理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与经济的问题已影响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政府应尽快采取措施促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形成良好的伴生关系。为此,本文建议当前我国应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并提升经济的直接融资份额,等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本文从金融的本质和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角度出发,分析金融体系结构如何转型可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时序变迁特征,然后将金融体系结构特征的转变与金融调控的中枢机构(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和金融价格传导体系建设联系起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结构转型以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融资功能的实际情况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比例已经突破了“二八格局”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传统印象,迈入“三七格局”。本文提出,从实践层面看,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结构转型的重点不仅在于推动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规模的比例转变,也不仅在于权衡市场主导还是银行主导更占优势,而更在于直接和间接融资的市场化机制转变和现代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和深化程度,对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孔凡保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这一老的学术问题又重新在西方经济学界复活。1995年2月16-17日,世界银行以“股票市场,公司融资和经济增长”为题,召开了专门的学术会议。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刊物上也大量刊登这方面的文章。争论的焦点基本上是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力  张跃文  
中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金融综合经营问题在业内被广泛关注,并形成讨论热点。笔者认为,金融活动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综合经营不仅仅关系金融机构的绩效,它对于宏观经济也会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要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高度来认识金融综合经营,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以有效控制综合经营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冲击。本文系统分析了金融综合经营对于金融体系功能的实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着重从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综合经营引发的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性变革;并从金融稳定、金融体系演进和金融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了金融综合经营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理查德·N·库珀  陈晋  蔡剑波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姚先国  郭竞成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并相互促进是一个健康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中国金融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实现20余年高速增长后,近年来出现加速与实体经济脱节趋势,加入WTO使脱节趋势更加严峻。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动因是二者内在矛盾: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国家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为适应变化了的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开始由体制内银行中介向市场化的金融中介转变,金融发展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表现为体制外金融机构快速发展。"脱节"是金融转型期特有现象。本文在对"脱节"进行实证描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思路与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朱太辉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高债务与金融体系高风险并存,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这背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分析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债务-通货紧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等经典理论,探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扩张、债务收缩、债务供给和债务需求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理论机制和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实体经济债务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债务周期解释框架,统筹考虑了实体经济债务的扩张时间(周期波长)、增长速度(周期波幅)、结构变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实体经济去杠杆和金融体系防风险具有内在统一性,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配置结构和提高债务的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竹  周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金融体系作为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金融效率不断提高,金融规模逐渐扩大,金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波动剧烈,反映出金融资源流入实体经济的效率较低。本文从金融效率、金融结构、金融规模三个维度共9个指标来评价金融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了2008—2017年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最高,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逐年下降表明二者匹配错位。可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将重点放在如何把金融资金高效地转化为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并着力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生校  
本文利用经济增长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长期分析。文中考察了两部分内容 :一是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机制 ;二是有效率金融体系所应具有的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在中国目前的转型和发展中,金融体系的结构和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理论上来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两条渠道,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我国的货币传导只能通过信贷渠道进行,因为那时还没有证券和证券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证券业和证券市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也从单一信贷渠道向以信贷为主的双渠道转变;货币调控的中介目标也相应地从贷款额度转向货币供应量。与此同时,随着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货币调控方式也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对货币量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