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5)
- 2023(10401)
- 2022(8545)
- 2021(7831)
- 2020(6451)
- 2019(14609)
- 2018(14695)
- 2017(27448)
- 2016(15079)
- 2015(16748)
- 2014(16800)
- 2013(16095)
- 2012(14702)
- 2011(13258)
- 2010(13627)
- 2009(13414)
- 2008(12364)
- 2007(11149)
- 2006(10014)
- 2005(9482)
- 学科
- 济(51970)
- 经济(51880)
- 管理(46040)
- 业(41421)
- 企(36516)
- 企业(36516)
- 融(27675)
- 金融(27668)
- 银(25561)
- 银行(25539)
- 行(24736)
- 中国(22844)
- 制(21658)
- 财(21308)
- 方法(18799)
- 数学(16211)
- 数学方法(16065)
- 体(15191)
- 农(14927)
- 业经(14291)
- 务(13215)
- 财务(13176)
- 财务管理(13142)
- 企业财务(12529)
- 体制(12070)
- 理论(11351)
- 地方(11333)
- 中国金融(11256)
- 度(9972)
- 制度(9971)
- 机构
- 学院(199958)
- 大学(199719)
- 济(84630)
- 经济(82622)
- 管理(71058)
- 研究(69571)
- 中国(63086)
- 理学(59032)
- 理学院(58439)
- 管理学(57523)
- 管理学院(57147)
- 财(48121)
- 京(41955)
- 科学(37623)
- 财经(35738)
- 中心(34552)
- 所(34535)
- 江(32448)
- 经(32334)
- 农(31358)
- 研究所(30454)
- 经济学(27819)
- 财经大学(26675)
- 北京(26639)
- 州(25997)
- 银(25946)
- 业大(25672)
- 融(25198)
- 银行(25062)
- 院(25030)
- 基金
- 项目(125373)
- 科学(98323)
- 研究(96360)
- 基金(89917)
- 家(76986)
- 国家(76301)
- 科学基金(65416)
- 社会(61602)
- 社会科(58474)
- 社会科学(58465)
- 省(49487)
- 基金项目(46213)
- 教育(45071)
- 划(41046)
- 编号(39588)
- 自然(39114)
- 自然科(38204)
- 自然科学(38194)
- 自然科学基金(37540)
- 资助(37037)
- 成果(34722)
- 制(29683)
- 课题(28925)
- 重点(28699)
- 部(28287)
- 创(27002)
- 发(26738)
- 性(26573)
- 国家社会(25902)
- 创新(25386)
共检索到332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实现货币供给机制与资金供给机制的分离,建立稳定的货币供给机制和运作灵活的资金供给机制。长期以来这两种机制相互包容,融为一体,一紧俱紧,一松俱松,导致经济发展在冷热的巅峰中来回奔波,起落不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就必须解决好这个关键性的矛盾与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一、推动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我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国初期"零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魏琦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简单地说,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是指货币当局的调控意图是否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或收缩,有效地传递到相关领域,从而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在此,我们可以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2年1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我国下一阶段金融体制改革有五大关键点,包括放宽金融准入、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健
金融体制与货币运行之间具有逻辑因果关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会引领货币运行的走向,也对货币运行机制是否健全、货币运行能否稳健和高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行渐进式的分步改革.采取了先体制内改革、后体制外生成,从单一计划轨道迈向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再向市场化并轨的改革路径。这一金融改革独特的"中国模式"顺利实现了金融改革中的发展和金融发展中的改革。保证了货币总量在高速增长中运行轨迹的平稳转换。
关键词:
体制变迁 货币运行 机制转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郝继伦
社会资金环流与金融体制改革郝继伦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资金环流以居民高债权、国家高债务、银行高利率、企业高成本、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财政、金融、企业三维债务危机为基本特征,在时间和空间格局上双重梗阻。其直接原因就在于,经济基础变迁内生的对市场金融制度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