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0)
2023(10545)
2022(8745)
2021(8036)
2020(6672)
2019(15000)
2018(15286)
2017(27895)
2016(15419)
2015(17176)
2014(17600)
2013(16459)
2012(15017)
2011(13492)
2010(14132)
2009(13713)
2008(12838)
2007(11810)
2006(10636)
2005(10068)
作者
(41798)
(34619)
(34281)
(33099)
(21812)
(16387)
(15829)
(13309)
(13158)
(12717)
(11816)
(11660)
(11332)
(11090)
(11066)
(10717)
(10142)
(10129)
(10042)
(9828)
(8952)
(8427)
(8400)
(7992)
(7899)
(7856)
(7720)
(7674)
(7028)
(6934)
学科
(49941)
经济(49842)
管理(48200)
(43051)
(38258)
企业(38258)
(27245)
金融(27238)
(25498)
银行(25478)
(24647)
中国(23452)
(21941)
(21497)
方法(15625)
(15366)
(15310)
业经(14990)
(13845)
财务(13799)
财务管理(13758)
企业财务(13077)
数学(12471)
理论(12466)
数学方法(12295)
体制(12140)
地方(12043)
中国金融(11146)
(10616)
(10074)
机构
学院(205231)
大学(202488)
(80632)
经济(78481)
管理(71402)
研究(68955)
中国(60981)
理学(58891)
理学院(58255)
管理学(57241)
管理学院(56850)
(46850)
(43139)
科学(38573)
(34954)
财经(34587)
(34510)
中心(34047)
(31210)
(31026)
研究所(30208)
(28091)
北京(27520)
(26990)
师范(26661)
业大(26124)
经济学(25688)
财经大学(25431)
(25248)
农业(23901)
基金
项目(124908)
研究(98556)
科学(97095)
基金(87009)
(74133)
国家(73398)
科学基金(62645)
社会(60860)
社会科(57510)
社会科学(57501)
(51009)
教育(46782)
基金项目(44832)
编号(42328)
(41535)
成果(37224)
自然(37071)
自然科(36170)
自然科学(36160)
自然科学基金(35515)
资助(35273)
课题(31131)
(29676)
重点(28722)
(27457)
(27306)
(27217)
(27038)
项目编号(26208)
(25969)
期刊
(98994)
经济(98994)
研究(69309)
中国(53486)
(40700)
(37906)
金融(37906)
教育(33213)
(29909)
管理(29602)
学报(29325)
科学(25583)
大学(23315)
学学(21504)
技术(19164)
农业(18399)
财经(18064)
业经(16084)
(15512)
经济研究(15187)
问题(11880)
财会(11257)
职业(11024)
理论(10674)
会计(10203)
(9869)
(9720)
论坛(9720)
实践(9574)
(9574)
共检索到34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瑞玉  
“九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思路的探讨谭瑞玉“九五”是本世纪的最后五年,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又与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运行进入良性轨道密不可分。现就“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鲁海  谢霞  
我国金融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滞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运营现状堪忧、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较多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宏观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这主要包括:(1)强化金融监管机制;(2)强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一是要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二是完善政策性银行,三是规范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及农村信用社,四是设立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中介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建立货币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渐进开放金融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主要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社会经济的间接控制三个方面配套地进行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必须以此为出发点。金融体制改革要为企业自主经营开通道路;在完善市场体系中,要率先开放资金市场;在从对经济的直接控制为主转为间接控制为主的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要先立后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澎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急需解决三大问题 ,即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分业和混业经营。需采取的对策是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 ,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实行利率市场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彦平  朱从玖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正处于相持阶段。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改革的步伐还必须加快,至少应与整个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同步。改什么?怎么改?这都需要在理论上做深入的探讨。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元林  
金融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直是融资难难题。新形势下,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实现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课题。本文以金融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小芳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之间、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金融需求主体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都存在共生现象,各种共生现象的存在说明在推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共生规律。根据这一原则,文章提出了当前推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娜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还只是流于对外部环境的监管,因此还留有明显的职能缺失,无法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随着目前诸多不同经营种类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业务之间彼此渗透的发展,使得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相关机制仍然需要完成深入改革,尤其是应当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的背景之下完成的机制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又是产品经济,这就要突出银行经济杠杆的作用,来调节财力、物力、人力的流向,平衡重大的社会经济比例关系。 金融体制的改革包括银行体制、信用形式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改革,要在宏观上有利于对社会供需总量和重大比例关系以及重点建设给予控制,同时,在微观上运用价值规律发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祥  
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客观形势要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子要更宽一些,金融市场开放的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为了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充分发挥银行在发展经济、革新技术方面的杠杆作用,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下列战略性转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俊挺  
投资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协调王俊挺一、投资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不和谐状况的分析投资与金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投资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和谐推进,既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前提,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