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9)
2023(12422)
2022(10517)
2021(9521)
2020(8275)
2019(18898)
2018(18691)
2017(35864)
2016(19671)
2015(22421)
2014(22771)
2013(22340)
2012(20846)
2011(18769)
2010(19304)
2009(18693)
2008(17916)
2007(16597)
2006(14430)
2005(13270)
作者
(57349)
(48183)
(47811)
(45753)
(30247)
(23011)
(22086)
(18688)
(18135)
(17143)
(16249)
(16190)
(15323)
(15202)
(15196)
(14968)
(14580)
(14115)
(14081)
(13719)
(12093)
(11877)
(11650)
(10931)
(10904)
(10887)
(10790)
(10697)
(9740)
(9708)
学科
(77011)
经济(76888)
管理(60425)
(57514)
(48112)
企业(48112)
方法(33791)
数学(29505)
数学方法(29244)
(28257)
金融(28249)
中国(27018)
(26699)
(26694)
银行(26665)
(25699)
(23408)
(22426)
业经(17926)
(17393)
财务(17343)
财务管理(17297)
地方(16593)
企业财务(16452)
(16053)
(15822)
农业(14595)
(14436)
贸易(14426)
(14038)
机构
大学(282054)
学院(281966)
(116449)
经济(113728)
管理(104628)
研究(94422)
理学(88715)
理学院(87764)
管理学(86284)
管理学院(85767)
中国(78971)
(59634)
(59446)
科学(55927)
(49533)
(48333)
中心(46147)
财经(46111)
(44678)
研究所(43350)
(41550)
业大(41521)
农业(38857)
北京(37396)
经济学(36839)
(35431)
(34982)
师范(34571)
财经大学(34080)
(33609)
基金
项目(181000)
科学(141147)
研究(134083)
基金(130037)
(112403)
国家(111435)
科学基金(94705)
社会(84532)
社会科(80075)
社会科学(80049)
(71890)
基金项目(68482)
教育(62295)
(59784)
自然(59404)
自然科(58010)
自然科学(57991)
自然科学基金(56986)
编号(55699)
资助(53367)
成果(46833)
重点(41064)
(40628)
课题(39072)
(38853)
(37918)
(37520)
创新(35567)
(35176)
教育部(34884)
期刊
(130170)
经济(130170)
研究(85032)
中国(60871)
(49871)
(45725)
学报(44610)
(41795)
金融(41795)
科学(39256)
管理(37800)
大学(33966)
学学(32077)
教育(30420)
农业(29311)
技术(24608)
财经(23811)
业经(20809)
经济研究(20445)
(20323)
问题(17107)
(15251)
理论(14637)
(14230)
技术经济(13666)
财会(13574)
(13566)
实践(13176)
(13176)
统计(12725)
共检索到434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伯富  
机会利益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息优势者利用其信息优势所带来的机会而获得的经济净收益。本文试图从机会利益角度出发,来探讨金融体制变迁问题。重点分析经济主体追求机会利益或约束分配性机会利益的努力怎样促进了金融体制变迁,指出金融体制变迁并不必然导致资源配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伯富  
金融体制变迁:从机会利益角度的分析金伯富机会利益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息优势者利用其信息优势所带来的机会而获得的经济净收益。本文试图从机会利益角度出发,来探讨金融体制变迁问题。重点分析经济主体追求机会利益或约束分配性机会利益的努力怎样促进了金融体制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金伯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同全  冯兴元  张玉环  董翀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按照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两条主轴不断演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总体上朝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建设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路还很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龙  李静  桑达卓玛  
文章利用1978-2014年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金融体制变迁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1978-2014年全时间段还是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临界线的分时间段,金融体制变迁是财政分权单向因果关系的结论以及金融体制变迁抑制财政分权的结论都是稳健的,但是,分区域稳健性检验表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这种关系是稳健的,内地却不显著。当把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引入模型中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体制变迁抑制财政分权越显著,但找不到财政分权影响金融体制变迁的证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田中景  何萍  
选择何种金融经营体制 ,既是各国金融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中美金融经营体制变迁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我国也必须实行混业制的基本结论 ,但不能盲目求变 ,应当循序渐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金栋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具有特定的历史必然性。但随着我国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后,未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趋向应以有效满足"三农"多元化金融需求为目标,更加注重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潼  
本文使用数量经济方法,刻画和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市场化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效是我国社会信用从计划化、行政化走向市场化。社会信用市场化的过程是与国有专业银行经营管理不断企业化,与这些银行的商业化转变过程同步实现的。衡量社会信用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数量指标是社会货币信用乘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豪  宋陆军  
本文提供一种金融体制变革与金融发展分析的新框架。该分析框架不是就金融论金融,也不仅仅从经济论金融,而是把金融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从环境、文化、制度、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视角对金融体制变革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从环境与金融体系互动的角度考察金融功能,强调金融发展的价值导向。该框架对一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问题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钰  
中国和俄罗斯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大大改变了金融制度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通过对两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评析和中央银行改革、政府职能定位和金融市场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比较,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必须增强转轨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而有效保障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准确界定证券市场的功能,科学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加强中小银行建设,满足转轨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必须加强转轨国家在金融转型进程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甘煜  张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商品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一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未来的走势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童士清  
金融体制改革既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结构的变化, 也必然包括金融观念及金融背后文化基础的转换, 但后一方面因其不易 “实证”而从研究者的视野里消失了, 这显然是一件憾事。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探讨了金融意识与金融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首先对金融意识作了界定, 并对金融意识水平进行了简单的历史考察和描述, 着重讨论了当前中国落后的金融意识水平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巨大制约作用, 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对我国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难点问题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副司长谢平从1993年11月到1996年底,我国出台了许多有关金融改革的举措,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将重点提出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难点问题,并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