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5)
2023(9853)
2022(7378)
2021(6323)
2020(4752)
2019(10426)
2018(9897)
2017(18725)
2016(9655)
2015(10639)
2014(10702)
2013(10590)
2012(10238)
2011(9481)
2010(9979)
2009(9593)
2008(8494)
2007(7795)
2006(7287)
2005(7138)
作者
(29016)
(23832)
(23688)
(22375)
(15126)
(11379)
(10801)
(9377)
(9176)
(8611)
(8140)
(7957)
(7659)
(7583)
(7505)
(7440)
(6942)
(6923)
(6895)
(6660)
(6151)
(5793)
(5692)
(5599)
(5502)
(5374)
(5328)
(5314)
(4873)
(4799)
学科
(49882)
经济(49841)
(28396)
管理(25726)
(25640)
金融(25640)
中国(23896)
(23268)
银行(23260)
(22752)
(21516)
企业(21516)
地方(19645)
业经(16791)
(14413)
(11768)
(11217)
产业(11198)
中国金融(11072)
农业(10619)
方法(10474)
(10054)
地方经济(9961)
信息(9573)
总论(9246)
信息产业(9097)
数学(8654)
(8619)
贸易(8604)
数学方法(8593)
机构
学院(141042)
大学(137322)
(61890)
经济(60473)
研究(53641)
管理(49341)
中国(48099)
理学(40362)
理学院(39856)
管理学(39330)
管理学院(39055)
(30366)
(30220)
科学(29983)
(26921)
中心(26237)
研究所(23929)
(23035)
(22793)
财经(22648)
(20396)
(20337)
北京(20165)
师范(20139)
(20111)
(20004)
经济学(19650)
银行(19367)
(19340)
(18214)
基金
项目(86390)
研究(68433)
科学(67965)
基金(59834)
(50914)
国家(50380)
社会(44185)
科学基金(43104)
社会科(42122)
社会科学(42115)
(35659)
基金项目(30333)
教育(29417)
编号(28875)
(28781)
(26024)
成果(24201)
自然(23718)
资助(23645)
自然科(23141)
自然科学(23139)
自然科学基金(22693)
发展(21701)
(21311)
课题(20792)
重点(19673)
(18832)
国家社会(18544)
项目编号(17711)
(17697)
期刊
(77537)
经济(77537)
研究(49635)
中国(36274)
(33074)
金融(33074)
(23139)
(22096)
管理(19968)
教育(18357)
学报(18305)
科学(17521)
农业(15161)
大学(14313)
业经(14104)
学学(13163)
经济研究(12641)
技术(12534)
财经(11309)
(9754)
问题(9529)
图书(8714)
国际(7779)
(7624)
(7544)
(7470)
论坛(7470)
理论(7353)
商业(7338)
世界(7210)
共检索到24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燕翔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实现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有效扩大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也使得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然而,在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金融伦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的不平等。因此,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复杂多样的金融科技伦理问题及其潜在风险,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民武  曾力  何淑兰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生态。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颖  曾康霖  
在认识论上,发展普惠金融首先需要基于对普惠的理解。本文从经济伦理与中国固有的本末区分角度研究普惠的政策实践与得失,结论如下:第一,不同个体所具有的先验和后验禀赋不一致性造成了要素配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非均等性;由此普惠由伦理理想演化为政策取向:在要素配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均等性和反哺性。第二,普惠的包容边界应该覆盖所有人。从经济史的本末关系看,基于抑制某一群体以保护另一群体的狭义普惠存在向"排他"收敛的倾向,立足于本末兼重的广义普惠,则普惠金融框架设计成功概率更高。第三,普惠的基础是"俱乐部",具有相同禀赋条件的人具有互助合作的伦理前提。弱势群体间的互助、合作、众筹可以成为普惠的基本实...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宗民  
金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金融天然追逐效率、忽视公平,进而造成金融排斥,制约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普惠金融的提出就是要落实人人享有基本金融服务的权益,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正因如此,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体系必然存在着与之不同的伦理基础。发展普惠金融首先要基于对其伦理基础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的伦理基础及其基本的实践原则,进而阐述发展普惠金融的道德必要性。只有充分认识普惠金融的这些道德义务和伦理追求,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着力增强人民福祉、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海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金融市场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受到金融经济学理论偏误导向和现实实践的影响,造成金融活动中大量的伦理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伦理是金融市场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必要保证。实践证明,要实现我国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不仅仅需要完善法律和监管,更需要在金融活动中坚持伦理价值、调节伦理关系、运用伦理规范,最终发挥和实现伦理因素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与自身价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很多伦理失范问题也开始慢慢衍生出来,互联网金融市场对伦理规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梳理了中西方主要的金融伦理思想,接着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支付、融资和理财三个领域的失范表现,并通过金融伦理学中的三大核心关系:委托——代理、权利——义务、自律——他律关系对其进行伦理分析,最后探讨了政府的监管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社会征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久勇  
<正>伦理和法律结合,共同规范人类行为。金融投资重技术、重专业,伦理投资重责任、重道德,以商业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及其经营管理人员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担负业务处理主职主责的同时,也要切实承担起对应的社会责任。新金融伦理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金融向善”的基本原则,这是提升金融市场效率的基础和前提。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强金融市场法制建设,还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新的金融伦理等道德秩序。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耿黎  
发展普惠金融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临“两高一低”等困境,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牵引、数据驱动”的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开始深度融合,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发展新阶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国有大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打造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邮储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治平  
"金融",是指金钱(资金)的融通,"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金融伦理",就是指在金融活动的人际关系中所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这里涉及的"人",包括出资人、融资者、以及他们的中介(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我们都知道,金钱是一个现代人生活中须臾不可离身的东西,没有它便不能交易,不能买吃的穿的用的,也便无法生活。作为一个普通人,"没啥别没钱",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一分钱都会蹩死英雄汉"。在现实生活中,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洪宁  
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金融服务,中国也是如此;而正如人类社会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进入工业社会一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数字化技术也推动着普惠金融进入新时代。文章从普惠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着手,探讨当前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娟  张正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普惠金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论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了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最后提出了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肇光  
金融伦理文献研究是现代金融活动中的前沿性问题,备受国内外广大学者关注。研究表明:把握好金融伦理文献研究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维护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秩序和国家金融安全,从而推进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倩  
作为互联网向传统产业强力渗透的重大成果,互联网金融正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构与再造着我国的金融体系与运行机制,同时也使社会伦理传统道德在这一全新的领域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警惕与纠正互联网金融中诸多伦理道德的失范,不仅有助于提升与释放互联网作为全新商业基因改造传统产业的功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晓丽  
<正>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需传统金融依赖网点和客户经理的“人海战术”,面对海量、分散、需求各异的小微企业等长尾客户,难以有效触达。随着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等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通过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进而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立体式全息画像,建立主动授信模型,拓展线上渠道,
关键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涛   赵孝航   张林  
数字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具有逐利、排斥的特性,这使得乡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相对不足,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现象,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1716个县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均能显著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高、低水平区域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抑制作用。为此,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应牢牢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在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的同时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