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6)
2023(7100)
2022(5817)
2021(5479)
2020(4318)
2019(9800)
2018(9311)
2017(18534)
2016(9585)
2015(10515)
2014(10506)
2013(10030)
2012(9440)
2011(8628)
2010(9133)
2009(8999)
2008(8126)
2007(7418)
2006(6922)
2005(6466)
作者
(25657)
(21198)
(20820)
(20272)
(13686)
(10031)
(9608)
(8303)
(8003)
(7822)
(7097)
(6913)
(6785)
(6741)
(6726)
(6647)
(6169)
(6167)
(6114)
(5929)
(5385)
(5143)
(4953)
(4946)
(4897)
(4837)
(4634)
(4621)
(4258)
(4216)
学科
(36811)
经济(36768)
管理(29566)
(29496)
(25739)
金融(25739)
(25084)
企业(25084)
(23287)
银行(23285)
(22686)
中国(18658)
(13661)
方法(13166)
(12008)
(11640)
中国金融(11139)
数学(10754)
数学方法(10576)
业经(10033)
地方(9797)
(8952)
(8832)
财务(8808)
财务管理(8797)
企业财务(8462)
理论(8455)
(8043)
贸易(8033)
农业(7954)
机构
学院(134696)
大学(132242)
(61321)
经济(59921)
管理(51031)
研究(44775)
理学(42942)
中国(42573)
理学院(42558)
管理学(41990)
管理学院(41737)
(32677)
(26841)
财经(24836)
科学(23161)
中心(23036)
(22471)
(21286)
(20928)
(20358)
经济学(20147)
银行(19723)
(19598)
金融(19250)
研究所(18848)
(18563)
财经大学(18465)
经济学院(18067)
(17526)
(17481)
基金
项目(81274)
科学(65105)
研究(64838)
基金(59193)
(49168)
国家(48692)
科学基金(42785)
社会(42051)
社会科(40021)
社会科学(40015)
(31801)
基金项目(29800)
教育(29441)
编号(27126)
(26065)
自然(25124)
资助(25033)
自然科(24544)
自然科学(24538)
自然科学基金(24115)
成果(23464)
课题(19167)
(18637)
(18405)
重点(18325)
(17942)
(17661)
国家社会(17219)
项目编号(16891)
(16849)
期刊
(69854)
经济(69854)
研究(46132)
(33468)
金融(33468)
中国(27117)
(24686)
管理(19581)
(16840)
教育(15315)
科学(14628)
学报(14458)
财经(12789)
大学(11997)
经济研究(11447)
学学(11340)
(10982)
业经(10744)
技术(10611)
农业(10294)
问题(8544)
(7868)
理论(7655)
国际(7379)
实践(6842)
(6842)
现代(6583)
技术经济(6002)
世界(5986)
(5739)
共检索到217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德  刘爱民  
一个地区的流动性冲击能通过金融传染扩散到其他地区 ,完全的金融市场对于金融传染是稳健的 ,而不完全市场面对金融传染则是脆弱的 ,另外金融抑制能对金融传染的扩散起到短期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恒森  李连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经国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摩擦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并探讨了危机传染下一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另一国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通过贸易联系进行跨国传染,其传染效应又通过金融加速器被进一步放大。在此机制作用下,本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效果会受到外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当外国量化宽松政策较弱时,本国财政政策可以较好地治理金融危机传染;但当外国量化宽松政策过强时,本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便会占主导,使得本国的投资波动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进而导致本国的财政政策失效。由此表明,在欧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创练  王浩楠  郑挺国  
考虑到国际风险具有隐蔽性、蔓延性和跨国别高维特点,本文设计了高维网状溢出矩阵,并考察了国际金融周期的共振传染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递归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识别了全球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近年来国际金融周期共振传染现象愈发明显,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周期净溢出国,其次是西班牙、意大利、日本;中国、俄罗斯、荷兰则是主要吸收国。(2)在应对国内金融周期波动上,全球中央银行倾向于采取主动治理策略,从长期熨平国内金融风险;对于国际金融周期冲击则采取防御性策略,即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提高经济行为主体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力求短期内消除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系统的影响。这种政策取向在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中表现更为明显,但开放程度较低的经济体并未对国际金融周期冲击做出显著反应。(3)从全球开放程度较高经济体看,美国次贷危机后期货币政策盯住经济增长目标的强度明显增强,而盯住国际金融周期冲击的政策取向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迅速从逆周期调控切换为顺周期调控,表现出显著的适时调整特征。最后,本文从国际金融风险及其传染路径的有效识别以及如何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的能力的角度提供重要的决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惠珍  
迄今为止,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和机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等问题一直是学者、媒体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严重估计不足,没有意识到传染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首先对国际金融危传染机制的理论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传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危机传染的有效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尹新哲  
某一突发性金融事件可能使整个金融市场间的联动程度显著增强,并对一定区域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体系产生传染效应。对此,采用Copula函数方法,通过t-GARCH(1,1)模型对资产收益时序进行过滤,运用非参数估计,分析多变量之间相关结构及尾部相关性的变化进而考察变量间的传染效应。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多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后,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与代表性的亚洲证券市场间的联动性显著加强,次贷危机对亚洲股市存在传染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欣荣  刘健  
本文对近年来基于网络理论的金融传染和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在梳理信息、投资者行为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基础上,概述了信息扩散、社会传染、社会学习与社会互动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并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网络的形成机制。通过梳理发现社交网络正在重塑人类活动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基于网络理论的金融传染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将推进在新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投资者认知规律、决策过程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深化对资产价格形成的认识,并有助于对投资者、监管者、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倩  史桂芬  
文章将时变溢出指数和复杂网络相结合,从外部冲击视角构建金融市场的波动溢出关联网络,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路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EPU与金融系统之间存在联动效应,并在风险跨市场传染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金融系统中货币市场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最大,是金融网络的风险中心。分样本研究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EPU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增强,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效应加重,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是风险的输出者,资本市场是风险的承担者。“8·11”汇改后,外汇市场受其他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增大,风险在市场间的传染不再是单向渠道,而是循环式的互动关系,金融风险传染特征呈现跨市场的风险共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钟春平  冯明  
我国宏观杠杆率过快攀升的势头在2018年得到初步遏制,实体经济部门总杠杆率相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实现了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转型阵痛不减的情况下,当前金融环境依然较为复杂多变。特别是2018年以来,企业信用债违约、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股票质押风险、互联网P2P平台暴雷以及中资企业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今年以来,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毕显无疑。其中,金融结构问题成为核心焦点。可以预见,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过程中,只有立足中国实际,尊重市场逻辑,重塑和提升政策效应,才能够探求最具效率的金融结构,实现改革成功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先明  孙利  
金融创新与发展使得民间金融风险能够便利地向正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渗透,而投资受限、通胀以及资产泡沫预期下,民间资本的求利动机和脱实体化倾向正使民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笔者在对民间金融风险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利率差异、金融要素交叉流动和信息交叉传播是民间金融风险传染至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主要渠道;民间金融风险演化的结果不仅是风险在民间金融市场中不断累积,而且向正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渗透,危及正规金融市场安全。因此,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打破现有不合理的信用担保体系并建立"大监管"体系,从而在民间金融风险传染与演化过程中抑制风险的扩散,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丹屏  徐长生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从而在面临危机时,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或隔离危机的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国进  马长峰  
金融危机传染主要依靠资产负债联结和信息传播,而网络能够深刻反映金融系统内部之间资产负债联结的本质特征。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危机传染的网络理论研究已经出现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将对银行系统、金融市场和支付清算系统中危机传染的网络理论模型及其在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实证研究进行述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敏  郭厦  
早期的危机传染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对危机传染的影响,但却无法解释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联系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金融危机传染理论从危机冲击对投资者理性预期和资产组合调整影响的角度,对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途径和渠道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投资者羊群效应、财富效应、资产分散下的投资者自我实现和注意力配置效应等四个危机传染渠道。本文对四个传染渠道的代表性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理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洋  佟孟华  褚翠翠  
不确定性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基于2008—2019年中国50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网络,从微观层面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显著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其不仅会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性,而且会加重金融机构自身的脆弱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证券、房地产和金融控股四类部门风险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在经济政策不确定较快上升时期,银行、证券和房地产部门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入效应,而金融控股部门则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出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收益水平较低的个体机构以及在经济环境不景气和政策环境不稳定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都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