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1)
2023(12604)
2022(10241)
2021(9220)
2020(7870)
2019(17429)
2018(16811)
2017(32919)
2016(17312)
2015(18509)
2014(17833)
2013(17912)
2012(16084)
2011(13944)
2010(14161)
2009(13813)
2008(13325)
2007(11898)
2006(10562)
2005(9810)
作者
(49041)
(40515)
(40495)
(38226)
(25757)
(19524)
(18268)
(15649)
(15436)
(14395)
(14075)
(13475)
(13134)
(12829)
(12693)
(12432)
(12046)
(12026)
(11672)
(11625)
(10148)
(10049)
(9805)
(9347)
(9196)
(9097)
(9066)
(9022)
(7937)
(7917)
学科
(84125)
(77075)
企业(77075)
(71842)
经济(71756)
管理(66182)
方法(31377)
(31170)
业经(28899)
(26386)
金融(26384)
(25853)
(23997)
银行(23964)
数学(23734)
数学方法(23598)
(23119)
(22760)
财务(22736)
财务管理(22715)
(22060)
中国(21929)
企业财务(21647)
税收(20597)
(20423)
农业(19882)
(18816)
技术(16547)
(14325)
(13965)
机构
学院(243378)
大学(235266)
(106694)
经济(104982)
管理(98684)
理学(84850)
理学院(84132)
管理学(83123)
管理学院(82715)
研究(73748)
中国(67146)
(57878)
(47161)
(46277)
财经(44492)
科学(43117)
(40424)
(36972)
(36909)
业大(36810)
农业(36583)
中心(35783)
经济学(33050)
财经大学(32910)
研究所(32882)
经济学院(30305)
商学(29579)
商学院(29334)
(29242)
北京(29148)
基金
项目(158052)
科学(125563)
基金(117665)
研究(112986)
(103022)
国家(102045)
科学基金(89199)
社会(75489)
社会科(71995)
社会科学(71976)
基金项目(62655)
(62535)
自然(57816)
自然科(56514)
自然科学(56496)
自然科学基金(55604)
(50957)
教育(48908)
资助(46917)
编号(43748)
(38796)
(37270)
重点(35180)
(34216)
(34137)
创新(34015)
成果(33142)
国家社会(32233)
(31525)
科研(30683)
期刊
(115972)
经济(115972)
研究(73089)
(48846)
中国(43138)
(42974)
管理(40015)
(37536)
金融(37536)
学报(36865)
科学(33667)
农业(28389)
大学(27804)
学学(27407)
财经(22088)
业经(21133)
技术(19876)
经济研究(19204)
(18880)
(17542)
(17531)
(15873)
财会(15007)
问题(14989)
税务(14106)
技术经济(14048)
国际(12384)
会计(12338)
商业(12314)
(12285)
共检索到368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惠  
贷款损失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是金融企业特有的资产减值准备,《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正确地体现税法与会计的目标,降低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成本,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就要对会计制度与税法进行适时的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香   徐丙臣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无形资产的特点出发 ,就实施该制度及准则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进一步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施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玉媛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产生的,影响企业未来期间所得税的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主要是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的那些项目。比较常见的一些例子包括: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等等。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循建  
文章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标准及其估计损失与实际损失的差额等方面,说明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促使企业既能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能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杜绝或尽可能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事情发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桂云  张瑞芳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应当抵销;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此规定没有规范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合并抵销。笔者就此问题分析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永勤  
一、研究背景资产的主要特征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在会计上该资产就不能再予以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在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蔡嘉  廖颖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歆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规范和惯例的逐渐接轨,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得到重视。文章基于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逻辑起点分析,探寻资产减值准备的法理依据,解析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构建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小雪  钟翔宇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推行,随后逐渐推广到所有公司。这次出台的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妮  
文章主要针对新准则中的第8号准则进行了一下新旧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条件下新准则执行中应注意、应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宪英  李洪光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遏止利润操纵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收益、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又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程仲鸣  王海兵  
新准则正式实施的前一年,企业资产减值转回与计提新变化令人感兴趣。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企业存在将计提的减值准备突击转回的迹象,并找到一些新的盈余管理证据。如何防止企业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成为新的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红云  
《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为:如果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这无疑使企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内容更符合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也体现了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的特征。但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若干具体会计准则,与现行税收政策,由于各自的出发点、目的和依据等不同,存在不少的差异,尤其是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存在更大的差异,理解此差异对会计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兴桥  
资产减值准备表可以用来观察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资产风险防范能力。针对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的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日益严重,本文就常见的四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从法律、制度及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等方面加以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