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9)
2023(15661)
2022(12926)
2021(11594)
2020(10041)
2019(23189)
2018(22538)
2017(43689)
2016(23508)
2015(26655)
2014(26634)
2013(26517)
2012(24498)
2011(22158)
2010(23018)
2009(22285)
2008(21647)
2007(19567)
2006(17257)
2005(15922)
作者
(68981)
(57792)
(57571)
(54933)
(36798)
(27645)
(26257)
(22436)
(21830)
(20742)
(19595)
(19306)
(18681)
(18278)
(17918)
(17902)
(17065)
(16845)
(16819)
(16451)
(14363)
(14200)
(14080)
(13152)
(13110)
(12924)
(12871)
(12595)
(11639)
(11408)
学科
(123767)
经济(123642)
(88992)
(85783)
企业(85783)
管理(84487)
方法(53958)
数学(44864)
数学方法(44251)
(34124)
业经(30840)
中国(30316)
(28365)
金融(28363)
(26425)
银行(26401)
(25416)
地方(24929)
(24602)
财务(24555)
财务管理(24518)
(24160)
(23773)
企业财务(23318)
理论(20344)
(20304)
(19120)
技术(18827)
(18631)
贸易(18614)
机构
学院(351681)
大学(347559)
(158215)
经济(155150)
管理(140246)
理学(120445)
理学院(119250)
管理学(117219)
管理学院(116576)
研究(112657)
中国(92818)
(73665)
(71453)
科学(65375)
财经(58665)
(56781)
(53515)
中心(53359)
(52918)
(51242)
研究所(51080)
经济学(50060)
业大(47533)
经济学院(45072)
北京(45041)
财经大学(43280)
(42646)
(40452)
师范(40067)
农业(40005)
基金
项目(223936)
科学(178365)
基金(165037)
研究(162528)
(142240)
国家(141026)
科学基金(123456)
社会(106308)
社会科(101037)
社会科学(101006)
(88403)
基金项目(86478)
自然(79618)
自然科(77933)
自然科学(77914)
自然科学基金(76571)
教育(75048)
(72623)
资助(69143)
编号(64542)
成果(51214)
重点(50328)
(49754)
(48292)
(47919)
创新(45033)
课题(44325)
国家社会(44241)
教育部(43581)
科研(42960)
期刊
(177524)
经济(177524)
研究(103278)
中国(64984)
(62231)
管理(57357)
学报(48358)
科学(46944)
(44832)
(43781)
金融(43781)
大学(37291)
学学(35734)
技术(33672)
财经(30840)
经济研究(29549)
农业(28993)
教育(28541)
业经(26651)
(26644)
问题(22123)
技术经济(21728)
统计(20827)
(19258)
(17740)
(17729)
财会(17462)
商业(17209)
决策(17146)
现代(16243)
共检索到530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林  
上市金融企业绩效与国家宏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动态关系,文章采用计量经济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三个显著成立的动态效应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为如何促进金融类企业深入发展,如何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文  王涛  
通过金融压力指数度量金融风险,分析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选取反映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四个金融市场变化的7个关键性指标来综合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200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中国金融压力状况,认为我国目前处在金融风险高发阶段,并可能将长期面临较高的金融压力。其次,根据压力指数的区制转换特征,运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分析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效应,发现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三区制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并且在"低压力"和"高压力"两种状态下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效应关系比在"中压力"状态下更为显著。最后,笔者对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金融监管能力、加强金融风险调控、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文  王涛  
通过金融压力指数度量金融风险,分析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选取反映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四个金融市场变化的7个关键性指标来综合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200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中国金融压力状况,认为我国目前处在金融风险高发阶段,并可能将长期面临较高的金融压力。其次,根据压力指数的区制转换特征,运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分析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效应,发现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三区制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并且在"低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野驰  蒋抒博  王永胜  
本文选择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两次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金融发展水平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投资、消费和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投资、消费和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消费和总产出具有积极影响;金融水平取得一定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对消费具有积极影响;金融高度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消费具有积极影响,对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家财政模型》课题组,高铁梅,赵振全,姜诗章,韩冬梅,陈守东,吴桂珍,赵昕东,张桂莲,王金明,李宏纲,张艾莉,王鲁非,吴小玲,李夺  
本文介绍了我们所建立的以需求导向为主、将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模型中利用价格调整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 )作为需求和供给的结合点 ,将反映总供给能力的潜在生产能力和菲利普斯曲线引入宏观经济模型。模型侧重对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引入了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博  郑爱  肖瑞婷  
本文在分析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困难的同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作者认为,政府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取向是正确的,不仅使物价降低到适度区间,同时增加了就业人数,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宏观调控政策灵活,效果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颖  邹洋  师颖新  
本文通过一个宏观经济模型测算出我国财政政策乘数为1.88,并且呈上升趋势。本文还以四万亿财政刺激方案为例,测算财政支出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固定资产形成和进出口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重要杠杆,应对金融危机,选择以增加公共投资为主的财政政策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工具是正确的。随着我国经济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调结构"和"稳增长"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平  
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投资者面临着更多的投资风险。本文选取四大类七个经济指标来量化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国债指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对债券价格产生的影响在长短期不同;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在较长时间内对国债指数有反向影响;汇率在长期会对国债指数有反向影响;而经济增长则会带动国债指数的上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政策研究工具和分析框架,定量评判特定政策或冲击对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缺乏充足、可靠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满足严格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要求。因此,本文首次构建一个实物、环境与金融层面相统合的中国动态多部门CGE体系,定量分析后危机时期内外部冲击对中间品、相关产品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指标、金融指标及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模拟结果的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徽  陈   
宏观经济动态马氏决策模型的分析基础华中理工大学王徽,陈 (一)引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对经济系统的宏观调控越来越为重要。一方面,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总指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保障经济正常运转、人民安定团结的物价总指标。为实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宁华  江学迪  
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大幅度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探讨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特征事实,其次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建立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模型参数校准到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相一致,并比较模型经济和实际经济的接近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真实经济的模拟效果相当理想。能源价格冲击的初始效应大于技术冲击;技术冲击持续的时间比能源价格冲击更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姚长辉  
关于我国外债的宏观经济效应的计量模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秦宛顺,姚长辉外债一般通过三个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这三个渠道分别是投资渠道、财政收支渠道和国际收支渠道。外债是社会总投资的一个部分。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四个部分,即财政预算内投资、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庞超然  杜奇睿  
金融周期是中国及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重要传导渠道,2015-2016年国内开展的一系列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了中国经济的开放度,也导致其他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外部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影响的增大。金融周期对于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出非中性的影响,在2015-2016年之前,主要通过影响产出总量和产出价格、从经济供给端发挥作用;之后,金融周期对于生产者价格指数波动的影响逐渐减少,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不断增大,这表明金融周期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供给端转到需求端。对此,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双支柱"监管框架对于金融周期的调控能力,发挥金融周期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减少外生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易圣蛟  胡文君  
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新型金融工具和资本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利率、汇率、信贷管制以及物价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逐渐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本文在结合金融脱媒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FAVAR模型研究了金融脱媒现象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脱媒虽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一定助益,但其深化冲击了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同时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总体而言,金融脱媒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金融脱媒的特征,并就如何应对金融脱媒深化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一楠  王亮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和名义"债务-通缩"机制的DSGE分析框架,首先证明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与名义"债务-通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一方面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导致"高杠杆-外部融资溢价"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名义计价的高债务可能导致"偿还债务-通缩-债务负担加重"的"债务-通缩"风险。进一步,虽然高杠杆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不同经济条件下债务的可持续性不同,杠杆阈值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最高能承受的杠杆率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与金融市场信息效率、债务合约、储蓄率、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关。文章为供给侧改革与去杠杆提供了理论支持,一方面要降低宏观债务负担,另一方面要提升经济承担杠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提示去杠杆要避免骤然紧缩信贷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