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7)
2023(13548)
2022(10769)
2021(9776)
2020(8187)
2019(17931)
2018(17458)
2017(33772)
2016(17949)
2015(19721)
2014(19620)
2013(19175)
2012(17173)
2011(14978)
2010(15564)
2009(15474)
2008(14850)
2007(13748)
2006(12244)
2005(11609)
作者
(48672)
(40401)
(40244)
(38280)
(25817)
(18997)
(18276)
(15490)
(15339)
(14477)
(13864)
(13564)
(13114)
(12700)
(12601)
(12358)
(11927)
(11806)
(11496)
(11355)
(9833)
(9816)
(9750)
(9194)
(9075)
(9066)
(9058)
(9049)
(7893)
(7884)
学科
(87216)
(79619)
企业(79619)
(75240)
经济(75110)
管理(73235)
(30787)
业经(30250)
方法(29706)
(28260)
金融(28257)
(27255)
银行(27247)
(26524)
(26261)
(25997)
中国(25387)
(23157)
财务(23109)
财务管理(23077)
企业财务(21929)
数学(21800)
数学方法(21579)
农业(19262)
(17717)
技术(17087)
体制(15687)
(15475)
理论(15415)
(14947)
机构
学院(254316)
大学(246092)
(110803)
经济(108596)
管理(103404)
理学(86959)
理学院(86252)
管理学(85287)
管理学院(84813)
研究(75464)
中国(72308)
(60552)
(49963)
财经(46345)
(41889)
(40170)
科学(39619)
(38195)
中心(37734)
(35935)
财经大学(34256)
经济学(34139)
(32304)
业大(31843)
北京(31329)
研究所(31284)
经济学院(30812)
商学(30316)
商学院(30039)
农业(29443)
基金
项目(157319)
科学(126494)
研究(120889)
基金(115971)
(97346)
国家(96376)
科学基金(86188)
社会(80127)
社会科(76026)
社会科学(76007)
(62925)
基金项目(60633)
教育(54417)
自然(53049)
自然科(51857)
自然科学(51848)
自然科学基金(51013)
(50265)
编号(48676)
资助(46934)
成果(39173)
(37427)
(36872)
(35644)
(35096)
重点(34659)
(33867)
课题(33644)
创新(33569)
国家社会(33236)
期刊
(130803)
经济(130803)
研究(80451)
中国(53810)
(52146)
(45486)
金融(45486)
管理(45182)
(38243)
科学(29971)
学报(28980)
农业(24951)
大学(24559)
财经(24032)
技术(23854)
学学(23786)
业经(23181)
(20495)
教育(20033)
经济研究(19831)
问题(16045)
财会(15523)
(14598)
技术经济(14339)
现代(13615)
会计(13240)
(12692)
理论(12381)
商业(12092)
世界(11847)
共检索到402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娟  李俊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企业在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通方面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及欧盟的债务危机相继爆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企业再融资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关注。对金融企业而言,如何从企业内部出发,加强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风险控制问题入手,提出构建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的新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彬  
一、理论支撑(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指的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外部社会的需要,而在内部实施的一个进行自我检查、调整和制约的管理系统。这套运行在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经历了早期的内部职责牵制阶段和内部制度控制阶段,以及中期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目前这套内部控制系统已经发展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是2004年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炳芬  吕晓云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理论阐述上市公司再融资指的是后危机时代,上市公司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发展中遇到了融资瓶颈,通过内部和外部筹资渠道进行再融资。例如外部融资采用发行股票和债券,在发行成功后,还可以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要求再次融资。内部融资指的是通过与员工、股东签订协议,发行内部职工股,不管是内部融资或者外部融资形式,都尽可能达到资本成本或者综合资本成本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煜  
文章以2013—2020年创业板实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解释企业创新行为,检验股权再融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探究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显著增强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正相关程度,并削弱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辉  陈国进  
为解决风险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问题,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具有明显的相机转移特征。通过对各种融资工具现金流和控制权特征的比较,以及对各国在风险融资工具选择上存在差异性的现实原因、我国风险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可以认为,可转换证券是我国风险企业未来融资工具的最佳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陈进  
实施地方融资平台整合,既是适应现行制度框架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整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实施微观层面的资产、项目和公司整合,也要加强推进融资方式和管理体系的整合,同时还要强化宏观制度层面的支撑。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闽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IC-IF")4个台阶式跃进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松霖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领域。通过分析梳理二者理论渊源与内在联系,探索构建符合现阶段中国式发展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为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宏  贾秀彦  吴君凤  
我国大部分企业面临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是我国实务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越低,且该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信息与沟通对于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发挥决定性作用,内部控制通过改善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其投融资期限错配。从经济后果来看,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企业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汉文  周中胜  
近年来,内部控制成为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内部控制会产生什么经济后果?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本文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所获取的银行债务融资成本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相对于金融市场发达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地区表现更为显著;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从内部控制的五个一级指标来看,影响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艳红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决定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控制管理层的非理性行为两个路径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越能够提高其现金持有水平;企业成长性越好、资产负债率越高,越能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足,越能够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2)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越高,融资越困难,内部控制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作华  方红星  
当外源融资成本较高,而内部现金流又不充足,企业无法为有利的投资机会募集到所需资金不得不放弃部分投资项目时,便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导致管理层不得不削减现金支出或提高流动性。而避税在降低企业纳税义务的同时,伴随的是现金支出的降低。因此,企业可能会选择激进的避税,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困境。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可能会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高质量内部控制可显著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降低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和管控税收违法风险,因而可能会弱化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考察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2008年至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KZ模型度量融资约束,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所导致的企业激进避税动机。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依旧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融资约束与企业激进避税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减弱。激进的避税是陷入融资约束困境企业改善资金短缺状况的替代选择,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融资约束诱发的激进避税。从多个角度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和金融环境的差别均不会影响上述结果。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术界丰富和深化对融资约束经济后果、企业避税诱因以及内部控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也能为税务机关、金融监管当局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政府应加快培育宽松和高效的金融环境,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简化企业融资手续,提高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税务机关与融资约束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灵活的协调沟通机制,理解和关怀融资约束企业面临的困境;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全面实施,强化信息披露,改善信息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永明  黄德宇  
本文首先从风险控制视角研究了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对研发效率产生的影响;然后引入融资约束条件,进一步研究了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在影响企业研发效率上的相互关系;最后,以我国沪深两市2012~2014年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能促进企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而言,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具有替代效应;融资约束正向调节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彬  刘彬  
保理融资虽然在国外发展已久,但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保理在国外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应将其视为金融业中的新兴且独立于商业银行的子行业加以大力发展。保理融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保理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也应引起银行及保理商的重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同合  龙章睿  
"两头在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企业经营模式,其核心特点是企业资金的"境外循环",因此对银行的融资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两头在外"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核销方式以及银行融资的品种对"两头在外"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风险防范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贸易方式,而且取决于收汇核销方式等多重因素。因此,实践中必须对企业的贸易方式、收汇核销方式详加分析,否则很容易导致融资品种与融资比例的错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控制融资风险的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