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8436)
2022(6529)
2021(5814)
2020(5066)
2019(11081)
2018(10628)
2017(21192)
2016(10904)
2015(12096)
2014(11706)
2013(11781)
2012(10456)
2011(8963)
2010(9451)
2009(9612)
2008(9009)
2007(8281)
2006(7348)
2005(7018)
作者
(29128)
(24104)
(23937)
(22459)
(15450)
(11337)
(10893)
(9183)
(9025)
(8696)
(8136)
(8041)
(7933)
(7400)
(7387)
(7276)
(7095)
(7081)
(6799)
(6777)
(5887)
(5822)
(5798)
(5532)
(5447)
(5417)
(5394)
(5271)
(4766)
(4576)
学科
(75707)
(73085)
企业(73085)
(53925)
经济(53859)
管理(53714)
业经(26254)
(25386)
(25027)
金融(25027)
方法(22980)
(22336)
财务(22323)
财务管理(22306)
(22164)
银行(22164)
(21566)
企业财务(21322)
(19231)
中国(17619)
(15918)
数学(15768)
数学方法(15735)
农业(15341)
技术(14735)
(12818)
(12420)
企业经济(11957)
体制(11547)
(11493)
机构
学院(159719)
大学(150462)
(74197)
经济(73032)
管理(69789)
理学(59461)
理学院(59082)
管理学(58694)
管理学院(58411)
中国(44616)
研究(42762)
(38104)
财经(30028)
(29739)
(27182)
(24599)
(23375)
经济学(22438)
商学(22408)
中心(22232)
商学院(22231)
财经大学(22115)
科学(20735)
经济学院(20457)
(20067)
(19911)
(19693)
经济管理(19450)
金融(19276)
(19122)
基金
项目(95614)
科学(78178)
研究(74433)
基金(71689)
(58908)
国家(58252)
科学基金(53890)
社会(50544)
社会科(48256)
社会科学(48246)
(38950)
基金项目(38077)
自然(32981)
教育(32458)
自然科(32301)
自然科学(32295)
自然科学基金(31844)
编号(29738)
(29655)
(28703)
资助(28637)
(24639)
成果(22605)
创新(21933)
(21568)
(21328)
(21100)
国家社会(20971)
重点(20652)
(20446)
期刊
(85869)
经济(85869)
研究(47405)
(35693)
(32282)
金融(32282)
管理(31918)
中国(28455)
(23368)
科学(16864)
业经(16604)
财经(16001)
技术(15524)
农业(15413)
学报(14306)
(13733)
经济研究(13186)
财会(12646)
大学(12623)
学学(12483)
技术经济(10926)
(10495)
问题(10468)
会计(9879)
现代(9592)
商业(8953)
世界(8783)
通讯(8544)
会通(8539)
(8374)
共检索到24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春晖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的临近 ,中国金融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 ,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已成为中国金融企业必须解决的主要课题。而中国金融企业以股本融资方式上市 ,可以说是促进我国金融企业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共生共荣的双赢举措。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企业上市的有关政策 ,然后从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企业上市的现实意义 ,并针对现行的资本市场监管规则 ,提出了创新要求与完善措施 ,最后对金融企业境外上市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裴长洪  李新  
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开始挑战国内证券市场近年来,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相当活跃,目前已由实业企业扩展到金融企业。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0939.HK)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挂牌交易,募集的资金达到80亿美元, 成为四年来全球IPO规模最大的银行股。这已对国内证券市场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美星  朱平芳  
金融科技是在金融服务设计与提供中对前沿技术的创新性运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技术、P2P借贷、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众筹、电子支付以及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这些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业、证券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蓝图。全球资本投融资领域对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景抱有积极的态度,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数额也逐年攀升,本文通过对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投融资情况的梳理,在对风投及并购重组等交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挖掘投融资趋势和资本的期望,探究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机遇,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童道驰  
今年年初以来,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这是全国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拼搏、奋勇前进的结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举措持续发力的结果。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出现了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明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不断加速,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尽快实现真正的金融混业经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刺激并促进金融混业的发展。但在混业经营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目前已经处于市场领先的金融机构会更加强大,新起步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将在业务范围、人才引进、市场份额、客户资源、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冬阳  蓝宇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掀起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情况和功能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ChatGPT类人工智能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认为,数据是连接ChatGPT类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的“桥梁”,ChatGPT类人工智能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能力给金融行业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复杂性和技术缺陷等方面带来了挑战。ChatGPT类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存在金融数据确权与安全问题、金融数据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最后,基于金融行业更好应用ChatGPT类人工智能,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龚敏  
金融政策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龚敏(厦门大学经济系)随着我国外经贸体制改革的进行,外经贸经营活动逐渐摆脱指令性计划的约束,更多地受到国内、国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过去以财政手段为主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已经被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和利率(以下简称“三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排斥的内涵、我国金融排斥的现状以及金融排斥对中原崛起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指出深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前景和意义,为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努力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利  
5G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边缘计算在内的一系列先进技术的一部分,这些先进技术已成为制造业或服务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选择。金融领域与通信网络的迭代密切相关,5G时代的数字化金融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本文提出了5G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重大机遇,解析了5G对金融业的影响路径,结合当前5G金融面临的挑战,提出5G金融应用落地的策略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蕾  薛杨阳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促使金融业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清华金融评论》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合作,邀请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工作组部分成员及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促进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合规安全应用,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大数据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卫江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正式签署,对香港和内地的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合作作了规定,它有助于恢复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给内地金融业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认为,CEPA的实施,对上海金融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短期影响不大,如果抓住机遇,仍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丛林  
新常态下金融租赁大有可为,但同时也对其风险管理能力、资产经营能力、全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开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新时代我国金融租赁业自2007年国家确定允许银行试点开办金融租赁公司起,经过7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金融租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