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8)
2023(19250)
2022(16070)
2021(14876)
2020(12308)
2019(27888)
2018(27463)
2017(52407)
2016(28189)
2015(31697)
2014(31511)
2013(31028)
2012(28362)
2011(25896)
2010(25991)
2009(24523)
2008(23227)
2007(20546)
2006(18387)
2005(16765)
作者
(80484)
(66507)
(66063)
(63006)
(42582)
(31739)
(30082)
(25917)
(25390)
(23715)
(22675)
(22534)
(21191)
(21025)
(20672)
(20508)
(19670)
(19151)
(19137)
(19009)
(16771)
(16310)
(15920)
(15220)
(15059)
(14952)
(14662)
(14339)
(13307)
(13034)
学科
(129990)
经济(129859)
管理(80289)
(75098)
(62169)
企业(62169)
方法(50247)
数学(43101)
数学方法(42699)
中国(39575)
(31660)
地方(29845)
(29441)
(29227)
金融(29224)
业经(28733)
(27916)
银行(27880)
(26872)
(26655)
(24721)
(22863)
贸易(22842)
(22174)
农业(21482)
理论(20467)
环境(19062)
(18719)
(18471)
财务(18389)
机构
大学(406169)
学院(403962)
(172904)
经济(169419)
管理(153730)
研究(141580)
理学(131883)
理学院(130389)
管理学(128261)
管理学院(127536)
中国(111286)
(86806)
科学(84210)
(78347)
(70846)
研究所(64364)
中心(63674)
财经(62942)
(59666)
(58412)
(57109)
北京(55530)
(55109)
师范(54678)
业大(54560)
经济学(54424)
(50875)
经济学院(48783)
(48183)
财经大学(46618)
基金
项目(267098)
科学(210846)
研究(199369)
基金(194601)
(168423)
国家(167009)
科学基金(143201)
社会(128465)
社会科(121801)
社会科学(121769)
基金项目(102024)
(101970)
教育(90799)
自然(89494)
自然科(87372)
自然科学(87354)
(86057)
自然科学基金(85778)
编号(81104)
资助(79788)
成果(66825)
重点(60151)
(59531)
(58535)
课题(56117)
(55090)
国家社会(53693)
教育部(51635)
创新(51477)
人文(50401)
期刊
(195707)
经济(195707)
研究(128047)
中国(77806)
学报(60861)
(59386)
管理(57742)
科学(57231)
(55251)
(46887)
金融(46887)
大学(46489)
教育(45592)
学学(43479)
农业(37723)
技术(34108)
经济研究(32669)
财经(32665)
业经(29712)
(28195)
问题(25354)
图书(21037)
(20831)
技术经济(20304)
(19801)
理论(19210)
世界(19117)
国际(18715)
现代(18321)
商业(17625)
共检索到612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平  
金融化是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用于分析资本主义变化的范畴,但无论就理论内涵还是量化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同样存在金融化过程。基于金融资本只是参与价值分配而不参与价值创造的政治经济学说,将难以切实理解和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金融化进程。通过区分金融活动中的价值生产活动与非价值生产活动,以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行细化发展,将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将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完善推向新境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平  
金融化是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用于分析资本主义变化的范畴,但无论就理论内涵还是量化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同样存在金融化过程。基于金融资本只是参与价值分配而不参与价值创造的政治经济学说,将难以切实理解和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金融化进程。通过区分金融活动中的价值生产活动与非价值生产活动,以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行细化发展,将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将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完善推向新境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金燕  滕建州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偏离实体、资源配置低效和融资风险增强等问题凸显。这对金融体系稳定和经济发展"脱实向虚"产生影响,已引起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TVP-VAR模型用于确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因素对金融化影响的权重,测度金融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传导机制和成因,重点探讨推进金融开放和改善金融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利用Lasso回归分析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金融化能预测实体经济发展,且正向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债券发行量、利率以及股票市场的发展等因素均可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化的影响自2012年起,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作用,表明我国实施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取得成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新民  武晓婷  
基于中国经济金融化的典型特征,在参考国内外金融化测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的金融化指数,以此衡量中国经济金融化的走势及周期波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化指数的估计结果能较好地描述和评价我国经济金融化的走势和波动状况,样本期内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趋向和周期性波动不仅与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密不可分,而且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都紧密联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成思  张步昙  
传统理论大多认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持作用,然而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经济金融化问题也成为各国制定金融发展战略与金融改革顶层设计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经济金融化的理论前沿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经济金融化的分类和界定标准,阐释经济金融化的多层动因与多重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均衡金融杠杆率作为评判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利弊的基准之一,以期为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实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慕濒  诸葛恒中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的实业金融化趋势,尝试设计经济金融化的评价体系,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的金融化活动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并未出现类似美国的持续金融化现象,实业部门的金融化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弥补实业投资不足,金融部门的快速发展虽然从总量上提高了经济金融化水平,但无助于改善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金融能力。经济金融化要关注结构优化与微观主体的金融效率,防止实业金融化走向极端的产业空心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裴祥宇  
本文从部门视角构建测度经济金融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观静态赋权法和基于熵值法的客观动态赋权法对美国经济金融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期内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不断增强,金融部门扩张强劲,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联邦基金利率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对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产生波动性影响,但无法左右其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裴祥宇  
本文从部门视角构建测度经济金融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观静态赋权法和基于熵值法的客观动态赋权法对美国经济金融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期内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不断增强,金融部门扩张强劲,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联邦基金利率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对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产生波动性影响,但无法左右其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明  
我国现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协调的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金融部门过度膨胀、资本脱实向虚严重、金融市场配置扭曲,导致产业空心化严重和金融风险集聚。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金融化的弱点,使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不足,金融部门过度膨胀而实体经济弱化。通过深入分析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探讨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路径,大力完善法律法规打破金融垄断、进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调整金融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切实保障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证明,经济的金融化既带来了促进全球各国共同发展和提升相互依存度的正面发展效应,也给全球各国带来了波动、萧条和危机的互动与联动的深刻负面效应。经济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停滞和膨胀的恶性循环发展,其负效应对全球的震荡与影响不但巨大还惊心动魄,其深度发展导致全球经济体系更难控制,使全球经济体系的易变性与波动性不断增强,风险持续上升,金融结构变得脆弱,金融动荡的负面效应也被数倍放大。同时,过度金融化成为近年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济江   徐朝辉   张建军  
当前我国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趋势没有逆转,理论界多将金融化视为同质性,忽略了实体企业非过度金融化与过度金融化之间的差异。采用2007—2020年实体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经济后果视角,分析过度金融化的绩效效应、风险效应和创新效应,并探讨何种类型的实体企业更偏好过度金融化。研究结果发现,相比非过度金融化,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显著抑制主业发展和企业创新,过度金融化降低了短期破产风险却加大了未来的长期破产风险。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好、处于成长期的实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差、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实体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过度金融化;过度金融化的特征在不同产权性质、创新依赖性上没有实质性的差异。研究有助于厘清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危害,为政府出台分类监管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彭颖怡  
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平台经济较传统经济在组织分工模式、资本积累模式、全球化扩张模式三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并蕴含走向金融化的内在趋势。在此金融化过程中,平台经济表现出的金融过度创新、混业经营、监管脱敏、数字技术创新等特征导致局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使金融风险更趋复杂化和隐蔽化,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难度。针对平台经济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建议从明晰“科技”与“金融”业务边界,结合“主动”与“被动”监管举措,坚持“规范”与“发展”监管理念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平台经济真正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霞  
现行关于商誉本质的主要观点有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超额收益论、核心能力观等。几大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但都承认商誉具有价值。据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出发,运用价值论中“关系实践说”的相关原理,得出:商誉是人类在商业活动中,由于顾客、商家及其他竞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在满足各主体客观发展需求基础之上因彼此良性互动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价值形态。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诚信交易的需求,更为明确商誉权的法律地位、完善商誉保护的立法与实践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霞  
现行关于商誉本质的主要观点有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超额收益论、核心能力观等。几大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但都承认商誉具有价值。据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出发,运用价值论中"关系实践说"的相关原理,得出:商誉是人类在商业活动中,由于顾客、商家及其他竞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在满足各主体客观发展需求基础之上因彼此良性互动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价值形态。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诚信交易的需求,更为明确商誉权的法律地位、完善商誉保护的立法与实践提供了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金融扩张运动表现出周期性发生与长期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核心特征在于脱离价值生产而实现价值增殖,进而呈现出价值自主运动的一般特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的矛盾,进而决定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的矛盾运动,这是最终决定价值自主运动发展并决定金融扩张发生的根本原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家阶级通过信用体系的频繁扩张试图使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达成统一,从而构成了价值在增殖过程中持续采取金融资本形式以进行自主运动的特殊发展机制,由此彰显政治经济学框架下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本质。我国经济发展至今同样表现出了金融扩张的现象,而以金融部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我国应始终维持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通过信用体系发展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