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7)
- 2023(8197)
- 2022(6837)
- 2021(6176)
- 2020(5193)
- 2019(11492)
- 2018(11110)
- 2017(21039)
- 2016(11094)
- 2015(12424)
- 2014(12334)
- 2013(12087)
- 2012(11025)
- 2011(9918)
- 2010(10282)
- 2009(10321)
- 2008(9302)
- 2007(8459)
- 2006(7618)
- 2005(7317)
- 学科
- 济(41283)
- 经济(41201)
- 管理(38745)
- 业(36066)
- 企(31834)
- 企业(31834)
- 融(26429)
- 金融(26427)
- 银(24219)
- 银行(24209)
- 行(23493)
- 中国(19670)
- 制(17812)
- 财(17661)
- 方法(14588)
- 数学(12544)
- 数学方法(12379)
- 务(11799)
- 财务(11768)
- 财务管理(11739)
- 业经(11616)
- 企业财务(11233)
- 体(11141)
- 农(11094)
- 中国金融(11030)
- 地方(10753)
- 体制(9734)
- 度(8394)
- 制度(8362)
- 贸(7947)
- 机构
- 大学(154260)
- 学院(154051)
- 济(66670)
- 经济(65180)
- 管理(56962)
- 研究(51649)
- 中国(48016)
- 理学(47869)
- 理学院(47335)
- 管理学(46684)
- 管理学院(46380)
- 财(37257)
- 京(31728)
- 财经(28154)
- 科学(27793)
- 中心(26085)
- 经(25368)
- 所(25158)
- 江(24860)
- 研究所(22176)
- 经济学(22094)
- 农(21900)
- 财经大学(20983)
- 银(20309)
- 州(19914)
- 北京(19890)
- 经济学院(19817)
- 银行(19595)
- 融(19465)
- 金融(19109)
- 基金
- 项目(98585)
- 科学(78323)
- 研究(74400)
- 基金(72626)
- 家(62127)
- 国家(61601)
- 科学基金(53476)
- 社会(49592)
- 社会科(47189)
- 社会科学(47180)
- 省(38210)
- 基金项目(37799)
- 教育(33760)
- 自然(32384)
- 划(31652)
- 自然科(31641)
- 自然科学(31634)
- 自然科学基金(31083)
- 编号(29420)
- 资助(29248)
- 成果(25091)
- 制(25067)
- 重点(22578)
- 部(22285)
- 创(21466)
- 发(21190)
- 国家社会(21116)
- 课题(21077)
- 性(20356)
- 创新(20226)
共检索到252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卫红 郑国涛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驱动着我国金融不断变革,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仲裁面临更大挑战。现有的金融仲裁几乎无涉第三人权益、仲裁机构依法无权追加在金融争议中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第三方当事人,严重损害了第三人合法权益。【设计/方法】通过探究问题的产生背景、对比分析现状后我国金融仲裁现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对第三人参与仲裁持否定态度,在现有救济途径均无法有效维权前提下,从利益平衡角度出发应赋予金融仲裁第三人当事人地位并有权提起撤销和执行异议之诉,【结论/发现】通过有限建立金融仲裁第三人制度以合理保护其合法权益。
关键词:
信息化 现代金融 金融仲裁 第三人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原
仲裁由于其灵活高效兼顾公平的特征,长久以来在国际商事交往争端解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仲裁的日益发展,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理论随之产生。在合同转让的过程中,涉及到仲裁权向原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扩张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规则,各国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如何转让,转让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第三人意思表示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国际商事交往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晓栋 郭晨 张振华
信用保险的第三人(买方)虽然与信用保险合同没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信用保险的前提和关键,是信用保险利益的基础,也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和具体载体。我国现行保险法将受益人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人身保险,是否在财产保险中设置受益人存在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步明确地承认了受益人在财产保险中的法律地位,表明了财产保险受益人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在信用保险中引入受益人制度具有现实和理论必要性。
关键词:
信用保险 第三人 买方 受益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尚洪剑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设置"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为先行支付的条件,将先行支付与追偿的范围限制为"医疗费用",对于其他待遇支付与追偿没有提及。建议立法统一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明确不同情形下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关键词:
第三人 先行支付 民事赔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子学
证券资管业务中,基金或者管理账户因管理人实施证券违法行为所获取的收益应被没收。同时,考虑到此类案件的特殊情况与证券执法面临的现实困难,应赋予执法机关一定程度的取舍平衡自由裁量权。从长远与根本看,应在实体上明确执法机构追缴他人因证券违法所获收益的法律依据,在证券行政处罚程序上引入第三人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高原 牛亚楠
债权相对性原则在债法领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提出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重大挑战,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旅游合同纠纷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立法予以明确规制。文章基于旅游合同视角,从国内外立法对旅游合同内涵及外延界定入手,分析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理论基础及立法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违约案例分析研判,从4个方面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论证债权作为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具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柳
核第三者责任是对公众利益的保护,世界各国均通过严格立法对该责任进行强制保险,而我国在这一制度体系上并不成熟。本文先综述核第三者责任保险并强调其重要性,接着介绍了我国实际情况并揭示出问题的核心在于立法缺陷。同时从法律规定、保险组织两方面着重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核第三者责任保险体系,并给出关于其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核第三者责任保险 核共体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燕 郭丽虹
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受害人依据侵权法享有对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另一方面,受害人依据工伤保险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请求权,这就产生了两者的竞合问题。国家层面立法上的语焉不详以及地方性立法的各自为政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区、各级法院在应对类似案件时,援引不同的法律条文或作出不同的法律解释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大量出现。通过对国外立法中选择模式、免除模式、兼得模式以及补充模式的借鉴及修正,以工伤救济所承载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根本理念,在明确两种救济手段地位的基础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燕 郭丽虹
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受害人依据侵权法享有对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另一方面,受害人依据工伤保险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请求权,这就产生了两者的竞合问题。国家层面立法上的语焉不详以及地方性立法的各自为政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区、各级法院在应对类似案件时,援引不同的法律条文或作出不同的法律解释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大量出现。通过对国外立法中选择模式、免除模式、兼得模式以及补充模式的借鉴及修正,以工伤救济所承载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根本理念,在明确两种救济手段地位的基础上,考虑各赔偿项目本身的性质和目的,建议采用“部分兼得、部分就高”的裁判模式,并建立相应的程序规则。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超
第三方资助源于英美等国,并在商事仲裁领域逐渐体现其存在价值。然而相关重要议题,如资助本身的合理性、资助者仲裁地位、资助者信息披露范围和第三方资助行业准入条件等,目前尚无定论。从维护经济弱势群体的正当权利,促进仲裁双方地位实质平等的角度出发,该制度应得到充分发展。为了避免资助者对程序的过度干预,形成对资助行为的有效监督,应采取促进资助方与受资助的当事人共担风险、确保资助方信息全面披露、科学评估合理准入条件等限制措施,从而充分发挥仲裁功能,紧贴其价值内核,合理维护仲裁意思自治。
关键词:
第三方资助 商事仲裁 程序公正 意思自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性建
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布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当前实施的商业银行实际会计事项的处理办法,提出了二者结合中的10类问题供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会计 制度建设 实务结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望春
刍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制度安排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市分行叶望春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增长动力结构的总称。从经济运行来看,有投资驱动型增长和效率驱动增长两个类型;从动力结构上看,有主要靠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兆敏
一、是否一切与合同有关的争议都可以提交仲裁? 在国际商事合同中通常包括这样的条款,因产生于本合同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应提交某一常设仲裁机构,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以上类似的合同条款似乎表示,一切有关的争议统统可以提交仲裁。其实不然,根据法律原则以及国际惯例,并非一切争议都是可以提交仲裁的。这涉及到仲裁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