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9)
2023(6971)
2022(5529)
2021(5276)
2020(4112)
2019(9559)
2018(9186)
2017(17700)
2016(9288)
2015(10299)
2014(10146)
2013(9798)
2012(9084)
2011(8159)
2010(8748)
2009(8391)
2008(7582)
2007(6567)
2006(5923)
2005(5694)
作者
(23490)
(19145)
(18944)
(18151)
(12203)
(9218)
(9029)
(7425)
(7354)
(6923)
(6442)
(6316)
(6142)
(6110)
(5868)
(5861)
(5651)
(5566)
(5512)
(5440)
(4901)
(4636)
(4558)
(4440)
(4407)
(4375)
(4270)
(4207)
(3909)
(3809)
学科
(32774)
经济(32723)
(26551)
金融(26551)
(25158)
管理(23538)
(22916)
银行(22912)
(22338)
(20486)
企业(20486)
中国(17689)
(13178)
方法(12372)
(11008)
中国金融(10997)
(10994)
贸易(10985)
(10815)
(10497)
理论(9858)
数学(9583)
业经(9494)
数学方法(9459)
地方(8002)
(7282)
财务(7265)
财务管理(7256)
农业(7081)
企业财务(6963)
机构
学院(123073)
大学(122227)
(55070)
经济(53847)
管理(44297)
研究(40506)
中国(40050)
理学(37124)
理学院(36739)
管理学(36296)
管理学院(36067)
(27739)
(25283)
财经(21471)
中心(21360)
科学(20037)
(19485)
(18956)
经济学(18465)
(18254)
(18155)
(18012)
金融(17668)
银行(17530)
研究所(16823)
经济学院(16626)
北京(16565)
(16448)
(16425)
师范(16310)
基金
项目(74025)
研究(60910)
科学(57960)
基金(52396)
(43446)
国家(43022)
社会(38224)
科学基金(37110)
社会科(36330)
社会科学(36323)
教育(28962)
(28590)
基金项目(26401)
编号(26296)
(23456)
成果(22884)
资助(21786)
自然(20666)
自然科(20190)
自然科学(20187)
自然科学基金(19845)
课题(18435)
(17009)
(16943)
重点(16927)
(16708)
(16527)
项目编号(16378)
(16055)
国家社会(15878)
期刊
(60290)
经济(60290)
研究(42006)
(30826)
金融(30826)
中国(27215)
(21108)
教育(19529)
管理(17226)
(16299)
学报(12994)
科学(12497)
技术(11325)
大学(11205)
财经(10912)
农业(10721)
学学(10167)
国际(10115)
经济研究(9921)
(9357)
业经(9236)
(9036)
问题(8114)
世界(8031)
理论(7097)
实践(6396)
(6396)
(6264)
职业(6246)
(5876)
共检索到202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监管措施来看,对金融产品干预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手段较为灵活多样。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产品干预的经验,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权限及职责;明确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条件与基本原则,平衡好金融产品干预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金融产品质量审查、监测、分析体系,确保金融产品干预机制规范、有效运行;赋予金融监管部门更加灵活的行为监管手段,加强金融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冰雪  何昉  郑风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根源于现代演化经济学与创新管理学理论,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源泉。基于对美国和日本支持创业创新实践的综合分析,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文章提出了从法律法规体系、财政税收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到市场中介服务四方面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生  王雪磊  
培育和扶持碳金融市场是转变经济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碳市场、碳金融及碳金融市场三者紧密相关,碳金融市场是碳市场与碳金融的结合体。国外碳金融市场已具相当规模,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已初见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融入全球碳金融市场,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避免国内碳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使中国碳金融市场能够统一、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军  
本文开创性的指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本文较详细地论证了两个问题:为什么现实中大量集团公司在不同金融行业进行组合投资?为什么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模式具有绝对优势?希望本文的讨论既能为相关的决策提供参考,又能引发更深入的探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方方  
国内对金融监管的体制、制度以及国外监管经验的介绍、分析和评价的文献很多,而对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还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总结。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及作用的有效发挥,要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应明确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而指导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及具体操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峰  董志  杨念  
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硬约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正在成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天磊  汪惠青  
转型金融旨在为高碳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对拓宽金融支持经济绿色变革范围,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转型金融通过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能够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通过分担机制分散转型成本与风险。当前,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建立转型金融框架,多个国际组织对转型金融提出倡议和指导,部分金融机构根据业务范围提出转型金融标准或方案,越来越多转型金融项目成功实施。我国应积极借鉴转型金融发展国际经验,立足自身转型金融发展实践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转型金融框架,激发高碳排放行业转型内生动力,加强金融体系对转型活动支持,加深转型金融国际交流合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静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显示,过快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危机后,各国当局将金融监管的触角延伸到金融产品层面。以产品监管为核心的功能性监管的确立,是金融监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金融监管活动向金融体系最微观、最基础元素的延伸。当前,各国在金融产品监管领域的实践,对于我国开展金融产品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见  杨攻研  杨牧  付强  
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金融制裁日益成为大国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文章以美国为例对金融制裁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揭示传统经济制裁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制裁兴起的国际背景与根源;其次,从微观的视角剖析了美国实施制裁的法律基础、制度架构及约束条件,表明美国金融制裁正是美国金融霸权的集中体现;再次,以俄罗斯和伊朗为例,观察美国金融制裁的最新实践,并从中寻找可行的应对之策;最后,综合前文研究,从立法和制度建设、部门设置及货币国际化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强化中国实施金融制裁与反制裁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礼慧   董希淼   方嘉奇   
当前,转型金融备受关注。转型金融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下,以与《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方式,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向低排放和净零排放转型提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低碳转型方面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发展转型金融对破解我国转型发展的困境、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际社会在转型金融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国也陆续推出了一些转型金融产品。下一步,
关键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董龙训  
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借助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在微观层面上探索抓早抓小、实现监测全覆盖的有效路径,建立了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将各部门金融监管权"行使"中的协同和信息技术、网格力量等"手段"的合力融入其中。本文论述了该框架的理论基础,借助系统分析法,阐释了将"网格化"思路引入金融风险监测的必要性,从理论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开展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建设情况和其辖内两种网格化管理试点模式,进而指出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风险监测方式,且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最后,对下一步构建"平台+网格"矩阵式管理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梁秋英  孙刚成  
孔子所提出和践行的"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外教育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今天,重新认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诠释其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入地认识教育均衡发展,更有助于我们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切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诗芬  
为深入研究会计计量这一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 ,探求现值会计计量属性乃至整个会计计量和会计本身的发展规律 ,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现值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问题。本文研究发现 :现值计量属性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研究它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共存是永恒的必然 ,但经济越发展 ,现值会计计量属性越重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东明  白雪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将最终由分离走向融合。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源配置、城乡互动等角度研究城乡发展的具体问题。这些理论对我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重要启示。我国应通过促进城乡联动及要素流通,破除对城乡生产力的束缚,因地制宜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