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9)
2023(12418)
2022(10717)
2021(10096)
2020(8403)
2019(19330)
2018(19080)
2017(37313)
2016(19921)
2015(22352)
2014(22286)
2013(22257)
2012(20341)
2011(18191)
2010(18409)
2009(17075)
2008(15718)
2007(13729)
2006(12011)
2005(10634)
作者
(56300)
(46335)
(45897)
(43838)
(29536)
(22218)
(21094)
(18180)
(17775)
(16570)
(15984)
(15370)
(14703)
(14488)
(14423)
(14055)
(13796)
(13645)
(13146)
(13135)
(11437)
(11326)
(11170)
(10518)
(10446)
(10278)
(10265)
(10170)
(9281)
(9084)
学科
(81229)
经济(81142)
(56179)
管理(55947)
(47813)
企业(47813)
方法(36478)
数学(31146)
数学方法(30809)
(27028)
金融(27027)
中国(26256)
(24724)
银行(24688)
(23853)
(20783)
(20540)
业经(19779)
地方(19724)
(17139)
(16985)
理论(14713)
(14136)
(14131)
贸易(14119)
财务(14071)
财务管理(14050)
农业(14048)
(13686)
企业财务(13422)
机构
大学(279493)
学院(277406)
管理(112876)
(112700)
经济(110250)
理学(98138)
理学院(97100)
管理学(95605)
管理学院(95118)
研究(91482)
中国(72545)
(59137)
科学(55291)
(50702)
(44898)
中心(43341)
财经(41324)
研究所(41006)
(40943)
业大(39983)
(38727)
北京(37656)
(37488)
(36094)
师范(35771)
经济学(34086)
(33132)
(32654)
农业(31993)
财经大学(30957)
基金
项目(191301)
科学(150310)
研究(142355)
基金(138339)
(119067)
国家(118075)
科学基金(102001)
社会(89113)
社会科(84640)
社会科学(84618)
(74897)
基金项目(74129)
自然(65603)
自然科(64045)
自然科学(64035)
教育(63962)
自然科学基金(62872)
(62408)
编号(58455)
资助(57079)
成果(47181)
重点(42292)
(41954)
(41623)
(40508)
课题(39608)
创新(37705)
项目编号(36785)
科研(36281)
教育部(36242)
期刊
(120086)
经济(120086)
研究(84093)
中国(49326)
学报(41056)
管理(40900)
科学(38246)
(36880)
(36751)
(36092)
金融(36092)
大学(31369)
教育(29723)
学学(29344)
农业(25455)
技术(23205)
业经(19735)
财经(19547)
经济研究(19064)
(16697)
图书(15387)
问题(15350)
理论(15275)
实践(13987)
(13987)
科技(13952)
技术经济(13279)
现代(12955)
(12548)
商业(12357)
共检索到403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大垒  
金融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而国际上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已相对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包括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集聚效应三个方面,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区域研究四个方面。通过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评得出结论:尽管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力不同,但两者都是金融要素集聚的结果,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一个城市要实现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必须首先建设完善的金融产业集群。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是金融中心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国内外有关金融中心形成机理文献的分类,梳理了金融供求理论、金融区位论、金融集聚论、规模经济理论、金融地理论、金融制度理论和其他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尝试挖掘这些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揭示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朝君  
本文对我国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现状的比对分析,明确我国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段小茜  
金融稳定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历久弥新的课题,该课题引起广泛关注是与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频仍发生、带来惨重损失的金融危机、风波及动荡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稳定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金融稳定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状况,重点就金融稳定的框架、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和金融稳定等问题梳理、分析和评述了现有中外基本文献,以便促进金融稳定研究的深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梁毅菲  
近年来,国际微型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使其社会绩效问题——微型金融机构是否以及如何履行服务穷人的社会使命问题——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社会绩效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包括社会绩效的含义、社会绩效管理、社会绩效评估、社会绩效报告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析,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方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杨春波  姚舜达  
绿色金融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我国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国内发展现实和国际研究热潮共同推动下呈加速跟进之势,集中涌现出一大批成果。通过跟踪学习前人研究,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进行归纳梳理:绿色金融的界定与起源、绿色金融的发展必要性分析、绿色金融的实践效益研究、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研究、绿色金融的政策方向研究。通过细致梳理,力图廓清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薇  冯邦彦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已成为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以竞争力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石,并从各自得研究目的出发,得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各具特色的研究框架。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内涵、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全球比较等三个方面为视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与评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锋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深入区域金融中心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课题进行展望,期望能为区域金融中心问题的相关研究拓宽研究视角,为各地的金融中心建设实践提供比较和借鉴的可能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峰华  曾贝妮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特征,而金融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岸金融中心是在金融国际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促进资本流动与新兴金融市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离岸金融中心独特的地理分布及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离岸金融中心也开始受到地理学的关注。论文在对离岸金融中心的相关概念和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学文献,从离岸金融中心产生的区位条件、离岸金融中心对全球和区域产生的影响、离岸金融中心与全球金融体系的互动关系、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最后进行总结与评述,并对中国未来如何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离岸金融中心给予展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正平  
微型金融机构要同时实现财务可持续(财务目标)与减缓贫困(社会目标)两大目标,然而,这两个目标间的冲突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其发展。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微型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冲突与治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证文献,研究发现对微型金融机构双重目标是否冲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均存在争议。伴随着微型金融商业化,"目标偏离"已成为双重目标冲突的新表现,但通过实施社会绩效管理,微型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双重目标间的冲突。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冲突问题已经显现,但相关研究并不多。因此,我国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界定农村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含义、构建评估体系、制定报告标准、探索双重目标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美东  胡洋阳  
金融产业集群加速了金融资源集聚,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合肥应以金融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合理利用合肥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以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强  倪权生  吴君  
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缩影,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利用相关金融统计数据探讨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业结构分布、金融业就业状况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借鉴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人力资本、金融法律监管改革和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菲菲  陈雯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服务集聚为特征的金融中心空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中心空间体系下的金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优化配置的必要保障。有关金融中心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国内外的金融、经济和地理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金融中心及其空间体系以及金融一体化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给予客观的总结和评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较为缓慢,故而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金融资源空间扩散、打破行政分割、支持经济发展几个角度,对长三角金融空间一体化理论研究以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提供了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桂文  余凌曲  
"金融窖藏"理论提出,金融并不"天然"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可能独立于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发展。我国金融中心建设应主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集聚金融资源,进而发挥集中交易和定价、资源枢纽、产业引领、金融创新等产业服务功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桂文  余凌曲  
"金融窖藏"理论提出,金融并不"天然"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可能独立于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发展。我国金融中心建设应主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集聚金融资源,进而发挥集中交易和定价、资源枢纽、产业引领、金融创新等产业服务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