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5)
2023(7864)
2022(6457)
2021(6118)
2020(5096)
2019(11509)
2018(11206)
2017(21208)
2016(11253)
2015(12817)
2014(12685)
2013(12161)
2012(11596)
2011(10145)
2010(10560)
2009(10181)
2008(9250)
2007(8667)
2006(7753)
2005(6853)
作者
(30086)
(24773)
(24508)
(23529)
(15736)
(11927)
(11394)
(9713)
(9455)
(9123)
(8639)
(8227)
(7783)
(7690)
(7650)
(7578)
(7264)
(7191)
(7089)
(7077)
(6226)
(6091)
(5832)
(5737)
(5624)
(5583)
(5562)
(5435)
(5025)
(4966)
学科
(40161)
经济(40116)
管理(32801)
(27971)
(25188)
金融(25186)
(23390)
企业(23390)
(22654)
银行(22648)
(22022)
中国(20790)
(15072)
地方(14559)
方法(13339)
(13104)
(12232)
数学(11086)
中国金融(10982)
数学方法(10885)
业经(10797)
农业(9147)
(8602)
财务(8565)
财务管理(8540)
理论(8506)
企业财务(8100)
(7740)
(7732)
(6860)
机构
学院(146070)
大学(145475)
(55483)
经济(53854)
管理(52088)
研究(48540)
中国(45161)
理学(43175)
理学院(42632)
管理学(41851)
管理学院(41566)
(31910)
(30868)
科学(28408)
中心(26382)
(23861)
(23252)
财经(22851)
(22132)
(20828)
师范(20629)
(20547)
研究所(20528)
(20343)
北京(20136)
业大(18977)
(18856)
银行(18184)
(17905)
经济学(17463)
基金
项目(92295)
研究(72348)
科学(71571)
基金(64395)
(54466)
国家(53896)
科学基金(46367)
社会(44453)
社会科(41927)
社会科学(41915)
(37426)
基金项目(34171)
教育(32954)
编号(30985)
(30469)
自然(28067)
自然科(27396)
自然科学(27392)
自然科学基金(26876)
成果(26809)
资助(26009)
课题(22080)
(20585)
重点(20579)
(19631)
(19363)
项目编号(19051)
(18906)
(18886)
创新(18113)
期刊
(67803)
经济(67803)
研究(47803)
中国(37090)
(30473)
金融(30473)
(26083)
教育(21350)
(21252)
学报(20384)
管理(19499)
科学(18446)
大学(16299)
学学(14688)
技术(13740)
农业(13526)
财经(11565)
业经(10410)
图书(10408)
(9966)
经济研究(9754)
问题(8528)
理论(7624)
书馆(7616)
图书馆(7616)
(7527)
(7286)
论坛(7286)
财会(6953)
(6928)
共检索到243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瑛  华蓉晖  
纽约、伦敦是目前世界上两大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纽约金融中心的特色在于创新能力,而伦敦金融中心的亮点则在于监管艺术。为强化两地的金融中心地位,美国和英国政府近期又有一系列举措。研究美、英两国政府的作为有助于我国的金融决策层从美英的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制定出适宜的建设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时辰宙  
监管环境已日趋成为考察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监管环境的优劣取决于金融中心的监管艺术。同为全球两个顶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却有截然不同的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本文总结了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给伦敦和纽约在发展历程中带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上海在金融监管所中面临的难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提高上海的金融监管艺术、优化上海监管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邦彦  彭薇  
从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金融中心的运行体系以及金融中心的成长环境等三个方面将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探寻香港的比较优势及劣势,并提出香港打造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理  董笑蕊  韩雯  李昕昕  
本文在路径依赖理论框架下,分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和关键事件对国际金融中心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和总结了伦敦和纽约金融中心演进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后续效应和经验启示。基于上述案例研究,结合北京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北京金融中心建设能够运用的关键事件及其路径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卫锋  赵福昌  
笔者基于观察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同时伴随衍生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一现象,以伦敦和纽约两个城市的竞争为切入点,考察衍生品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作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除了具备人才、语言及商业环境等有利因素外,优惠的税收政策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对于任何金融中心来说,税收政策都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纽约为例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财税政策,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三点启示:降低金融业营业税负担,扩大征收范围;降低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税负,取消不合理的税前扣除限制;给予金融行业特殊的税收优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王 丹  
本文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三个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增长引擎源于主导产业的发育和成长,而国际大都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主导产业崛起的前提;有效的空间载体和重要的政策平台,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中央商务区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能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集群快速成长;专业人才集聚和强劲的面向全球市场的现代服务业需求,是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同时,本文也指出,由于城市定位和发展模式的不同,三个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途径与机制也是不均相同的,发展类型和结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强  苏立峰  倪权生  
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从银行业的机构数量、经营绩效和国际化程度三方面,分析1980年到2006年间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中心银行业市场的演进状况,借鉴三个金融中心银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苗芳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中国香港保持着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全球领先优势,伦敦、新加坡、中国台北、法兰克福等地区也在积极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本文通过汇总伦敦在人民币存款、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债券及人民币外汇交易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了伦敦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竞争地位,以期探寻其建设离岸人民币"西方中心"的政策轨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军  汪文姝  宋吉涛  
通过对纽约、东京和伦敦三个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现状、特征及其增长变动情况进行归纳和数据分析,概括了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演化机理和一般性规律。研究显示,不同世界城市的人口增长变动规律具有近似性;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方式、技术经济条件以及全球政治经济背景等,是影响世界城市人口规模演变的核心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21世纪,或许该是伦敦重现辉煌的世纪。2000年,英美学者在《伦敦纽约研究》系列报告中宣布,全球顶级金融中心只有伦敦和纽约。2005年,英国伦敦公司发布《伦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懿  
英国灵活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监管环境,有助于实现高效监管与保持市场活力的平衡,从而使伦敦金融中心的全球领先地位弥久不衰伦敦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要素高度集中,金融文化悠久浓厚,金融生态环境优良,不仅是英国的金融名片,也是欧洲和全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其核心区域"伦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李文政  
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美元的霸权地位、完备的法律制度、富有活力的创新机制、丰富的人才储备,成为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持续领先的动力纽约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有十分强大的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通过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定价与交易等并在世界经济金融领域取得了主动权,从而有效推动了美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一凌   周蕾   陈梦微   高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部门成为城市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双碳”目标下,交通部门急需采取情景分析等灵活的规划方法应对未知的复杂前景。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景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涵盖了构建情景、开展情景分析、评估与选择情景及确定首选情景;其次以波士顿、伦敦、纽约为例,探讨了情景分析在国外城市低碳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国外实践经验,提出指导我国城市情景分析及低碳交通规划的实践启示,对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英刚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成渝经济区的核心之一,已将金融业作为其支柱性发展产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也进入深化建设阶段。本文试图从金融伦理的角度对成都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深入建设进行阐述,分析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典型金融伦理微关系并给出金融伦理软约束机制建设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